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適度運用故事情境,通過對話題的語言描述、游戲、對話、角色表演、圖畫等方式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把死板抽象的語法規(guī)則變成生動具體、易于提取的思維圖景,增加畫面感,有利于學生的態(tài)度體驗、感悟、發(fā)現(xiàn)和參與,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情。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語法教學 故事情境 案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B-0127-03
近年來,高考英語試卷除了增加“7 選 5”的閱讀題,更是把 1977 年恢復高考以來延續(xù)多年的以句為單位的語法單項選擇題改為語篇填空題,有些省份將以行為單位的短文改錯(一行一個錯)變成了語篇改錯,增加了難度。語法考題題型的變更,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法教學要怎么改革才能適應新變化?
一、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現(xiàn)狀
從人教版英語教材的布局不難發(fā)現(xiàn),高中英語語法主張發(fā)現(xiàn)式和探究式學習,主張歸納法而不是演繹法的隱形語法教學,強調語法的功能性。教材把語法現(xiàn)象藏在語言材料和語言活動之中,通過聽說讀寫的活動幫助學生體驗和練習語言,逐步習得其中的語法。每單元的語法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主要由三部分練習組成:(1)找出課文中含目標語法的句子;(2)單句操練歸納規(guī)則;(3)在語篇中運用規(guī)則。這個過程包含了感知語言、學習規(guī)則和活用語言這三方面內容,是形式、意義、功能相結合的三維語法教學。這樣的設計確實給學生提供發(fā)現(xiàn)和探究的空間,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和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由于其本質上是練中悟語法,輸入容量大,導致教學實施的結果往往是,即便學生課堂上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但下了課,不少學生很快就忘記語法規(guī)則,更別提語法知識的遷移、內化了。
那么,有沒有一種辦法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對語法規(guī)則進行記憶編碼和存儲,生成具體可提取的表象?換句話說,教師在對教材的二次開發(fā)中,能否補充精簡的語篇輸入,使語法教學適當集中,更有條理,語法規(guī)則更易于記憶和遷移?
二、利用故事情境輔助語法教學的理論支撐和成功范例
(一)理論支撐。在缺乏自然習得的環(huán)境下學習外語,必須學習其語言規(guī)律、掌握語法規(guī)則,外語才學得快。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決定了語言不能以零散的單詞或句子呈現(xiàn),而是以連貫的話語或語篇呈現(xiàn)才能達到傳遞信息的目的。沒有情景就沒有言語交際活動,意義連貫的語篇能給我們提供語言學習所需要的語境。
外語教學要“以篇章為單位,以話題為中心,以運用為主導”。新課標對高中語法教學的要求也突出了語篇情境的交際功能:“運用語法規(guī)則表達有實際內容的思想,組織連貫的語句,通過語篇,而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句子來掌握語法”。功能型的大綱強調語法規(guī)則的運用和語篇為載體的教學方法。因此,語法課堂上要有結構、情景、功能相結合的教學理念,要采用形式、意義和用法三維教學模式,既側重語言形式(規(guī)則),又照顧到交際內容,引導學生在語境中了解和掌握語法的表意功能。
在言語信息學習過程中,“信息以編碼形式存貯于長時記憶中。進入長時記憶中的編碼材料的主要特征是語義的,或按意義組織的”。語法學習的目的是形成長時記憶,其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具有一個有意義的背景圖式,在腦海中形成鮮活的畫面。對教師而言,要讓語法規(guī)則變成長時記憶,就要對相關例句進行深度加工。例句的深度加工要圍繞“有趣”和“有意義”的情境展開。由“有趣”和“有意義”的情境帶動學生的“動”,讓學生進入穩(wěn)定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有助于語法規(guī)則的固化和遷移。
(二)成功范例。語篇是實際的語言單位,原則上是由一個以上的語段或句子組成,是一次交際過程中的一系列連貫的語段或句子所構成的語言整體,其中各成分之間在形式上是銜接的,在語義上是連貫的。用通俗的詞語講述“有趣”和“有意義”的情境,就可形成故事語篇。提到故事人們容易聯(lián)想到兒時從父母、幼兒園和小學老師那里聽來的童話故事、民謠等,這些似乎與中學英語教學沒有聯(lián)系,與中學英語語法教學更是沒有任何關系??墒?,經(jīng)過幾十年的沉淀,根植在我們腦海里的不就是這些東西嗎?當我們回望恢復高考 40 年以來流行過的引進教材如《跟我學》《靈格風》《基礎英語》《英語 900 句》《新概念英語》《走遍美國》《展望未來》等,卻不難發(fā)現(xiàn),使用持續(xù)時間最長久、現(xiàn)在仍在用的就只?!缎赂拍钣⒄Z》了,何故?筆者以為,《新概念英語》之所以成為小學、中學乃至大學各學段的經(jīng)典選修教材,皆因其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尤其從第二冊開始,人們都是通過一個個短小精悍非常有趣的小故事,系統(tǒng)地學習詞法、句法和語篇章。“有趣”和“有意義”的故事情節(jié)使教學不再枯燥乏味,使記憶持久恒新、記憶表征不再單一,促進將學習結果運用到復雜的真實情境中,實現(xiàn)知識到能力的遷移。
20 世紀 80 年代“美國之音”推出的《中級美國英語》廣播課程也是一個典范,其編排獨具匠心:每一課都由一段不到5個回合的校園生活對話,引出一個語法重點,然后圍繞該語法重點和相關話題展開功能操練。例如,每個仿照例子造句練習里的所有句子都是歸屬于同一個話題,都是意義相關、功能相同的句子,沒有孤立存在、不合群的句子出現(xiàn),使學生通過語境而非孤立的句子來學習掌握語法。在短小精悍的聽力對話中,語法重點的再現(xiàn)率是相對集中的,學生在記住對話的同時,無形中也就記下了語法重點的使用情況?,F(xiàn)行人教版和外研版初中教程基本沿襲了這一做法。
顯而易見,嘗試用故事情境來輔助語法教學,讓學生通過故事這個載體記住語法規(guī)則是值得肯定的。只有記住了語法規(guī)則,才能談得上運用規(guī)則,為交際服務。
三、教學實踐
當教師下功夫將語法學習與學生的情感及生活較為密切而得體地結合起來時,教學活動就會如魚得水,變得生動活潑且富有意義。以下案例通過對話題的語言描述、游戲、對話、角色表演、圖畫等方式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在提升學生的態(tài)度體驗和長時記憶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效果。endprint
案例 1: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
案例 2:賓語補足語
案例 3:時態(tài)和語態(tài)
話題:Planting trees(植樹)
問題:What do we do on March12 (Trees Planting Day)?
