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強
摘 要 綽號異稱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語言價值,綽號異稱辭典的編纂是一項極有意義的工作。《綽號異稱辭典》與《古人混號辭典》是迄今為止較為完備的綽號異稱類??妻o典,在詞目和釋義方面有不少可貴的嘗試,但同時也存在不少疏漏,比較典型地體現了同類辭書存在的問題。我們應當結合兩書優(yōu)點,規(guī)避兩書疏漏,從而為編纂一部更為理想的綽號異稱辭典提供借鑒。
關鍵詞 綽號異稱 《綽號異稱辭典》 《古人混號辭典》 詞目 釋義
綽號異稱指人們名、字、自號以外他人給予的稱謂,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文化現象和語言現象。人們在學習研究、閱讀寫作、日常交際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綽號異稱,它們被載錄于文學作品、史傳筆記等文獻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學、民俗和語言信息等,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和語言價值。將文獻中的綽號異稱搜集、整理、釋義是辭書編纂中不可忽視的工作。
綽號異稱在百科辭典和語文辭典中時見收錄,不過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所載人物綽號成千上萬,這便需要??妻o典來對此做專門的整理。歷史上有不少收集綽號異稱的專書,如北宋吳淑的《謔名錄》、北宋馬永易的《實賓錄》、清代葛萬里的《別號錄》、清代史夢蘭的《異號類編》等,其中史夢蘭編著的《異號類編》在編排和釋義上已經有了現代人名類??妻o書的雛形。此外,民國陳乃乾的《別號索引》、民國陳德蕓的《古今人物別名索引》等也是查閱綽號異稱常用的工具書。不過比較成熟完備的綽號異稱辭典,還要屬謝蒼霖的《綽號異稱辭典》和孫恒年的《古人混號辭典》。
謝蒼霖先生編著的《綽號異稱辭典》(以下簡稱《綽號異稱》)由江西高校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該書收錄了自上古到清末民初的綽號異稱九千余條,按號義分作26大類,釋義內容包括綽號來歷、號主生平、綽號意義等,書后附《詞目筆畫索引》便于查閱。這是我國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綽號異稱類專科辭書,在編排、釋義等方面均做了十分可貴的嘗試。
孫恒年先生編纂的《古人混號辭典》(以下簡稱《古人混號》)由北京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收錄了上自三代下訖清末的古人綽號三千余條,對綽號由來及號主相關事跡進行釋義,按照綽號首字音序排列。這是綽號類??妻o典的最新成果,在資料的補正方面更為詳細。
這兩部辭典收錄綽號異稱之多、引用文獻材料之廣都是前代同類辭書無法比擬的。作為中型辭書,《綽號異稱》與《古人混號》很好地體現了中型辭書條目豐富、篇幅適中、釋義精當的原則,為人們了解和研究歷史人物的綽號異稱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過毋庸諱言,二書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比較典型地體現了同類辭書中存在的問題。下面我們以《綽號異稱》與《古人混號》為例,談談綽號異稱類辭書在詞目和釋義兩方面的問題及我們的思考。
一、 詞目方面的問題
相較于以往的綽號異稱類工具書,《綽號異稱》與《古人混號》在收詞立目方面可謂旁搜博采。二書所征引文獻包括史傳、筆記、方志、宗譜、詩文集、佛典、道經等,人物涵蓋帝王將相到平民百姓等各個階層,在詞條廣度上達到了中型辭書的要求。同時,兩書比較嚴格地按照綽號異稱定義,以“他人施加”作為標準,不收錄自號、齋號、筆名等,保證了立目的典型性。不過二書均不收錄文學作品如戲劇、話本、小說中的綽號異稱,這是由其中型辭書的性質所決定的。
