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搭建平臺的方式能給學生提供自由展示的空間,對于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若要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書法素養(yǎng),則也可以用搭建平臺的方式如主題沙龍、比賽活動、網(wǎng)絡交流等方式激發(fā)學生書法練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書法素養(yǎng)。
關鍵詞:書法素養(yǎng);搭建平臺;高中語文
書法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的精髓,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不少教師對書法教學也更為重視。然而,由于電腦的不斷普及,不少學生都認為書法并不那么重要,加上便捷的輸入軟件,甚至是語音輸入軟件的出現(xiàn),更令學生對書法練習缺乏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提高書法素養(yǎng),教師可以給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書法成果。這樣能起到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的效果,進而讓學生更主動地進行書法練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書法素養(yǎng)。
一、 交流互動,開展主題沙龍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主題沙龍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就某些書法問題進行討論,學生可以交流彼此的想法。為了讓學生的互動討論更為高效,教師可以在學生每次參與活動前,先給學生提供活動的主題,讓學生圍繞此主題展開資料閱讀、問題探究或書法實踐活動,這樣在主題沙龍的活動中便能讓交流更為高效。
在學習了《蘭亭集序》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主題沙龍討論活動,活動的主題是“字如其人是真的嗎”,要求學生了解一下不同書法家的書法作品,并分析一下其書法作品的風格形成和其性格特點是否有關系。教師還給學生提供了一些輔助閱讀的資料,如介紹王羲之為何會創(chuàng)作《蘭亭集序》的背景資料,又如介紹張旭等古代草書書法家作品的論文等。在主題討論活動中,學生各自根據(jù)自己的探究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還加入了民間故事等輔助自己的觀點。如有學生講述了張旭“脫帽露頂王公前”的大膽行為,并提出其以頭濡墨作書的狂態(tài)其實也和其書法作品之間有著一定的關系。所以如果看張旭的《古詩四帖》便能從那奔蛇走虺、鬼神莫測的作品中感受到交、切、轉、替的完美結合,這實際上也是其狂傲性格的展現(xiàn)。由此可見,書法作品的風格和作者性格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這樣的沙龍活動中,學生暢所欲言,探討自己的觀點,并積累了不少書法知識。
學者托爾斯泰認為成功的教學不需要強制,而是需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展開主題沙龍的活動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也能讓學生相互激勵,促使學生積累書法知識,提高書法練習的興趣。
二、 多元聯(lián)動,舉辦多級比賽
教師可以組織多元聯(lián)動,舉辦多種層級的書法比賽,如果學生能在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則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書法訓練興趣。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參加班級比賽,讓學生從身邊尋找榜樣,運用榜樣效應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其次則可以組織全校級別的比賽,讓學生開拓眼界。如果能聯(lián)系社區(qū)有關部門和學生的家長,組織社區(qū)書法比賽、親子書法比賽等,學生的參與熱情會更高。
在學習了《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一課后,教師組織學生以這首詞作為對象進行書法的實踐活動,并展開比賽,看看班級中誰的作品最為優(yōu)秀。在學生展開書法練習時,教師鼓勵學生嘗試想象蘇軾創(chuàng)作這首詞時的心態(tài),并嘗試將其內心情感通過書法作品展示出來。在學生都完成作品后,教師讓學生將作品展示出來,并評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此外,教師還聯(lián)系學校學生會,組織了全校規(guī)模的“好詩好字”書法比賽,在活動中全校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詞,并用書法的形式將其展示出來。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還組織了親子書法展覽活動,讓孩子和自己的家長一起提交作品,并讓觀看展覽的學生嘗試猜測哪兩幅作品出自同一個家庭。這樣富有趣味性的比賽不僅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書法練習中,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能促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
多種形式的比賽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也能通過不斷提高自己的目標而達到不斷地進步。教師要組織多元化的比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書法比賽活動中。
三、 上傳網(wǎng)絡,接受網(wǎng)民品評
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網(wǎng)絡,接受其他網(wǎng)友的評判。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從中找到對自己有用的評語,并根據(jù)網(wǎng)友的建議進行相應的訓練。這樣也能讓學生的書法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
在學習了《林黛玉進賈府》后,教師以“紅樓夢中人書法作品展示”為主題,讓學生首先展開課外閱讀活動,讀一讀《紅樓夢》,并找出其中的詩詞,然后揣摩每一首詩詞作品的作者是哪一個人物,思考其書法作品會呈現(xiàn)出怎樣的狀態(tài),然后鼓勵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將《紅樓夢》中的詩詞用書法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在學生完成書寫后,教師鼓勵學生將作品上傳到網(wǎng)站,傾聽其他網(wǎng)友的建議。很多網(wǎng)友都提出了有建設性的意見。如有的網(wǎng)友認為某位學生在展示林黛玉的作品時,字體顯得十分肥厚,且顯示得過于豪放,許多地方草體的痕跡太濃,這和林黛玉的性格特點不符合,無法展現(xiàn)出林黛玉溫柔嫻雅的特點,這樣的作品更像一個男子的作品。該學生覺得該網(wǎng)友的建議十分正確,自己在書法創(chuàng)作時只是覺得這種字體十分瀟灑,但是卻忽略了和林黛玉的性格結合起來。該學生嘗試再次創(chuàng)作并上傳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好評。
由于網(wǎng)友的水平參差不齊,網(wǎng)民的素質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分辨哪些是善意的評價,哪些是惡意的攻擊。這樣對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也能有所幫助。
如果教師能幫助學生搭建各種平臺,讓學生從校內到校外,從線下到網(wǎng)上,參加各種不同層級的書法活動,則學生的眼界會更寬闊,興趣會更濃厚。久而久之,學生的書法能力便會得到進步。
參考文獻:
[1]潘紹雄.淺談如何提升學生的書法素養(yǎng)[J].學周刊:中旬,2014(1).
[2]唐明君.育得奇葩滿園香——書法美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科教文匯,2011(11).
作者簡介:劉英民,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