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軒
【摘 要】 政治在高中階段是必須要學習的一個重要科目,在政治德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滲透儒家思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儒家思想由孔子創(chuàng)立,后來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有很深的影響,也是當今社會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重視教育,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德育教育,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儒家思想,使高中政治德育教育與儒家思想完美融合,以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和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儒家思想;高中政治;德育教育
在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一直是將受教育者的道德修養(yǎng)放在第一位,所以在高中政治德育教育課堂中,將儒家思想運用進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齊家、治國、平天下、愛國、誠信、友善等社會責任感,體現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還可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高中階段也是學生的生理心理成熟初期,所以教師應該給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高中政治德育教育的現狀
高中政治課堂中德育教育就是:在學生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心理的教育,這種教育必須符合國家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在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高中政治德育教育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忽視了德育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高中政治教師也積極對學生的政治思想現狀進行了反思。高中政治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因為受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和應式教育的影響,教師忽視了德育的重要性,而且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對高中政治德育教育的認識沒有到位。再加上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文化課的學習,以及對理論知識的灌輸比較重視,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生的思想政治德育教育。
2.過于重視理論
高中政治教師在政治德育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座位上聽,教師還是以書本的理論知識為學習政治的重中之重,沒有體現出德育教育中的開放式,沒有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教育意識,教師這種方式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感受不到儒家思想在高中政治德育教育中的存在,學生德育教育必須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自主判斷出是非、善惡。
3.社會環(huán)境因素
現在的社會中,因為一些不好的社會風氣存在,對高中學生的身心成長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都會產生負面影響。現在有一些手機軟件,或者是電視里播放的節(jié)目內容中,有一些不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因為這些社會環(huán)境因素,有時會導致學生道德思想等方面的認識產生影響。
4.課堂設計不科學
高中政治教師沒有充分了解本班學生實際情況,沒有將高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個性差異和德育教育相結合,所以造成教育教學活動設計不科學。高中政治德育教育是將教育與學生相結合,開放式的并且有吸引力的方式與學生在課上展開互動。對于中國現代社會不斷的發(fā)展,封閉式的教學方式,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已經落伍了。
5.學生課業(yè)壓力大
現在的高中學生面臨著高考,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學生時間緊,儒家思想在高中政治德育教育中,主要是教師以口頭傳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說教,教師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也沒有真正對學生進行這些關于德育的教育。
二、儒家思想在高中政治德育教育實踐中運用的策略
中國在長期的教育中,已經形成了具備中國特色的德育教育,儒家思想已經成為核心思想。隨著中國的發(fā)展,在社會舞臺上越來越重要,西方國家文化與中國文化相融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越來越在西方國家受重視,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思想和價值觀。儒家思想在高中政治德育教育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愛國情感、勤勞儉樸、自強不息的學生。
1.政治德育教育與儒家思想相結合
隨著現在社會的發(fā)展,手機各種軟件,以及各個網站和電視節(jié)目,使高中學生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意識比較淡薄,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傳授高中政治課本內容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德育教育。
比如:在高中政治人教版《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科學文化修養(yǎng)》中,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展開之前,首先應該給學生提出問題,“彭宇遇見摔倒的老人,扶起后將他送到醫(yī)院,老人認定是彭宇撞的,要求賠償沒有如愿后起訴,彭宇敗訴并且賠償損失四萬余元?!苯處熖釂枺喝绻闶桥碛钅銜鍪窒嗑葐??教師請學生紛紛討論,給學生留下懸念。教師講解出現思想道德沖突的原因,然后教師與學生一同分析是否救老人。在教育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小品《扶不扶》給學生觀看,請學生評論小品中沈騰和老人之間做的不對的地方,結合課本內容進行分析,并且討論怎樣既把老人救了,又采取了防止這類事情發(fā)生的措施,教師和學生一同思考出對策,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探索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請思考中猶豫的學生和不想救老人的學生進行深刻反省,對其加深思想道德教育,對樂于助人和見義勇為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并且教師在班里開展“道德日”活動,每周一次。
2.加強學生自主學習
儒家思想德育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的使命感和道德為準則,以人為本,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反思、自主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和修養(yǎng)。在高中政治中,教師總是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占主體地位,學生為被動學習者,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道德教育,所以教師應該從儒家思想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性格和樂觀的心理,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完善自身不足。
比如:教師可以組織社團活動和社區(qū)活動開展課外討論,教師可以結合時事政治對學生出題,以搶答的方式進行解答,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新聞內容,還有一些國際新聞可以與世界接軌,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化思維,讓學生多了解政治,塑造自身目標,批判社會不道德行為。
3.德育教育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高中政治教師生活中應該與學生多接觸,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個人特點等,學生在校內校外遇到問題請教教師時,教師應該給予正確引導,而且對學生不能理解的社會現象進行解剖和分析,教師應該將生活和學習完美結合,在學生三觀不正時進行糾正。教師要把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展開時的重點和難點用情境導入的方式來教學,讓學生在課上能夠體驗社會現象。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科學文化修養(yǎng)》中,教師請學生上臺進行表演,教師可以為學生規(guī)定情景,學生表演:一位老奶奶過馬路,很多學生扮演汽車,車來車往老奶奶根本過不去,但是這時候有一輛車停了下來,所有汽車都停了下來,一直等到老奶奶走過去之后,司機師傅才一一離開。
教師可以設計多種情景,讓學生進行表演,臨場發(fā)揮或者在課下編排后再從課堂上呈現出來。學生在主體地位,在實際的課堂情境中成為體驗者,加上教師的積極引導和互動,教師鼓勵和表揚了學生,這種方式對高中學生政治德育教育有很好的作用。
4.因材施教
教師在高中政治德育教育中應該將儒家思想與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滲透儒家思想,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開放式、創(chuàng)造性、討論型的傳授知識。教師應該分析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兼顧所有學生,提高學生成績和心理品質,對不同的學生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漸漸的使學生們達到共同的教育目標,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逐漸縮小。
比如:有的學生屬于學習也好紀律性也好的,這樣的學生教師要保持他們的熱情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和看待問題的能力;還有的學生課堂中活躍、接受能力強,但是有時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愛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還有一種學生是因為基礎差,或者文科不擅長,教師應該對此類學生多引導,多加以關注,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讓學生在學習政治的過程中更有信心,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總結
總而言之,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在現實生活中有具體的教學意義。因此,教師應該完善儒家思想在高中政治德育教育活動中的策略與方法,讓學生受中國儒家思想文化熏陶,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為民服務的高尚道德情操,利用儒家思想提高本班學生的政治德育素質,將儒家思想和高中政治德育教育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成為國家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晚林,翁后發(fā).從儒家教育思想看人文教育的基本內涵——以《禮記·學記》為詮釋中心[J].現代大學教育,2011年01期
[2]王玲玲,卓瑛,張朝蓉.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儒家人文精神的當代價值[J].江西社會科學,2004(12)
[3]宋秋紅.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評《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J]. 教育評論,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