盡管有上述優(yōu)點,《綽號異稱》與《古人混號》在收詞立目方面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這也是許多人名類??妻o書普遍存在的,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 應收未收
正如楊蔭深先生(1980)所說,中型辭書“詞目甚至可以多到大型辭書一樣。因為辭書是供人查考的……如果查不到這些條目,解決不了他的問題,他會大光其火”?!毒b號異稱》與《古人混號》搜羅綽號異稱不可謂不廣博,但仍有許多文獻中的重要綽號失收漏收。依照兩家《凡例》所說所采范圍包括一切正史、野史、筆記、詩文集、地方志、宗譜等,但在收錄時明顯更側重于正史、野史、筆記等,其實一些常見史料中的綽號異稱在大型百科全書中也能找到,而作為綽號異稱辭典更應“細大不捐”。“應收未收”的問題在《古人混號》中尤為突出,按說《古人混號》較《綽號異稱》晚出,應該在條目上更為豐富,但事實上許多重要人物綽號都未收錄,且舉三例:
播郎 《北史·李昭徽傳》:“景儒子昭徽,博涉稽古,脫略不羈,時人稱其為‘播郎?!?/p>
楊克毯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六十七《炎興下帙》:“楊政,字直夫,懷德軍人,起身寒微,貌甚陋,時人號為‘楊克毯?!?/p>
田楊 明劉辰《國初事跡》:“一日,太祖親坐黃船忽到和州登岸駐馬,移時,叫出前鎮(zhèn)江知府楊遵,數之曰:‘爾楊仲弘之子,有學問,多才能,止是心忍。徐達曾言爾將鎮(zhèn)江百姓田畝增加分數,見得糧多,人目之曰“田楊”。又將斛面削去,支糧與軍,少了升合,積下糧米又無歸著。留你在世,恐生別事。誅之?!?/p>
以上文獻并不稀見,其中顯見的綽號異稱《古人混號》未予收錄,說明其在一般的史傳資料中也存在失收的情況。而更多筆記、地方志、宗譜中的綽號,有些還頗有價值,比如《武林舊事》所載的許多雜劇藝人綽號,地方志中常見的農民起義軍領袖的綽號等,《古人混號》也未注意到,這與“下及平頭百姓、販夫走卒、僧人道士、婦女兒童,三教九流,無所不包”(《古人混號辭典·凡例》)的聲稱不甚相符。這方面,《綽號異稱》做得要好得多,無論文獻資料充實與否,哪怕只列綽號而無相關描述,凡見記載便予收錄。不過,收錄未周之處也在所難免,比如《綽號異稱》收錄了“閑子”,謂:“晚唐長安有歹徒結伙行劫,其人皆戴疊帶帽,手持木棍,號‘閑子。”收錄了“潑皮”,謂:“潑皮,亦稱‘潑才,宋元以來稱呼流氓、地痞?!闭f明其對于古代混閑人等的綽號異稱是關注的,但卻未收“廟客”。按唐孫棨《北里志·泛論三曲中事》:“多有游惰者,于三曲中而為諸倡所豢飬,必號為‘廟客,不知何謂?!笨芍皬R客”亦此類人等,當與“閑子”等異稱并收。
過去編排此類??妻o書,搜集資料是一大難點。謝、孫二先生以一人之力爬羅剔抉實屬不易。而在古籍資料共享、數據庫技術發(fā)達的今天,我們應當利用更為便利的條件,在詞條搜集的廣度上比以往有所超越。
(二) 所收非綽號異稱
這包括了三種情況,一是將自號收錄進來,自亂體例,如《綽號異稱》收錄的農民起義首領稱號,有的明明也注明了是“自號”“自稱”,如“黑帝”“太上皇帝”“孝神皇帝”“大黃帝”“太平皇帝”“明法皇帝”“大漢皇帝”等,這與《綽號異稱辭典·前言》中定義的“所謂綽號、異稱,是指名、字、自號之外的特別稱謂,是他人所施加的”相抵牾。
二是將不構成綽號屬性的短語或句子收錄進來,例如《綽號異稱》中的“堂堂乎張”條:
堂堂乎張 ① 孔子弟子顓孫師字子張,陳國人,生就相貌堂堂,同學曾參稱嘆“堂堂乎張”。見《論語·子張》。② 漢靈帝時,京兆長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田鳳為尚書郎,容儀端正。曾上朝奏事,靈帝注目其身影,因題柱云:“堂堂乎張,京兆田郎!”見《初學記》卷一一。
第一個義項出自《論語·子張第十九》:“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并為仁矣?!薄疤锰煤酢敝皇窃鴧ψ訌埖膰@語,與綽號異稱無關。第二個義項中的“堂堂乎張”是一句用典的修辭手法,如果這些都算是綽號異稱的話,那么范圍似乎過于寬泛了。綽號異稱更多帶有一種“詞語”的特征,而非“句子”的特征,而這個“堂堂乎張”具有短句的屬性,因此也算不上是綽號異稱。《綽號異稱》中收錄的此類條目值得商榷。
