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冰
[摘 要]在新教材面臨時間少內(nèi)容多的沖突的情況下,摸索高中語文課堂簡約高效之路,需要教師踐行兩個字:舍、得。一要“愿舍”,二要“敢舍”,三要“能舍”,四要“有得”。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舍;有得;簡約;高效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03-0011-01
多年來,語文教材的編排基本是換湯不換藥,新課標頒布后,高中語文教材進行了大換血,尤其在課文編排結構上顯示出明顯的變化:容量大,編排順序與目的緊扣新課標理念。新教材的編排充滿了“語文味”,每一個模塊、每一篇課文都有不忍舍棄的理由。但真正操作起來才發(fā)現(xiàn),若按舊的思維上課,只能勉強完成第一個和第二個模塊的教學,無暇顧及第三、第四個模塊。許多一線教師都在抱怨時間不夠用,原因在于教師用舊思維來教新教材,對新教材沒有全盤的了解與計劃,摸不清內(nèi)在聯(lián)系,抓不住精要,因而平均分配了時間。由此可見,高中語文課堂實現(xiàn)簡約高效迫在眉睫。結合教學實踐,實現(xiàn)高中語文課堂簡約高效不外乎兩個字“舍”“得”。
一、要“愿舍”
“愿舍”就是教師要有“有舍方有得”的理念,有愿意舍棄舊思路,接受改革新思維的意愿。從新教材的特點看,很多篇章都是名家大作。比如必修四第一單元的3篇戲劇《竇娥冤》《雷雨》《哈姆萊特》涵蓋古今中外,第四單元的3篇古文《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張衡傳》分別出自3部經(jīng)典史書。這些文章無論是從文學地位還是從人物形象的經(jīng)典性上看,都已是舍無可舍。稍有語文情懷的人都對這些文章戀戀不舍。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語文課文的教學是非常有彈性的,只要我們不執(zhí)著于“多講多得”的理念,認真研究新課標的新理念、新要求,敢于舍棄,精中取精,化繁為簡,就能充分而深入地學習其中的精華,達到簡約高效的目的。因此,“愿舍”,是實現(xiàn)課堂簡約高效的前提,是對過去“多講多得”理念的拋棄,是對傳統(tǒng)教法的告別。
二、要“敢舍”
“敢舍”就是教師對某篇課文或某些知識點要有“舍棄”的勇氣。每一篇課文可講的內(nèi)容的確很多,看一些教學設計和課件,考慮之周全、探究之全面令人佩服?!豆讶酥趪病肥潜匦奕幸黄浅6绦\顯的古文,有一位教師制作的課件共包含12個教學環(huán)節(jié),58張幻燈片。按此設計,若非蜻蜓點水,需要四五個課時才能講下來。但如果是蜻蜓點水,又何必面面俱到,企圖從一篇課文中就學完所有的文言知識?筆者認為,該教師屬于典型的“一課一課地教”,而不是把一課看成整個古文中的一小部分,只要利用它學習古文的一個知識點即可。如古文字詞方面,本課比較有特色的是“名詞活用作動詞”(鼓、百步、衣、王),借助這一課,著實落實“名詞活用作動詞”,課堂更為簡約集中,也許學生收獲更大。
三、要“能舍”
“能舍”就是教師要具備化繁為簡、精中取精的備課能力。它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能舍,舍得合理,舍得精當。教一課,能找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切入點;對一個單元,能講一課涵蓋一個單元的精華;對一冊,能把握全書,一線貫之。筆者在上《祝?!窌r,通過認真鉆研,整理成以下上課思路:①畫出祥林嫂命運曲線圖。這一步使學生對文本進行充分的閱讀,并在畫出曲線圖后得出以下結論:魯鎮(zhèn)與祥林嫂的命運息息相關。②魯鎮(zhèn)的環(huán)境特點及其與祥林嫂命運的關系。祥林嫂之死離不開魯鎮(zhèn)的環(huán)境,離不開魯鎮(zhèn)的人。③討論:誰是殺死祥林嫂的兇手?筆者認為第一個教學步驟的設計真正起到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這一條命運曲線包含人、環(huán)境、情節(jié),而且緊扣住了本文的兩個關鍵要素“祥林嫂”“魯鎮(zhèn)”。由于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精練集中,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深入探究,教學氣氛和教學效果非常好。要具備“舍”的能力,教師必須深入研讀文本,反復篩選要點,精心設計,突出重點。
四、要“有得”
“舍”的最終結果是為了“得”。 舍而不得,是簡單無效;舍而有得,才是簡約高效?!吧帷笔墙虒W內(nèi)容的精化,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簡化,是教師能力的外化。“舍”可以留給課堂充分的探究時間,保證開放性;“舍”可以使教師有時間對重點知識作深入的講解,保證有效性;“舍”可以使學生有時間消化、復習,保證高效性。如在上文提到的《祝福》一課中,教學環(huán)節(jié)簡約,但筆者想學生至少得到了幾個方面的收獲:環(huán)境與人物命運的關系、精讀文本的方法以及情感熏陶。
新課標的頒布帶來了新一輪的語文教學改革,對一部分教師來說,改來改去,教學風格、教學思路仍然沒有多大的變化;而有一部分教師,在新課標的精神旗幟下,教學內(nèi)容無限泛化,教學形式嘩眾取寵;但重要的是,有一部分教師,且行且改,在教學任務繁重與時間有限的矛盾之下,摸索課堂簡約高效之路,取得教與學的雙贏。
(責任編輯 陳劍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