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增宏
【內容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大力實施和推行下,“讓學引思”教學方式已經逐步在高中政治課堂上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什么是“讓學引思”呢?“讓學引思”就是讓學生親身經歷教學,引發(fā)學生自考的過程。高中政治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它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引用“讓學引思”教學設計的可行性。本文將根據(jù)“讓學引思”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在高中政治中的開展和運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高中政治 讓學引思 高中生
一、教學資源的選取和應用
一般來說,我們將教材作為教學最直接也是最基礎的資源。但是隨著教育的進步,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在不斷的發(fā)展和壯大。為了滿足全面發(fā)展學生學習水平的目標,我認為在實施讓學引思教學時,要注意教學資源的豐富和多樣化,科學合理地選擇恰當?shù)慕虒W資源,讓學生從多方面感知政治的魅力和深度。
我認為,高中政治教學資源的選取和應用可以更加多樣化,如文字、圖片、視頻等等。文字可以使人在短時間內了解一部分內容,而圖片可以給學生最直觀的視覺沖擊,視頻則可以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雙方面了解政治。在課堂上,我們不僅要善于利用這些有效的載體,還要適當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擴充,引入一些課本中沒有的政治知識,激發(fā)學生思考。我在開展教學《神奇的貨幣》時,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了許多與貨幣相關的圖片,如刀幣、布幣、銅幣、金幣等等。并向學生講述貨幣發(fā)展的歷史,以銅幣為例,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下令全國的銅幣以秦國的銅錢為標準。由于澆注銅幣使用砂模,鑄造好的銅幣帶有毛邊,所以在其中央留有方孔,以便用木棍串聯(lián)起來打磨修銼。這種特殊的形狀使它被賦予很多象征性的神秘主義解釋,有人認為銅幣的圓形代表“天”,中央的方孔代表“地”。銅幣上面通常帶有鑄造時的皇帝年號。學生們對貨幣的起源和發(fā)展充滿了好奇心,于是我引導學生對貨幣進行思考,并將貨幣的發(fā)展和經濟的發(fā)展聯(lián)系以來,探討貨幣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恰當?shù)慕虒W資源能夠充實學生的學習內容,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設計
很多學生覺得,政治知識死板枯燥,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都需要記憶,關鍵的字眼必須著重記憶,這使大部分學生對政治學習抱著一種消極的心態(tài)。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學習,教師應當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有興趣的環(huán)境下對政治知識進行學習和思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就是教學工作的開端。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要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學情進行詳細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設出適合學生學習發(fā)展的教學情境。我將常用的教學情境進行了分類,如真實情景和虛擬情境、熱點事件情境和生活情景、體驗情境和應用情境,這些情景都是學生容易接受的情境,只要教師合理運用,相信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我在帶領學生學習《我們的中華文化》時,利用四個文明發(fā)祥地的圖片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圖片,引導學生對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點進行思考。兩河流域文明(《漢謨拉比法典》、阿拉伯文學名著《一千零一夜》)最終湮滅了;古印度文化雅利安化;古埃及文化希臘化、羅馬華、伊斯蘭化;古希臘和羅馬文化則因日耳曼人的入侵而中斷千年;只有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連續(xù)的發(fā)展到了今天。這個教學情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中華文化進行思考,還能夠樹立學生的民族榮譽感。
三、合作探究方式的運用
“讓學引思”重點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善“思”的學習習慣。根據(jù)對這種教學方式的研究和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在運用這種教學方式時,可以與合作探究模式相互搭配,引導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合作交流,分享自己對政治知識的思考和看法,讓學生在交流中掌握更多的政治知識,對政治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讓學引思”和合作探究模式的結合,能夠促進學生智力和人格的發(fā)展,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價值觀。選擇適當?shù)慕虒W內容開展合作探究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讓學引思”這個目標。在開展《走進文化生活》這一課的教學時,我實施了合作探究模式,激昂學生分成小組,合作完成我布置的學習任務:(1)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分析文化生活的復雜性、多樣化;(2)結合本地文化生活的具體事例,全面看待文化中的“喜”與“憂”;(3)體會一下本地政府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重視文化設施建設、豐富群眾的文化活動給當?shù)厝嗣駧淼挠绊?;?)搞一次社會調查,了解當?shù)厝藗兊木裆睿珜懻{查報告,為當?shù)卣臎Q策提供第一手資料,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5)結合經濟生活中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分析打擊非法出版物、非法音像市場的意義;(6))結合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知識,理解言論自由、出版自由;(7)結合地理知識中的文化擴散,理解中外文化的交流;(8)結合地理知識中的旅游知識,分析旅游文化。在學生的合作思考下,大家都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讓學引思”是一種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政治思維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科學合理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推動學生政治學習水平的發(fā)展和提高?!緟⒖嘉墨I】
[1] 施凱賢. 多措并舉全面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成效[J]. 文理導航(上旬),2010 (12).
[2] 伍燕坤. 高中政治新課改的優(yōu)缺點之我見[J]. 時代教育,2012(12).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