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江
【摘要】 目的 探討單顆牙微創(chuàng)種植即刻負荷技術的修復效果。方法 選擇32例行單顆牙微創(chuàng)種植即刻負荷技術進行牙齒修復患者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期30例行單顆牙切開翻瓣種植進行牙齒修復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骨吸收量, 觀察兩組患者種植體周圍炎和存留情況。
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為(9.21±1.35)min、骨吸收量為(0.21±0.05)mm, 均顯著少于對照組的(24.35±2.58)min、(1.31±0.12)mm,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 兩組種植體均全部正常存留, 觀察組有1例發(fā)生短期種植體周圍炎, 患者對外形滿意, 未探及種植體周齦袋。結(jié)論 單顆牙采取微創(chuàng)種植即刻負荷技術, 操作簡化省時, 是一種可行的牙種植術式。
【關鍵詞】 即刻負荷;微創(chuàng)種植;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46
牙齒缺損在臨床口腔科中較為常見, 既往種植修復主要采取切開翻瓣種植術, 但手術時間長, 患者較為痛苦。近年來, 隨著人工植體的研究和發(fā)展, 微創(chuàng)種植技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1-3]。本研究中通過回顧性分析, 探討單顆牙微創(chuàng)種植即刻負荷技術的修復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32例行單顆牙微創(chuàng)種植即刻負荷技術患者作為觀察組, 患者咬合關系穩(wěn)定, 種植位點的牙槽嵴水平及垂直骨量充足, 患牙牙齦乳頭大小正常, 牙齦外形豐滿, 排除全身性疾病。其中女15例, 男17例;年齡22~56歲, 平均年齡(38.9±5.7)歲。選擇同期30例行單顆牙切開翻瓣種植進行牙齒修復患者作為對照組, 其中女14例, 男16例;年齡23~58歲, 平均年齡(39.7±6.1)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組患者行單顆牙微創(chuàng)種植即刻負荷技術進行牙齒修復。術前做口腔檢查, 進行牙齒潔治。拍攝全景X光
片, 多層線性斷層X光片。測量種植區(qū)黏膜厚度, 取缺牙頜牙膜, 制作種植牙導板, 在擬種植區(qū)準確開孔。術中采用阿替卡因進行局部麻醉。先戴入導板, 利用探針確定植入點, 之后取出導板并在植入點黏膜處作十字形切口, 鉆磨至牙槽嵴頂后戴入導板, 根據(jù)預先設計的種植長度鉆孔, 鉆孔完成后生理鹽水沖洗, 植入體植入。若種植體與骨壁之間間隙≤1 mm, 則使用Bio-oss骨粉填充。當扭矩≥35 Ncm時, 即刻制作臨時塑料牙[4, 5]。術后使用抗生素5 d, 術后1個月后酌情更換成烤瓷牙。對照組行單顆牙切開翻瓣種植進行牙齒修復, 具體方法見文獻[1]。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骨吸收量?;颊哂谛g后6個月時拍攝X光片, 計算牙槽嵴的骨吸收量。觀察兩組患者種植體周圍炎和存留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手術時間和骨吸收量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為(9.21±1.35)min、骨吸收量為(0.21±0.05)mm, 均顯著少于對照組的(24.35±2.58)min、(1.31±0.12)mm,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種植體周圍炎和存留情況 術后6個月, 兩組種植體均全部正常存留, 觀察組患者有1例發(fā)生短期種植體周圍炎, 患者對外形滿意, 未探及種植體周齦袋。
3 討論
目前常用的種植牙方式是切開和翻起黏骨膜二段式種植, 術中需要切開牙槽黏骨膜, 手術時間長, 術中視野不夠清晰, 可引起牙槽骨板的吸收。近年來, 隨著微創(chuàng)種植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即刻負荷技術的運用, 給臨床種植牙提供了新的方法。相對于傳統(tǒng)切開種植技術, 上述種植方法無需切開牙槽, 且術中術野清晰, 出血少, 患者無不適感, 符合多數(shù)患者需求[6-10]。
