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國梁 紀雯雯 蘇陽(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河南 鄭州 455000)
我國的多球訓練法是從20世紀60年代中發(fā)展出來的,中國國家隊的一位教練觀看了日本女子排球隊訓練進行多球訓練,將這種訓練方法進行學習和應用到乒乓球的訓練中,后來,經過乒乓球界的眾多教練員和科研人員的一起研究與探討,總結出多球訓練法在乒乓球訓練眾多方法中是最具有顯著效果的一種訓練方法。
中等水平的的運動員通過多球訓練可以提高他們的組合技術和基本戰(zhàn)術;而高等水平的運動員通過多球訓練可以提高他們的專項素質,填補他們在技術上的不足,在未來的比賽中能適應技術風格不同和戰(zhàn)術風格不同選手的打法等等。
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實驗法,選取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乒乓球主項班年齡為21-24歲的18名學生為實驗對象。
乒乓球的多球訓練的方法最早是由我國最先使用的,當時受日本女排隊用多球訓練并且獲得巨大成就而啟發(fā),我國的教練人員和有關乒乓球的科研人員大膽將其運用到乒乓球訓練中,從而形成了一個必不可少的訓練體系。
乒乓球多球訓練是指教練員站在球臺一側接近球網處,以發(fā)球的方法接連地發(fā)出不同落點的球,運動員則站在球臺對向的一邊做出揮拍動作接打教練員所發(fā)過來的球,多球訓練的目的是使運動員重復多次練習單面技術,以穩(wěn)定基本功,形成基本動作的動力定型;在運動員有一定基礎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多種配套技術的組合,鞏固動力定型,同時也可以以多球訓練的形式練習配套技術的各種步法,已達到提高運動員乒乓球總體技術水平的訓練方法。
乒乓球多球訓練的方式:上旋球,旋轉強度小,速度快;下旋球,旋轉強度大,速度相對較慢。上旋球結合下旋球組合訓練;側旋球,旋轉方向是兩側外,同時分為側上旋與側下旋,旋轉越強速度越快;端線長球和臺內近網短球及長球短球結合的多球訓練;正手多球訓練、反手多球訓練及正手反手結合多球訓練;正手反手結合上旋下旋多球訓練;快慢節(jié)奏變化的多球訓練;制造關鍵時機的高球訓練等。另多球訓練中的基本步法主要有:單步,以右手擊球為例,左腳為軸,右腳向左斜前、右斜前的小范圍移動,主要用于擊打接近球網的短球;并步,以左側移動為例,右腳先動靠近左腳,左腳隨之向左快速移動一小步,反之亦然,主要用于角度較大、跑動范圍大的對打回合中;滑步也稱跳步,左側為例,右腳快速移向左腳,左腳再快速向左移動,快速擊球,主要用于來不及到位擊球的情況下,采取的快速移動措施,主要是擦底邊及側邊球;小碎步,是多球訓練中至關重要的步法,主要是步法的調節(jié)動作,來球時,持拍手不能找到合適的擊球點,需要小碎步調整,找到舒服的擊球點;交叉步,分為正交叉步和反交叉步,比賽中應用較少。
(1)實驗對象。
從鄭大乒乓球主項班學生中選取男生12人,女生6人,他們乒乓球水平和技術沒有太大的差異。隨機分成實驗組男生6人,女生3人,和對照組男生7人,女生3人。實驗組和對照組同時進行訓練,訓練的內容是一樣的,只是訓練的方式不一樣。
(2)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訓練內容。
實驗組:采用多球訓練,一人供多球一人練習,一人一盆球,兩人交替練習。
練習一:正手擺短+側身拉弧圈球
供球者發(fā)臺內下旋球到訓練者的正手位,訓練者上前擺短;然后供球者再發(fā)下旋長球到訓練者的反手位置,訓練者側身拉弧圈球。
練習二:推側撲
供球者發(fā)長臺下旋球到訓練者的反手位置,訓練者反手拉弧圈球;然后供球者發(fā)長臺上旋球到訓練者的反手位,訓練者側身正手沖拉;最后供球者發(fā)長臺上旋球到訓練者的正手位,訓練者撲正手。
練習三:兩點拉弧圈球
供球者發(fā)長臺上旋球到訓練者的正手位,訓練者正手拉弧圈球;然后供球者發(fā)長臺上旋球到訓練者的反手位,訓練者側身正手拉弧圈球。
對照組:采用單球訓練,一人陪練一人練習,沒人每個訓練內容10分鐘,10分鐘后交替另外一人練習,總的訓練時間和實驗組的訓練時間是一樣的。
