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明
[摘 要]在體驗中進行語言實踐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策略。教師應引領學生在體驗中讀、在體驗中說、在體驗中寫。學生通過閱讀獲得的體驗是鮮活的、多樣的、獨特的,能夠促進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性提升。
[關鍵詞]閱讀教學;體驗;語言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13-0069-0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币环矫?,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不一樣,對所閱讀的內容都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另一方面,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依托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能夠形成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到審美樂趣。因此,在體驗中進行語言實踐成為閱讀教學的重要策略。
一、體驗中的“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崩首x是一種比默讀更為復雜的心理活動,它既是攝取內化的過程,又是表達和外化的過程。葉圣陶先生說:“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
如《裝滿昆蟲的衣袋》中有段描寫:“法布爾高興極了。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里,包上樹葉,裝進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賞?!苯虒W時,我先指名學生讀這句話,接著讓學生畫出動詞,進行品味,再指名讀。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我又進行了提問。
師:法布爾把小甲蟲稱作“小寶貝”,平時你會稱什么為“小寶貝”?
生1:我稱自己的電動玩具為“小寶貝”。
生2:我把媽媽送我的布娃娃稱作“小寶貝”。
生3:我稱家里的小狗為“小寶貝”。
……
學生興趣盎然、將心比心,充分理解并體會了法布爾當時的心情,朗讀時感情自然流露,教學效果顯著。
二、體驗中的“說”
這里的“說”是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把閱讀中體會到的內容化為自己的話說出來,讓學生更進一步去體驗。如在教學《蒲公英》時的一個片段。
師:(出示)假如我是一顆蒲公英種子 。
生1:假如我是一顆蒲公英種子,我要飛到河岸上安家,那里既有泥土可以生長,又可以看到銀花朵朵的湖泊,兩全其美!
生2:假如我是一顆蒲公英種子,我要飛到樹林里,和樹木交個朋友。
生3:假如我是一顆蒲公英種子,我要飛到花園里,和花兒為伴,一起裝點美麗的大自然。
……
又如《三袋麥子》一課的教學,在總結課文時,我引導學生討論。
師:小豬、小牛、小猴在處理得到的三袋麥子上,誰的做法好?為什么?
生1:我贊成小猴的做法,因為小猴把一袋麥子種下了地,他收獲了一堆麥子,多好??!
生2:小牛的做法也不錯,他很節(jié)儉呀!
生3:我認為小猴的做法很好,但我有更好的辦法:小猴可以吃一半、種一半。這樣平時有的吃,最后又有收獲,不是更好嗎?
……
學生的體驗促成了語言的實踐,而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又深化了閱讀體驗。
三、體驗中的“寫”
這里的“寫”是與課文閱讀有密切聯系的“寫”,是閱讀的內化和情感的升華,是學生情感與價值觀的體現。
如教學《雪兒》一課,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我”和雪兒的感情,我讓學生聯系上下文,展開想象,寫一段話描述“我”和雪兒告別時的情景。學生情感積淀充分,個個有感而發(fā)。其中一個學生寫道:
在陽臺上,我把雪兒輕輕捧起,說:“雪兒,希望你能再次為人們傳遞信息?!毖﹥河盟墙瘘S的眼珠望著我,似乎在說:“我的主人,謝謝你的照顧,我要走了,祝你身體早日康復?!蔽逸p輕撫摸著雪兒的頭,說:“雪兒,你去吧,藍天才是你施展本領的地方,才是你的家?!苯K于,雪兒拍打著翅膀,飛向藍天,看著它漸漸遠去的身影,我在心里默默地說:“雪兒,好好做你的‘藍天信使吧。我不會忘記你的?!?/p>
情感在閱讀教學中具有中介作用。學生一旦被課文中豐富細膩的情感所打動,那么這種情感就能成為記憶,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語言?!叭刖呈寂c親。”教學時,引導學生披文入境,進入角色,移情感受,學生獲得的體驗會更加深刻。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睂W生通過閱讀獲得的體驗是鮮活的、多樣的、獨特的。課堂上,教師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統(tǒng)籌安排教學活動,就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性提升。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