王亞玲等[2]認為, 只要植入?yún)^(qū)骨量充足, 病例選擇合適, 微創(chuàng)種植是一種可靠的, 有可能成為種植常規(guī)的手術方法。本研究中采用X光片的多層線性斷層掃描以及全景曲面斷層掃描拍攝, 測量種植區(qū)牙槽長寬高情況及與周圍重要解剖結(jié)構(gòu)的關系, 精確制作外科導板, 使手術鉆入方向更準確;同時反復采用生理鹽水沖洗去除碎屑, 防止碎屑進入種植體和骨壁間而不利于兩者骨性結(jié)合;制備完成種植體床后仔細檢查, 避免有骨缺損的出現(xiàn)。上述步驟對種植成功均起到促進作用。本研究中, 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種植體均全部正常存留, 觀察組患者僅有1例出現(xiàn)短期種植體周圍炎, 表明手術時間明顯縮短, 種植體周圍牙齦袋較淺, 種植體周圍炎發(fā)生率低, 成功率與傳統(tǒng)方法接近。此外, 本研究中采取一段式ITI柱狀螺紋種植體, 在種植體植入后, 種植體頸段與牙槽嵴粘連, 從而形成可阻擋外界物質(zhì)的上皮附著結(jié)構(gòu), 并且對種植體與骨的結(jié)合不產(chǎn)生影響。本研究還顯示, 觀察組患者骨吸收量為(0.21±0.05)mm, 顯著少于對照組的(1.31±0.12)mm,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文獻報道[3]一致。關于種植義齒的即刻負重, 研究指出[4] , 單個牙采用微創(chuàng)種植, 術后即刻臨時牙冠修復, 能夠減少牙齦退縮, 促進種植體與骨的結(jié)合。本研究中, 由于術中種植位置準確, 患者術前骨量和骨質(zhì)條件好, 術中種植體扭矩≥35 Ncm, 故即刻臨床牙冠修復, 待牙齦外形恢復較好時進行烤瓷修復, 未見形成種植體周齦袋。
綜上所述, 單顆牙采取微創(chuàng)種植即刻負荷技術, 操作簡化省時, 是一種可行的牙種植術式。
參考文獻
[1] 陳建鋼, 許立. 穿齦式非翻瓣微創(chuàng)種植術臨床應用.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3, 29(9):558-559.
[2] 王亞玲, 曹直. 微創(chuàng)種植修復老年人后牙游離端缺失的臨床療效分析.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7, 33(3):173-175.
[3] 湯易, 湯春波. 種植義齒即刻負重技術的臨床進展. 口腔醫(yī)學, 2016, 36(12):1142-1144.
[4] 林澤明, 何炳蔚, 陳江, 等. 基于配準技術的微創(chuàng)牙種植導向模板的制作方法及應用. 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2, 30(4):402-406, 410.
[5] 喻春平. 用單顆牙微創(chuàng)種植即刻負荷技術進行牙齒修復的效果分析.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6, 14(13):69-70.
[6] 程翔. 用單顆牙微創(chuàng)種植即刻負荷技術治療牙齒缺損的近期療效探析.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5, 13(1):211-212.
[7] 邸萍, 林野, 李健慧, 等. 單頜拔牙后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的臨床回顧研究.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3, 48(4):216-222.
[8] 詹美芳. 即刻種植在牙齒缺失修復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4, 8(23):41-42.
[9] 曾小逸. 單顆牙微創(chuàng)種植即刻負荷技術進行牙齒修復的臨床效果觀察. 醫(yī)藥衛(wèi)生(文摘版), 2017(3):00279.
[10] 田杰華, 邸萍, 林野, 等. 單牙即刻種植椅旁數(shù)字化即刻修復的臨床觀察.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7, 52(1):3-9.
[收稿日期:2017-09-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