練習一:正手擺短+側身拉弧圈球
訓練者發(fā)下旋球,陪練的人搓球到訓練者的正手臺內,訓練者訓練者上前擺短,陪練的人搓球到訓練者的反手長臺,訓練者側身拉弧圈球,然后訓練者側身連續(xù)拉弧圈球。
練習二:推側撲
訓練者發(fā)下旋球,陪練的人搓球到訓練者的反手長臺,訓練者反手拉弧圈球,然后陪練的人把球擋到反手,訓練者側身沖拉,最后陪練的人把球擋到訓練者的正手位,訓練者撲正手,訓練者繼續(xù)打推側撲。
練習三:兩點拉弧圈球
訓練者發(fā)上旋球,陪練的人擋到訓練者的正手位,訓練者正手拉弧圈球,陪練的人再把球擋到反手位,訓練者側身拉弧圈球,訓練者連續(xù)拉兩點弧圈球。
兩組訓練的內容完全相同,只是訓練的方式不一樣,訓練的時間也完全相同。
實驗組實行多球訓練,對照組實行單球訓練,兩組的的訓練內容是相同的,只是訓練的方式不同。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后,進行比賽的形式,組織進行大循環(huán)模式進行實驗,得出結論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都有很大的進步,,在技術水平、成績排名等方面都有多提高。
經過兩個月的實驗訓練后,安排每位實驗實驗對象進行正手攻擊球和滑步移動測試,正手攻球每人10次機會,記錄每一個球在不失誤的情況下的擊球數,然后求出10次機會的平均值(陪練的人失誤不算)如表1、2;滑步移動測試距離3米,記錄在1分鐘內摸到球臺的次數,每人一次機會如表3、4。
表1 實驗組每人單個球正手攻擊球平均數n=9
表2 對照組每人單個球正手攻擊球平均數n=9
結果顯示在經過兩個月的實驗后,實驗組的單個球正手功擊球平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實驗組的多球訓練對于練習者的動力定性的效果要好于對照組的單球訓練。
表3 實驗組1分鐘滑步移動次數n=9
結果顯示,實驗組在1分鐘滑步移動次數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實驗組在對球訓練時,尤其供求者故意把發(fā)球角度擴大有助于練習者的步法練習,由于單球訓練時有不確定的失誤,保證不了練習者的練習的密度和強度,所以多球訓練對于練習者步法的練習更有幫助。
表4 對照組1分鐘滑步移動次數n=9
在實驗前和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不分組的情況下進行了兩次不分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循環(huán)比賽,排出成績排名,并對前后兩次的成績排名進行對比如表5和表6。
表5 實驗組成績排名及平均提高率n=9
表6 對照組成績排名及平均提高率n=9
結果顯示,實驗后實驗組的9名學生的成績排名相對實驗前的成績排名大多數學生都有很大的進步。從以上表5、表6的數據得出,雖然兩組學生的技術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實驗組的平均提高率名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平均提高率,這說明多球訓練對于提高的技術水平的效果要好于單球訓練。
(1)多球訓練比單球練習更容易建立起鞏固的動力定型;
(2)多球訓練有利于提高練習者的身體素質和專項耐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多球訓練能更好的訓練步法比單球練習,加快移動速度,提高他們身體靈活性。
參考文獻:
[1]岑準光.乒乓球運動多球訓練法初探[J].中國體育科技,1986年11期.
[2]同美珍.淺談少年兒童多球訓練的心理特點[J].乒乓世界,1990,(2).
[3]Katharina Mulling,Jens Kober,Oliver Kroemer et al.Learning to select and generalize striking movements in robot table tenn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20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