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花芬
【摘要】 借助歌曲來優(yōu)化英語教學,可以大大促進英語語法的學習,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本人從語法教學的理論入手,探討歌曲在語法教學中運用的有效策略,挖掘其價值。
【關鍵詞】 歌曲 英語 語法 語言實踐 興趣 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8-127-02
0
在過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把語法視同學好英語的不二法門,但不得不承認,枯燥的語法講解并無多少效果。近年來,隨著重交際與實踐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語法在很多學校逐漸退居二線,但又面臨考試時錯誤層出不窮的狀況。與國外兒童不同,我們的中學生在進行了大量漢語實踐的基礎上去學英語,極易造成母語負遷移,這樣我們又不得不重視英語的語法。
事實上,語法之與交際,正像交通規(guī)則之與駕駛技術一樣,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關系。新課程時代強調語言實踐的重要性,反對的是死教、硬背語法的做法,并沒有不要語法的意思。近年來,筆者嘗試借助音樂來優(yōu)化英語教學,發(fā)現音樂可以大大促進教學,現詳述如下:
一、歌曲在語法教學中運用的理論依據
1.初中生的心理特點
初中生的思維水平已經逐漸由形象思維為主轉變?yōu)槌橄笏季S為主,但他們在學習中離不開形象思維的支撐。實物展示、思維導圖、視頻教學等等方式都是為了進行形象化教學,但過于直白的形象教學無疑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正如有些語言專家認為,看電影不如看原著更有用。而音樂以勾起學生積極的情感與良好的生活體驗,喚醒與優(yōu)化右腦的形象思維,培養(yǎng)想象力,促進抽象語言的學習,這是實物、圖畫,視頻等教學媒介所無法達成的。
2.第二語言習得的規(guī)律
語言教育家拉克申說:“語法是一種潛意識的存在?!惫铝⒌刂v語法就象教練只在岸上教孩子游泳一樣,是永遠不可能學到真本領的。將音樂滲透進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能激活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切實“下水實踐”并在愉悅中自然地習得語法規(guī)律。例如《Sailing》,歌詞中不斷出現現在進行時;歌曲《If I Could 》中,“I'd rather…”出現了五次。通過學唱這些歌曲,學生的頭腦中自然會建立相關語法的結構。
二、歌曲在語法教學中運用的一般策略
Larsen-Freeman 指出,語法并不是一種孤立、靜止的知識,而是語言技能的動態(tài)運用過程,即用一種特定的語言形式來代表一定的意義,而且能經常性地正確運用它,所以語法教學理應包括三個維度:形式、意義與用法。通過歌曲實現語法教學的“有聲”切入,實現語法形式、意義與用法的多極滲透,達成良好學習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是我們的主要教學策略。
1.借助歌曲,輕松感知語法形式
在運用歌曲的語法教學中,一般可以把視頻、圖畫、文字等視覺信息與口語、英語歌曲等聽覺信息結合起來,使感知過程顯得輕松愉快。
比如對于一般現在時的用法,可以先讓學生學唱《Are You Sleeping》。第一次聽歌曲時屏幕展示歌詞,做到了視聽結合。第二次邊聽邊打拍子,借手的動作來強化音樂節(jié)奏的感覺,第三次聽讓學生跟唱。原歌詞如下:
Are you sleeping/Are you sleeping/Brother Bear/Brother Bear/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Ding,dang,dong/Ding,dang,dong
三次下來,學生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對“be doing”結構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教師再把歌詞中的Brother Bear改為第三人稱,出示了一首新歌,讓學生自己練習試唱,這就為學生展示了第三人稱情況下的一般現在時用法,在復習第三人稱be動詞用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學生感受的完整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學唱英文版的《讓我們蕩起雙漿》:
The little boats freely floating in the water\And the cool breeze is caressing our faces\
The sun scatters its light on the lake surface\And so striking in sunlight are red scarves\Fishes in the water are looking at us\And listening quietly to our joyous songs.
