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錚
小學作為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重要啟蒙階段,讓學生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由于教學理念與教學設計、教學行為之間存在著差異,大多數教師陷入了混淆教材內容與課程內容、缺乏科學的教學流程兩大誤區(qū)。筆者將在本文中對這兩大誤區(qū)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運用本體性教學來組織語文教學存在兩大弊端:一是教的內容有誤,二是教的方法有誤。
教材內容由語文教材直接提供,課程內容由語文教師組織。語文教材基本上由一篇又一篇的課文組成,每篇課文中都包含不少的知識點,比如學習生字詞,分析寫作手法,劃分段落、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等等。一堂課下來,有的教師把能提到的知識點都進行了講解,有的教師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于對課文字詞、內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上。這些正是語文這門科目與其他科目的差別。
語文涉及的內容廣泛,如果沒有精心選取每一堂課要教學的知識點,而是盲目地對課文進行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會是學習了就學習了,學會與否、能否運用尚不可知。正如吳忠豪教授所講:教“語文”不等于教“課文”。
傳統的教學流程是:熟悉生字詞—通讀課文—劃分和分析段落—歸納中心思想—逐段分析課文—完成練習題或背誦課文。這種模式的學習就像大雜燴,沒有精細的選擇與劃分?;ㄙM了大量的時間在詞語和句子、課文的理解上,但學生并不會使用這些字詞句。
經長期實踐,這種模式的弊端顯露無遺。從閱讀題進入到語文試卷中,它所占的比例就很大;作文也是一個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要求較高的板塊;課程改革后,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人文情懷。而現在的一些教師授課時更多的還是關注課文內容,而課文中要求學生提高的其他語文素養(yǎng)卻被忽視了。這樣的語文課對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和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甚微。
語文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就應當對教材內容有所取舍,既不能什么都教,又不能將課文內容作為一堂課的全部教學內容。還應當設計好合理的教學流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在學習了眾多資料后,筆者歸納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特級教師薛法根在教學的過程中,將“三不教”作為自己的重要原則。一是學生會的知識不教,二是學生能夠自主學會的知識不教,三是學生無法在現階段的儲備和年齡中學會的知識不教。一節(jié)課40分鐘,有所舍棄才能有所得。但實施“三不教”原則時,不能忽視學生的自主性,要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進行檢查。
吳忠豪教授指出:圍繞本體性教學組織教學內容,既要將教材內容與課程內容區(qū)分開,又要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科學的開發(fā)。教師根據課標制訂出教學目標,再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有所取舍。
比如《成語故事》中包含《自相矛盾》《濫竽充數》《畫龍點睛》這三個成語故事。三個故事內容學生一讀就懂,所以在內容上不應過多講解。那么,這樣的成語故事學生需要掌握些什么呢?通過取舍,筆者認為這三個既是成語故事又是寓言故事,首先應讓學生認識到寓言故事的特點是短小、生動,富有教育意義,具有“小故事大道理”的特點,這種文體的特點學生要了解。其次,筆者認為故事的主要內容,即故事情節(jié),就是故事的表層意思,這里應教給學生概括的方法;而故事包含的道理,即故事的深層含義,需要通過老師的引導、點撥,學生才能體會、理解。
教學內容的確定是否合宜,直接決定語文課成功與否,而準確地定位一個文本的文體是確定適宜的教學內容的關鍵。文章的體裁各有特點,各有教學規(guī)律,它們既有共性又有個性。面對不同文體的文本,我們除了關注那些共性的閱讀規(guī)律之外,還應該將視點集中在文體本身的突出特點上。比如,散文的教學更注重審美、文意的理解,寫作技巧的體會。筆者以為,教學一篇課文前,不僅要備教材,還要結合文體特征,備好這一類課,以此讓學生能夠有意識地去學,并漸漸摸索出規(guī)律,這有助于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基本寫法上的特點,也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同類文章的能力。
以《只揀兒童多處行》為例,這是冰心寫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游記,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春游的兒童和春天里充滿著旺盛生命力的花兒,字里行間洋溢著一種生機和快樂。由此,筆者根據課文的文體特點和語言特點以及課后習題,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的識字策略學習本課生字,辨析“解”的兩種讀音及意思,能正確書寫“盈、暢”等字,讀準“盈、倚”的字音,理解“渾身解數”“成千盈百”等詞的意思。
(2)能根據作者“行蹤”厘清課文脈絡,抓住關鍵詞句反復朗讀,理解“只揀兒童多處行”就能找到春天的原因,感受少年兒童的快樂與旺盛活力。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依據“海棠花—兒童—感受”這個層次背誦第5~9自然段。
(4)揣摩體會本文比喻句的精妙,感悟作者清新的文筆,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只有對文本有了全面、細致的把握,才能制訂出具有特點的教學設計,較為可行的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不斷地進行教材分析,才能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加深對教育理論的理解,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實現教學目標、達成教育目的。
教師在進行一堂課之前,需要備課,還要設計教學流程。教學流程并非是雞肋,可有可無,事實上教學流程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重要影響。語文教學,重在教會學生掌握語言的運用。語文課堂是對知識的學習,初步的學習過后,教師可以制訂任務讓學生去實踐,在實踐中掌握方法。一堂課結束之前,要求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故而,科學的流程是:認識—實踐—總結。
比如《石頭書》這篇課文的一大特點,就是含有豐富的人物對話,在這里可以訓練學生學寫人物對話。筆者這樣設計:
(1)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把要介紹的科學知識寫得很清楚。欣賞課文對話片段。(出示無提示語的對話)
(2)作者除了寫對話內容,還寫了——提示語。(出示加上提示語的對話)
▲如果把標紅的部分(好奇地問,笑著……)去掉,好不好?
(標紅部分是描寫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語氣等,可以使提示語內容更豐富。)
▲觀察下,提示語的位置有什么特點?標點有何不同?
(提示語的位置:提示語在話語前,提示語在話語后。)
▲提示語位置不同,標點不同。
(提示語在話語前用“:”,提示語在話語后用“。”。)
(3)出示人物對話,找出其中的不足。
▲學生利用課上所學的知識,找出此處人物對話中存在的問題。
▲明確要求:修改對話中的提示語,注意提示語的內容、位置、標點等方面。
此設計環(huán)節(jié)結合具體實例學習提示語的位置、對內容表達的作用等方面的特點,緊接著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實戰(zhàn)的演練場,先發(fā)現所出示對話中的不足之處,再根據要求進行修改,活學活用。
教師應當走出盲區(qū),語文學習,是對知識進行學習,語文課雖然會涉及其他科目的內容,但切記不能主客顛倒。實踐證明,圍繞本體性教學內容組織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式適用于實際的學習過程。
筆者以吳忠豪先生提出的圍繞本體性教學內容組織小學語文教學為主要學習素材,結合多種資料,整理出四條適合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科學方法,以求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