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邗江區(qū)梅嶺小學西區(qū)校(225000)
繪本是打開英語“悅讀”教學的一把鑰匙。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基于繪本的故事性、趣味性與活動性,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多元化的閱讀體驗中,愛上閱讀。下面,我將談談自己在繪本閱讀中的幾點做法。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學會讀取文字信息,理解文本內容,還要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從他們喜歡的圖像信息入手,引導他們在多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讀圖活動中,獲取有效的故事信息,感受故事的內在情感,展開生動的對話。
例如,在教學英語Unit 3《Our animal friends》這一課時,在Story time板塊的基礎上,我插入了繪本故事《I am a Caterpillar》(我是一只毛毛蟲)。這個故事為我們介紹了毛毛蟲是如何變成美麗的蝴蝶的。在閱讀之前,我引導學生觀察封面,隨之拋出問題:“Can you guess what the story is about?”同時,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給出關鍵詞,與學生進行對話互動,回答這個問題,然后互問互答。
T:What is the name of the book?
Ss:The name of the book is《I am a Caterpillar》.
T:Yes,it is about a...
Ss:A caterpillar.
T:See,this is...
Ss:This is a caterpillar.
T:A little boy is...
Ss:A little boy is watching it.
…
在這個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在發(fā)現(xiàn)中、在師生的合作與互動之中,主動挖掘繪本信息,使學生在讀圖的過程中對繪本故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強化學生對故事的感知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整個教學最難的地方。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嘗試將繪本插入到語篇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的故事情境,并提出趣味化、探究性的問題,以趣味提問及互動回答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加快學生的閱讀節(jié)奏,讓他們的大腦跟著課堂的腳步動起來。
例如,在教學英語Unit 5《Seasons》這一課時,我插入了一個以冬季為背景的繪本故事《The Snowman》。在這個故事教學中,我采用微課的形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給出小線索,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故事發(fā)展的順序展開閱讀,并解決相應的問題。
1.What can the snowman do?
2.Why is the snowman sad?
3.What did John do for the snowman?
4.Is he clever?
在這個故事教學中,我將教的任務轉移給微課,引導學生看微課視頻,以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將the snowman和John這兩個形象呈現(xiàn)出來,這樣就能夠把閱讀的教學變成對話與表演的教學。
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繪本充實閱讀內容,開展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小活動,如以小組為單位的辯論賽,結合繪圖、美工的動手實踐活動和故事小游戲等,讓學生參與其中,切實感受閱讀的樂趣。
例如,教學英語Unit 1《In class》這單元時,我為學生呈現(xiàn)了趣味繪本《David goes to school》。這個繪本故事圍繞調皮的大衛(wèi)展開,故事生動,內容有趣,且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學生很快就有了閱讀興趣。在閱讀中,我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當起“小老師”,找出大衛(wèi)在課上不規(guī)范的行為,并利用課前準備好的卡紙、彩筆等,制作成“課堂標識”,如“No yelling!No running!No chewing gum in class!Wait your turn!Pay attention!”等。在活動中,學生一邊討論,一邊動手,大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把這些平日里最厭煩的課堂標識做得既生動又有趣,十分有創(chuàng)意。
總之,教師要有效開展閱讀活動,在閱讀中輸送新知識,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借助繪本這樣的有力資源,開展趣味的、生動的教學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并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此一來,英語閱讀才能越讀越有味,實現(xiàn)英語“悅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