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囚綠記》是我國現(xiàn)代作家、翻譯家陸蠡先生的一篇詠物抒情的散文,傳統(tǒng)教材分析多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將其主題過度解讀為“象征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引起了較大的爭議?;貧w文本,深入文意,以另一種方式解讀《囚綠記》,“強加于對方的愛有時會傷害到愛的對象”更能引起共鳴。
關(guān)鍵詞:《囚綠記》主題;爭鳴;過度解讀
《囚綠記》講述了作者與常春藤綠枝條的一段“交往”經(jīng)歷,描述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tài)和“性格特點”,也寫出了作者的生存狀況和真摯心愿。人教版教學(xué)用書將其主題概括為“含蓄地揭示了華北地區(qū)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民運,象征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但這一主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zhì)疑。
這一解讀當(dāng)源于著名散文家林非的《陸蠡散文》(《現(xiàn)代六十家散文札記》百花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文中評論《囚綠記》“滿懷深情地思念北平的一棵常春藤,祝愿和歌唱它永不屈服于黑暗”,“從一棵樹引出了對山河淪亡的感嘆,又很含蓄的贊美了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此后,劉一新先生在他的《散文寫作藝術(shù)指要》(東方出版社1997年版)中也有類似觀點并作出了詳細的分析。的確,面對“我”的“囚禁”,作者描述常春藤“它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永遠向著陽光生長”;而“盧溝橋事件發(fā)生了”,似乎點明了寫作背景;離開北平前,作者開釋了“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么常春藤“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的象征意義也就“水到渠成”了。再加上作者“是個富有強烈愛憎的斗士”,被日本侵略者逮捕之后,受盡酷刑,英勇不屈,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這一主題似乎也為作者的生平所印證。
然而,品讀文章,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文章思路非常清晰,在北平邂逅綠、欣賞綠、囚禁綠、釋放綠、懷念綠。深入文本,就能看到,內(nèi)容重心顯然并非著眼于“綠”本身,而是落在了“我”對“綠”的態(tài)度和行為上:
文章一開始,作者寫道,在北平,一家公寓里,“還有幾間空房子”,而“我”選定這間簡陋寒磣的“小屋子”的原因,是遇到了常春藤,“我瞥見這綠影,感覺到一種喜悅,便毫不猶豫地決定下來”,對“綠”的愛開始凸顯。
接下來,作者用了整整三段文字描寫自己對常春藤的欣賞,“懷念”“快活”“留戀”“歡喜”“急不暇擇”“視同至寶”“面壁成歡”,在這里,愛“綠”的感情是如此之濃烈,“觀”的對象和“觀”的行為,都成了愛“綠”的依托。
然而,對綠的“愛”,使“我”產(chǎn)生了“一種自私的念頭”,“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里來,叫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鳥,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由此,這種“自私”,讓愛“綠”之心開始變形、變味、變質(zhì)。常春藤繼續(xù)朝著窗外的方向生長,“我”卻認為它不了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甚至“損害了我的自尊心”。扭曲的“愛”也給其對象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這兩只藤條慢慢失去了活力,“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文尾,正是這種自私的愛,讓“我”雖然可憐常春藤,卻依舊不釋放它?!拔矣嬎阒业臍w期,計算這‘綠囚出牢的日子”,為什么會釋放綠呢?是因為“盧溝橋事件發(fā)生了”。如果不是突發(fā)事件,“我”會不會提前開釋它,常春藤會不會枯死,都未可知。
至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囚”的對象“綠”是次要的,它只是情感、態(tài)度的依托。以作者對常春藤的枝條的簡單描寫為依據(jù),機械套用知人論世的解讀方法,提煉出“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這一主題,是否過于簡單草率了?
那么,本文的主題是不是更應(yīng)該從“我”的態(tài)度和行為來入手呢?
很顯然,文中“我”的情感,也就是對綠的“愛”決定了文章的走向。因為深愛這“綠”,所以在邂逅“綠”時果斷地“選定了這朝東房間”。這種愛是“我”強加的,“綠”的“永遠向著陽光生長”,使我有了不快,于是愛在慢慢變質(zhì)——“我”囚禁了“綠”。自私的、強加于對方的愛也帶來了可怕的后果,然而,“雖則我惱怒它的固執(zhí),無親熱,我仍舊不放走它”。
據(jù)此,筆者認為作者是要用這件小事來形象地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強加于對方的愛有時會傷害到愛的對象,愛更需要理智與尊重。
愛一件東西,便想將之據(jù)為己有,置于自己的完全控制之下,這是人類的共性。異性之間,因為自私的愛,產(chǎn)生了多少悲???父母愛子女,老師愛學(xué)生,卻又總在有意無意中左右著他們,束縛其個性發(fā)展……“強加于對方愛可能帶來傷害”這一主題無疑更能引起學(xué)生共鳴。在教學(xué)實踐中,從閱讀體驗來看,大多數(shù)學(xué)生都認為《囚綠記》表達的是“愛的傷害”。沒有了對作者生平的介紹,沒有了寫作的時代背景分析,學(xué)生對“民族氣節(jié)說”也表現(xiàn)得難以接受。
不可否認,知人論世作為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的傳統(tǒng)解讀方法,有助于我們走進作者,了解其思想,從而較為深入地把握文章的內(nèi)涵。但是任何一種方法都有其不足,如果只是一味地關(guān)注作者,機械地聯(lián)系重大事件而忽略作品本身,極有可能導(dǎo)致過度解讀甚至曲解作品。此類現(xiàn)象在我們的閱讀教學(xué)中還少見嗎?有人將《雨巷》解讀為“革命的詩歌”,有人將《再別康橋》解讀為表現(xiàn)了詩人“在中國建立英美式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政治的愿望”破滅后“心靈和精神的傷痛”……
所以,緊扣文本,以文本為出發(fā)點,層層深入,方可解讀出文本的深層意蘊,過度解讀可休矣!
參考文獻:
[1]王紅歌.愛的囚徒——《囚綠記》主題解讀[J].閱讀與鑒賞(中旬),2011(7):7-8.
[2]王虎森.理智地去愛——《囚綠記》主題再解讀[J].湖南教育(B版),2008(12):37.
作者簡介:
王治平,湖北省宜昌市,湖北省宜昌市三峽高級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