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量補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是一個重點和難點。本文根據(jù)相關學科理論,結合北京大學語料庫(CCL),對目前使用越來越多的“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結構進行了考察,初步證明了該結構的合格度在增強。
關鍵詞:時量補語 北京大學語料庫 對外漢語教學
一、引言
時量補語作為數(shù)量補語中的一種,由時量短語充當,是補語里一個非常重要的類別。時量補語或表達動作持續(xù)的時間,或表示狀態(tài)持續(xù)的時間,在日常交際中使用頻率較高,在對外漢語語法教學中是一個重點;由于其結構的復雜性,時量補語也自然成為外國留學生漢語語法學習的難點。研究表明,漢語“動詞+時量短語+賓語”結構最晚在元代已經(jīng)形成。然而,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時量補語和賓語中間加“的”的這種現(xiàn)象越來越常見。我們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這種結構,而且查看近年來對時量補語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該結構也已被很多學者大量運用。
“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究竟能不能作為一條正確的語法規(guī)則進行教學或使用?目前還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本文結合對時量補語的本體研究,通過考察北京大學語料庫(CCL),分析“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這一結構,使對外漢語語法教學對此有一個更恰當?shù)恼f法。
二、漢語時量結構
數(shù)量成分分為時量成分、動量成分和名量成分三種。時量成分用來計量時間的長短,如“一天”“三個星期”“一會兒”等。漢語時量成分常用在動詞后邊,組成“動詞+時量短語”結構,成為數(shù)量補語的一種,表示動作或狀態(tài)持續(xù)的時間,如“等了兩個小時”“完成了三天了”。
目前,學者對于時量結構功能和意義的看法可分為兩種:
1.時量結構作補語:邢福義認為“動詞+時量短語”是動補結構,時量短語在此結構中為時量補語,對動作加以補充。黃伯榮、廖序東等也持這種觀點。
2.時量結構作賓語:趙元任、馬慶株、朱德熙等人認為:“動詞+時量短語”中的時量結構應為時量賓語,用以說明動作延續(xù)的時間。
呂叔湘在《漢語語法分析問題》中指出,補語可是動詞后表時量或動量的詞語。以“學五年”為例,“五年”和傳統(tǒng)意義的賓語完全不同,它是用來修飾動詞“學”的?;诒疚牡难芯靠蚣埽覀儼延迷趧釉~后邊的時量短語看成是補語,表示動作時間的久暫,如“我看了三個小時電視?!逼渲校叭齻€小時”作為時量補語用來說明“看”這一動作所持續(xù)的時間。也可以表示動作完成后到說話時的整個時間段,例如“公司成立兩個月了”。
三、“動詞+時量短語+‘的+賓語”結構
(一)對北京大學語料庫的查詢
榮繼華主編的《發(fā)展?jié)h語·初級綜合(Ⅰ)·第二版》中提到:“時量補語表示動作或狀態(tài)持續(xù)的時間,動詞帶名詞賓語時,‘的可以省略。”例如:“我每天上一個小時(的)網(wǎng)。”對此,靳古隆表示懷疑,他認為,“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不可以作為普通話的一條語法規(guī)則。溫振興在《現(xiàn)代漢語“V+了+時量短語+(0)”格式的形成》一文中對“動詞+時量短語+賓語”結構的發(fā)展和形成作了論述。溫振興指出,“V+了+時量短語+0”格式在元代就已經(jīng)正式形成?!暗摹弊志烤鼓懿荒艹霈F(xiàn)在時量補語和賓語中間呢?基于此,筆者對北京大學語料庫(CCL)進行了考察,試圖弄清楚該語言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漢語里的運用情況,即其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否作為普通話的語法規(guī)則。
用來表示時間的名詞和量詞有“秒、分鐘、刻鐘、小時、星期、月、年”等,筆者在這里選擇以“分鐘”和“星期”為例,在北京大學語料庫里進行檢索。操作步驟如下:首先通過“搜狗”搜索引擎打開CCL語料庫檢索系統(tǒng)(網(wǎng)絡版),選擇“普通查詢·現(xiàn)代漢語”,然后分別輸入關鍵字“分鐘的”和“星期的”,點擊“查詢”按鈕即可。下面對這兩項的查詢結果和數(shù)據(jù)加以說明。
輸入“分鐘的”之后,在查詢結果的頁面上顯示共有3503條結果。每頁500條,一共71頁。為了便于考察,筆者將查詢到的所有結果下載到了自己的電腦上,保存為“Microsft Word文檔”,然后逐條分析,得到603條符合條件的結果。
輸入“星期的”之后,在查詢結果的頁面上顯示共有1149條結果。每頁500條,一共23頁。筆者同樣將這1149條結果下載到了電腦上,保存為“Microsft Word文檔”。在逐條分析、刪除之后,共有271條符合條件的結果。
(二)“動詞+時量短語+‘的+名詞”結構分類
1.時量短語作名詞的定語
在這類結構中,動詞具有較強的時間性,名詞的時間性比較弱,名詞和時量短語的聯(lián)系比較緊密。時量短語表示名詞占據(jù)的時段,時量短語修飾名詞。例如:
(1)這家飯店改成了二十四小時便利店。
(2)用了五十分鐘的時間。
例(1)中的“二十四小時”修飾“便利店”占據(jù)的時間段,并且“二十四小時”和“便利店”的結合非常緊密,可以看成是一個固定詞組。例(2)中的“時間”和“五十分鐘”指的是同一個內(nèi)容,“時間”的長度是“五十分鐘”,“五十分鐘”修飾“時間”。例(1)圖解如下(箭頭表示修飾的方向,下同):
