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達到情感教育的目標,是現(xiàn)階段語文教育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既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又要求教師進行角色的轉變,同時也要通過引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教學活動中,始終注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語文的課程優(yōu)勢,采取相應的情感教育策略,促進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中人文情感素質的綜合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運用方法
情感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情感是人類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如果沒有情感活動的話,他的任何社會生活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情感事實上是人類對周圍客觀事物在精神上的反應。情感的積極與否對人類活動也是有著反作用的,當人的情感比較積極向上時,他的實踐活動也就會朝著積極的方向不斷發(fā)展;反之,當一個人充滿了消極情感時,就會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和積極性。
一、 情感教育概述
(一) 情感教育的概念
所謂情感教育,它指的就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作為教育的一部分,幫助學生能夠形成一種情感機制,對自己更好的學習活動做最基本的情感鋪墊。而語文作為一種人文性的學科,與人類的社會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初中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刻,在這一階段,學生必須要學習養(yǎng)成一種情感機制,如果不能有很好的情緒控制,可能不會將很多的心思投入到學習中去。初中語文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有著很大的積極性。
(二) 情感教育的特征
1. 興趣性
情感教育有一個特征就是具有一種興趣性,情感教育可以更好地結合初中學生的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利用情感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興趣是人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語文這一學科的興趣,學習就會變得事半功倍,情感教育的興趣性指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有用的、實用性很強的一些興趣,而不是說任何興趣。
2. 實踐性
情感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方式,應用到任何階段任何學科的教育中去,都必須結合相關的學科知識,這樣才能獲得令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滿意的效果。情感教育是結合學生的興趣,使得教育的實踐性、效果性更加明顯,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習,同時在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時候,能夠借用這種在學習中養(yǎng)成的情感機制更好地處理事情。
二、 情感教育的內涵及培養(yǎng)意義
情感作為人類所特有的高級并且復雜的體驗感受,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時心理與態(tài)度上的反映。情感教育則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情感領域產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往往是積極的,符合一定的教學目標并且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而在新課標中,對語文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提出了種種要求,比如“培養(yǎng)學生具備閱讀能力的同時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希望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對愛國主義以及社會主義擁有強烈的認同感,在情感教育中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但在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常常被忽略。而語文教學自身便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學生在情感因素的調動下對學習有了熱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中,與教師和作者進行情感的交流。在這種有利的語文課堂氛圍下學習效率將大幅度提升。在達到教學目標的同時,又對學生人格、價值觀、道德觀的養(yǎng)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 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的策略探析
(一) 深度挖掘教材,利用教材做好學生的情感教育
語文教學的本質是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最為重要的是傳遞尊重人、愛護人的人文精神。這是語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基本初衷。而語文教材則是取從古至今千百年來文學作品的精粹內容,經過眾多專家細心定奪,層層審核才得以呈現(xiàn)在學生與教師面前的。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不似小學語文淺顯易懂,往往都是精挑細選的情文并茂的精品篇章。文章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小說、散文、詩歌等。但無論哪種類型的文章,其中都蘊含著情感教育。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對教材內容深度挖掘,體會作者蘊藏在文章背后的情感,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 將心比心,寓情于事
情感教育若能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來談,往往更能打動學生,引起他們思想上的共鳴。教育亦可引用古今中外的具體事例、電視節(jié)目、錄像、圖片等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去思考問題。這樣更能讓教育貼近生活,將正確的情感導向融入學生的心中。
在《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作者宋濂講到他小時候求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我便要求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把自己與作者相比較,比“住”和“吃”的條件、學習環(huán)境、人生的機遇、前途、社會制度的差異等。一比較,作者在貧寒的情況下仍刻苦學習的精神令同學產生敬佩之情,他們再也不會覺得幸福是很平常的了。為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幸?!钡暮x,趁此時機,我再利用班會課時間繼續(xù)進行德育教育。湖南電視臺有個青少年成長教育類的節(jié)目——《變形記》,里面較多是城市少年與鄉(xiāng)村孩子互換家庭生活一段時間的紀實生活片,農村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家庭經濟狀況、農村大人孩子的衣著打扮、學習環(huán)境等等,與城里的孩子相差甚遠,班上孩子剛開始見到鄉(xiāng)下的環(huán)境和土氣的鄉(xiāng)村人時,不時發(fā)出一陣哄笑,但越往下看下去,他們慢慢地靜下來,直至最后沉默了,強烈的視覺沖擊讓他們開始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聯(lián)想自己的父母。
(三) 啟人以思,導而弗牽
情感教育要善于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引導學生的思維走勢,不使學生的思想受到牽制和局限。設問常??梢赃_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提出的問題要難易適中,做到言簡意深,又給人留有余地。《羚羊木雕》一課中,是是非非的家庭矛盾沖突貼近學生的生活,我便讓學生開展討論和辯論,充分地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在辯論中明辨是非,學會做人。
初中是人生成長最為關鍵的時刻,這個階段對于初中生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的積極性情感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初中語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成長發(fā)展的規(guī)律進行針對性的情感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偉娟.“情”之所至、金石為開——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語文教學之友,2011.
[2]張杰.淺談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J].新作文,2011.
作者簡介:
張彩晏,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會理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