章金珠
【摘 要】教育源于生活,因為生活的存在,才形成了生動有趣的品德教育素材,幫助學生尋找生活世界中相關的教育主題與內容,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對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與價值觀大有裨益。
【關鍵詞】生活經(jīng)驗 ;激發(fā)興趣;結合實際
《品德與社會》是國家重視小學德育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課程上得好與壞,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認識,就要從思想上重視,加強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真正體現(xiàn)樂中學,學中樂。讓品德與社會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在品德與社會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喚醒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學習興趣
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感受、體驗和感悟,他們對生活過程體驗得越充分、越細膩,感悟就會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兒童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找準教材內容與兒童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讓學生充分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回顧生活的過程中,喚醒經(jīng)驗,激發(fā)學習興趣。
例如,教學一年級下冊《寒假生活交流會》這一主題時,預先安排學生在家和家人逛花街、說照片,為家人做事情,參加游戲等多種孩子們喜歡的活動。然后在課堂上交流討論,回憶和家人一起游玩、過新年、做家務、學興趣班、課外活動等情景,以此引導學生感受寒假生活的快樂,通過回憶交流,孩子們寒假的快樂與感動,感受生活化課堂的趣味,激發(fā)了學習興趣。這不僅是一種道德生活的體驗,更是一種養(yǎng)成過程,進一步深化了學生的道德認識。
二、結合實際,引發(fā)學習興趣
品德教育的內容、形式只有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聯(lián)系兒童生活的實際,才能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首先,要利用品德與社會課加強愛農(nóng)村、愛勞動的教育。現(xiàn)在就有許多身在農(nóng)村而不愛村、不愛勞動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普遍很好,他們學習的動力是考上大學,走出農(nóng)門,離開家鄉(xiāng)……這樣的想法是偏面的。這種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來自家庭、社會、個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這時如果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僅僅停留在說教上顯然是不行的。這就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際采取多種方法來教育學生樹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其次,要結合品德與社會課加強農(nóng)業(yè)科技教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它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種植》一課時,先播放VCD多媒體課件,做“農(nóng)事5分鐘新聞發(fā)布會”,對學生進行農(nóng)業(yè)科技教育,再組織學生展開“種子發(fā)芽”的條件討論。然后結合類似事例,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長大攀登科學高峰的自覺性。
例如在設計《寒假生活交流會》的活動時,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營造開放、寬松、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孩子們在開放式活動中充分去體驗、去感悟、去獲取。設計了小記者的采訪,讓學生邊回憶寒假做過的事情,感受其他同學的快樂之事,又能把自己有趣、得意以及自豪的事一一道盡,暢所欲言。小記者的采訪激起學生把寒假經(jīng)歷過的事盡情與人分享的愿望和樂趣,不像老師直直板板問寒假發(fā)生的事那么枯燥,真是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與做法。
三、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調動學習興趣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不能采用了單一的、古老的說教式教學模式。這種以說教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現(xiàn)實社會面前顯得是那么的蒼白無力。要改變思想品德教育的現(xiàn)狀就要改變過去的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經(jīng)過這幾年教學的不斷實踐,我探索出以下幾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
明理激情導行模式,這是在傳統(tǒng)的講解模式基礎上演化而來的,適用于品德與社會新授課中的各種課型。它是以教師為主導,通過直觀演示、口頭講解、文字閱讀、評價行為、激發(fā)情感等手段傳遞信息。學生通過觀察感知、理解教材、動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師評價提出行為要求。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道德知識或某一方面的行為方式。選用這種教學模式的時候,要注意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談談自己在教師的關懷下成長的故事,以及對教師工作的情感體驗,然后讓學生談他心中的老師,使師生間產(chǎn)生感情上的認同和共鳴,促使學生主動地以實際行動來尊敬老師,提高了教學實效。
問題討論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著眼于學生個人的潛能和整個人格的發(fā)展,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機會,培養(yǎng)學生“悟理——講理——用理”的能力,適用于哲理性較強的課。在教學實踐中,這種教學模式最受學生歡迎。
角色扮演模式,這種模式通過設置與現(xiàn)實生活中類似的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向生活“取樣”,從中引出相應的情緒反應和行為。這種模式比較適用于以行為訓練為主的課和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這種模式,往往在課后還自發(fā)地圍在一起繼續(xù)“扮演角色”,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收到的效益較好。
總之,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要切實做到“師生關系平等鮮活,教育內容貼近生活,教學途徑多樣靈活”,使我們德育工作走出照本宣科,走進多彩生活!
參考文獻:
[1]于天輝;;淺談如何讓《品德與生活》課堂活起來-《吉林教育:綜合》2015
[2]袁學英;;使品德與生活課堂回歸生活-《吉林教育:綜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