步驟:圍繞話題“種樹”復習 8 種基本時態(tài)—用被動語態(tài)表達表 3 組情景—比較表 3 和表 5,歸納出被動語態(tài)的結構。
案例 4:分詞和不定式做定語及狀語的區(qū)別
話題:遛狗聽講座
步驟:比較——得出結論。
定語:Did you go to the lecture given by Mr.Smith yesterday?
Do you know the man giving the lecture?
Will you go to the lecture to be given by Mr. Smith next week?
狀語:To follow the dog,Tom began to run.
Following the dog,Tom ran into the hall.
Followed by the dog,Tom walked out of the hall.
結論:此處 to do 表未發(fā)生的動作/目的;-ing 表主動;-ed 表被動。
案例 5:常跟不定式(不接-ing)做賓語的動詞
話題:申報課題/項目
過程:(先有)愿望—決定、計劃—申報結果—執(zhí)行情況。
總結:
案例 6:常跟-ing(不接不定式)做賓語的動詞
話題:What is important for successful learners?(列舉與學習有關聯(lián)的動作)
步驟:討論、問答—串句成文—歸納動詞。
案例 7:“情態(tài)動詞+have done”表示責備和對過去事情的猜測
話題:鬧肚子
步驟:聽錄音找原因——練對話—找出其中的“情態(tài)動詞+have done”并說明其功能
M:Mary,I dont feel too well. I have a stomach-ache.
W:Well,you shouldnt have eaten all that pizza.
M:I didnt have that much. Besides it might have been something else that I ate.
W:What else did you eat?
M:Something in the salad could have upset my stomach.
W:Maybe,but I had a salad too,and I feel fine. What kind of dressing did you have on your salad?
M:Just oil and vinegar.
W:Then I dont think it was the salad. It must have been the pizza. Anyway,I hope you feel better soon.
M:Thanks,I think Ill lie down for a while.
(VOA《中級美國英語》廣播課程,1985)
案例 8:倒裝句
早些年河南衛(wèi)視的品牌節(jié)目《成語英雄》為什么那么吸引人、獲得廣泛的認可?除了崔永元、錢文忠的名人效應,起關鍵作用的還有蔡志忠的“畫成語”。其惟妙惟肖的漫畫提示是選手們的興奮點,勾起選手和觀眾的極大興趣和積極參與。
不妨使用類似的方式導入倒裝句教學。
話題:講故事(Can you tell a story according to the carton?)
步驟:簡筆畫/動畫提示——學生搶答說出童謠“從前有座山,山頂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mountain. On top of the mountain was a temple,inside which stood an old monk telling a story.)”——發(fā)現(xiàn)句子的共性(全倒裝句:方位詞 + V + 主語)——進入倒裝句的教學。
(簡筆畫提示也可換成讓學生用“山、廟、和尚”三個字設計一個情景的任務 )
運用情景劇、電影等情節(jié)故事和情景設置,為學生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實的故事情境,效果更佳。
四、結語
好看的電影為什么那樣吸引人,訣竅在哪里?筆者認為,它不外乎在于會講故事,從影片一開始到結束的 90 分鐘里,每隔三五分鐘就出現(xiàn)一個高潮,環(huán)環(huán)相扣、高潮迭起,把故事講得精彩完整。作為一個語言類的教師,應該學習和借鑒電影導演的做法,最大限度地把學生引進圖景思維的虛擬現(xiàn)場,借用故事模式活躍我們的課堂氛圍,把學生認為枯燥的語法放在故事情境中,讓它鮮活起來,使學生聽完一節(jié)課還覺得意猶未盡。
【參考文獻】
[1]R M 加涅.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R M 加涅,L J 布里格斯,W W 韋杰.教學設計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張民倫.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4]孫嗣雍.“美國之音”《中級美國英語》教程[M].南寧:廣西高等學校開發(fā)服務聯(lián)合公司教學資料編輯部,1985
[5]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6]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7]文亞光.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4)
[8]劉道義.研究如何優(yōu)化中學英語語法教學[J].外語教學法研究,2010(2)
[9]陳儉賢.解讀課程標準 優(yōu)化語法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7)
[10]莊艷玲,魏 剛.“淡化”還是“優(yōu)化”——英語語法教學改革芻議[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7)
[11]莊艷玲.“多媒體—情境—語法教學模式”及其應用[J].英語教師,2009(4)
[12]劉道義.如何有效地發(fā)展英語語言能力[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7(1-2)
【作者簡介】莊艷玲,南寧市第三中學英語高級教師,南寧市學科帶頭人,南寧市新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yè)委員會會員。
(責編 江月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