(1a)這家飯店改成了二十四小時 便利店。
2.時量短語作動詞的補語
在時量短語作動詞補語的結構中,動詞有較強的時間性,名詞是非時間性名詞,這種情況比較多見。例如:
(3)寫了一晚上的作業(yè)。
(4)排了三個小時隊。
(5)他抽了一下午的煙。
在例(3)~(5)中,動詞“寫、排、抽”的時間性較強,名詞“作業(yè)、隊、煙”為非時間性名詞,所以,“一晚上、三個小時、一下午”分別用來修飾動詞“寫、排、抽”。例(3)圖解如下:
(3a)寫了一晚上的作業(yè)。endprint
3.時量短語同時作動詞的補語和名詞的定語
在時量短語同時作動詞補語和名詞定語的情況中,動詞具有比較強的時間性,名詞為時間名詞,并且動作持續(xù)的時間和名詞所占據(jù)的時間為同一時長,所以時量短語可以同時作名詞的定語和動詞的補語。例如:
(6)警察進行了五個月的調(diào)查。
(7)他們做了兩年的實驗。
(8)領導開了三天的會。
在例(6)~(8)中,動詞“進行、做、開”的時間性較強,名詞“調(diào)查、實驗、會”都是時間性名詞。因此,時量短語“五個月、兩年、三天”可以同時作動詞的補語和名詞的定語。例(6)圖解如下:
(6a)警察進行了五個月的調(diào)查。
4.歧義類
歧義類指的是,時量短語作動詞的補語或名詞的定語,即有歧義的情況。歧義情況中動詞和名詞都具有時間性,動作持續(xù)的時間不等于名詞占據(jù)的時長。因此,時量短語可以作名詞的定語,也可以作動詞的補語。例如:
(9)請了一天的假。
在例(9)中,“一天”可以用來修飾動詞“請”,也可以修飾名詞“假”。如果把例(9)進行擴充,能夠更清楚地明白這句話中的歧義現(xiàn)象。
(9a)請了一天的假,領導都不在。(“一天”修飾“請”)
(9b)請了一天的假,和朋友去野外散心。(“一天”修飾“假”)
例(9)圖解如下:
(9a)請了一天的假,領導都不在。
(9b)請了一天的假,和朋友去野外散心。
(三)對北京大學語料庫的分析
在上文中,我們已經(jīng)對“動詞+時量短語+‘的+名詞”結構進行了分類,在對搜集到的語料進行整理的時候,筆者就是按照上述分類原則刪除和整理的。
第一,對含有關鍵字“分鐘的”語料的整理。
前文已提到,在查詢欄輸入“分鐘的”后,共得到3503條語料。除去不符合“動詞+時量短語+‘的+賓語”結構的句子,又因為本文討論的主要是時量短語作補語的情況,所以再去掉時量短語作名詞定語以及歧義類的句子,一共得到603條可以使用的語料。
對這603條語料進行歸類,屬于“時量短語作動詞補語”一類的共有234條語料,所占比例為38.80.%。例如:
(10)……勝利讓米盧做了5分鐘的“孩子”……
(11)……巴喬坐了90分鐘的“冷板凳”……
(12)……做了10分鐘的作業(yè)……
(選自《北京大學語料庫(CCL)》,下同)
屬于“時量短語同時作動詞補語和名詞定語”一類的共有369條,所占比例為61.19%。例如:
(13)……衛(wèi)星定位儀在峰頂進行了63分鐘的觀測……
(14)……三國政府首腦經(jīng)濟會議的古杰拉爾總理和謝里夫總理今天進行了45分鐘的重要會談……
(15)……克林頓先生到深圳發(fā)表了30分鐘的演講……
第二,對含有關鍵字“星期的”語料的整理。
在查詢欄鍵入“星期的”,整理方法同含有關鍵字“分鐘的”的方法一樣。符合“時量短語作動詞補語”一類的語料共有106條,占所搜集語料的39.11%。例如:
(16)……當了6個星期的編外士……
(17)……我關在屋里聽了一個星期的流行歌曲……
(18)……學習了一個星期的烹飪……
符合“時量短語同時作動詞補語和名詞定語”一類的語料有164條,占所搜集語料的60.89%。例如:
(19)……她到荷蘭總部開了一個星期的會……
(20)……就朝鮮核問題舉行了一個星期的會談……
(21)……進行了3個多星期的磋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本體理論的支撐下,本文通過對北京大學語料庫(CCL)進行考察,從數(shù)據(jù)中可以發(fā)現(xiàn),“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結構已被大量使用。在寫作的過程中,筆者所參考的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獻也極高頻率地運用了“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結構。所以,本文認為,將“的”字用在時量短語和賓語中間已逐漸成為一條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也就是說,對外漢語教師在講授時量補語的相關知識時,可以把“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格式作為普通話的語法規(guī)則向?qū)W生講解。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四版)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3]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馬慶株.時量賓語和動詞的類[J].中國語文,1981,(2).
[5]靳古隆.說“動詞+時量補語+‘的+賓語”[J].焦作大學學報,2007,(1).
[6]溫振興.現(xiàn)代漢語“V+了+時量短語+(O)”格式的形成[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
[7]魏曉莉.簡述“V+了+時量短語+(的)+N”結構的分類及語義特征[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5).
(秦靜詩 河南信陽 信陽學院文學院 464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