由于歌曲的旋律學生非常熟悉,動聽的曲調一學就會,這樣就會進一步鞏固對現在進行時的感知,為進一步探究語法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2.借助歌曲,積極探索語法意義
什么是語法的意義呢?它是建立在特定語法展示形式上的語言的內涵。以一般將來時中的will與be going to的兩種用法為例:兩者都指向未來要發(fā)生的事,前者表示未來的事將會發(fā)生,后者都表示即將發(fā)生,而且有主觀預測與計劃的成分。這種語法意義需要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訓練才能逐步領悟與學會。
在教學一般將來時的be going to句式時,為了讓學生探究這一句式的表達意義,筆者出示了歌曲《Do you know where you're going to》
Do you know where you're going to/Do you like the things that life is showing you/Where are you going to/Do you know/do you get/What you're hoping for/When you look behind you there's no open door/What are you hoping for/Once we were standing still in time/Chasing the fantasies…
第一步:欣賞歌曲一遍,找一找歌詞中主要的時態(tài)與句式是什么;第二步:找一找歌詞中有幾個“Be going to”,出示中文翻譯,對照理解這一句式。有一位學生認為“What you're hoping for”這一句也是“Be going to”句式,這時我就讓大家討論:“hope”發(fā)生在現在,還是未來?第三步:聽錄音學唱這首歌曲。
等到學生學習了“will”在一般將來時中的運用后,教師有必要對這兩種用法進行區(qū)別,此時我又用了《We will rock you》這首歌,由于這首歌中還同時出現了be going to句式,正好拿來進行比較,強化學生對兩種用法的區(qū)別的理解。
3.借助歌曲,自主實踐語法表達
俗話說:“學以致用”,在上述兩步的基礎上,教師需要把語法置于特定的有意義、有趣味性語言情境之中。比如“漢語式英語”是很多學生在作文中經常犯的錯誤,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我選用了歌曲《Stand》?!禨tand》中有大量英語詞匯可以用中文成語表達:摩拳擦掌、孤單無助、破斧沉舟、躍躍欲試、厚積薄發(fā)、真相大白、稍縱即逝…… 盡管并不一定需要學生馬上熟記,但通過讀、聽、唱相關詞匯,對學生理解中西文化差異、學會英語常用短語的表達方式非常有用:
Start holding on, keep holding on\You feel like a candle in a hurricane \Just like a picture with a broken frame \Alone and helpless \Like you've lost your fight \But youll be alright\Youll be alright……Wipe your hands shake it off,Then you Stand, Then you stand.
再如在語法比較復習時,教師可以多給學生幾首涉及相關語法的歌曲。比如《Yesterday Once More》是一首優(yōu)美而懷舊的經典英文歌曲。將這首歌應用到語法實踐中,可以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節(jié)奏中根據歌詞總結復習諸如時間狀語從句、現在分詞表伴隨、賓語從句、主語從句等的用法。先讓學生體會歌中所蘊含的對過去美好時光追憶的惆悵,隨著歌曲的旋律感受歌者的感受,接著讓他們根據歌詞,對相關的語法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以便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
三、歌曲在語法教學中運用的積極作用
信息科技時代,各種電、聲、光手段都擁入了課堂,但大多只是感官刺激而已;音樂是心靈的藝術,將歌曲滲透進英語教學過程中,卻能實現異樣的精彩:
1.情感與認知共生
現代教學把課堂視為一個由認知和情感交織共生的生活世界,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伴隨精煉生動的詞匯會帶給學生極強的感染力,助推語法的學習。
2.常態(tài)與自主結合
通過學唱英文歌曲,學生隨時可以在生活中享受、運用英語,使得在語法實踐成為一種常態(tài)行為與自主行為。
3.興趣與自信相伴
真正的持久的學習興趣來自學習過程本身。加多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智能。那些有藝術愛好與動作天賦卻不喜歡英語學科的的學生,可以同時進入口語、文字、音樂、舞蹈(簡單的比如打節(jié)奏)等多種智能活動中,借助口、耳、眼、手、腦的綜合作用,最大限度地使不同學生的優(yōu)勢智能得到發(fā)揮,使他們形成英語學習的成就感,這樣形成的學習興趣是穩(wěn)固而持久的。
“語言是有國界的,音樂是沒有國界的?!碑敶袑W生思想活躍、朝氣蓬勃,很少有不喜歡歌曲的。實踐證明,將歌曲有機引入語法教學過程中,不但能拉近學生與語法知識技能之間的距離,而且能在無形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升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塑造自主化、常態(tài)化學習的習慣,從而助推優(yōu)秀學習素養(yǎng)的形成。
[ 參 考 文 獻 ]
[1]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
[2]童燕.英語歌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輔助運用的探討[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