三是由于辨析不嚴,對古籍理解有誤而導致立目不當。如《古人混號》中的“蕭四繖”條:
蕭四繖——(南齊)蕭晃 蕭晃(460—490),字宣明,小字白象,南齊高帝第四子。少有武力,為高帝所愛。宋世升明二年,代兄映為淮南、宣稱二郡太守。初沈攸之事起,晃便弓馬,多從武容,赫奕都街,時人為之語曰:“煥煥蕭四繖!”……
此條出自《南齊書·高帝本紀》:“長沙威王晃,字宣明,太祖第四子也……沈攸之事起,晃便弓馬,多從武容,熏赫都街,時人為之語曰:‘煥煥蕭四傘?!薄赌鲜贰R高帝本記》大致與之同。其中的“蕭四傘”指的是蕭四的傘蓋,整句意思是說時人稱說蕭四(即長沙威王蕭晃)的傘蓋盛大壯觀,而《古人混號》乃以“蕭四繖”(《古人混號》也未轉換“傘”之異體字“繖”)為綽號,實可商榷。同樣因辨析不嚴而導致立目不當的現象在《綽號異稱》中也存在,比如《綽號異稱》“張底后”條:
張底后 唐武后時,中書令崔湜藐視中書舍人張嘉貞,呼為“張底后”。及見張嘉貞處事之才,大為稱嘆,預言其將坐中書令之位(即拜相)。后事果然。見佚名《玉泉子》。
張嘉貞字嘉貞,蒲州猗氏(今山西臨猗)人,玄宗時拜相(為中書令),有賢名。底后,其意當謂在人之下,在人之后。
唐劉《隋唐嘉話》卷下:“崔湜之為中書令,河東公張嘉貞為舍人,湜輕之,常呼為‘張底。后曾商量數事,意皆出人右,湜驚美久之,謂同官曰:‘知無張底乃我輩一般人,此終是其坐處。湜死十余載,河東公竟為中書焉?!庇纱酥獜埣呜懢b號當為“張底”而非“張底后”,“后”在原文中應從下讀,而《玉泉子》乃誤作“張底后”?!澳承?底”猶云“姓某的”,“張底”也就是“姓張的”,此問題可參見江藍生(2013)、曹廣順(2014)等人的研究?!毒b號異稱》雖據《玉泉子》收錄“張底后”,但不收原始出處《隋唐嘉話》中的“張底”,則顯然是誤解了該綽號的意思。其后解釋“張底后”作“底后其意當謂在人之下,在人之后”也比較牽強。
再如《綽號異稱》中的“行中書”條,“行中書”也非綽號。北宋錢易《南部新書》卷六:“太和中,人指楊虞卿宅南亭子為行中書。蓋朋黨聚議于此爾。”《綽號異稱》將“人指楊虞卿宅南亭子為行中書”一句理解成了楊虞卿的綽號,以故立目不當。
以上三種“非綽號而立目”的情況中,尤以最后一種最為誤導讀者,在綽號異稱辭書編纂中應該避免。
二、 釋義方面的問題
綽號異稱辭書在釋義方面的難點在于要在對文獻材料準確處理的基礎上提取出綽號異稱的相關信息。較之以往的綽號異稱專書,《綽號異稱》與《古人混號》在釋義上比較詳細,尤其在綽號異稱的來歷和出處上,兩書考訂準確,描述精當。以“餅王”之號為例,兩書的釋義如下:
餅王 宋畫家王訓成系山東人,紹興中為畫院待詔,作人物、山水,描繪粗惡,人稱“餅王”。見夏文彥《圖繪寶鑒》卷四。
餅,似指餅餌過量涂餳,喻其作畫用筆糊涂。(《綽號異稱》)
餅王——【宋】王訓成 王訓成,南宋時山東人。高宗紹興間任畫院待詔,工畫人物、山水。當時上方所尚蕭、李之跡,故訓成不得志而死。時或謂之“餅王”。(《畫史會要》;《圖繪寶鑒》)(《古人混號》)
兩書釋文對號主、綽號來歷、文獻出處、綽號含義等信息都有涉及,這是過去索引式的綽號異稱專書所無法比擬的。盡管優(yōu)點顯而易見,但我們認為兩書在釋義方面還有幾個問題有待商榷。
(一) 忽視“釋語言”
??妻o典要不要“釋語言”,這是辭書學界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蘇寶榮先生(1991)認為,??妻o典釋義應當有語言釋義和概念釋義兩個層面的內容,“要從思想上認識專科辭典釋義的兩重性,把語言釋義變成??妻o典編寫者的自覺行動,列入??妻o典的編寫體例……對有關詞條在進行概念或知識性說解的同時,要進行語言釋義。特別是對字面意義與其所表達的概念之間的聯系隱而不顯的詞條,要從語言上說明其稱謂的由來”。蘇寶榮(1992)后來又將這兩個層面表述為“語詞性釋義”和“知識性釋義”。我們認為該意見是十分重要的。
綽號異稱活躍在人們的口語中,記錄著同時期人們的口頭語言,有著重要的語言價值。諸如“熱熟顏回”“搗蒜佬”“察只子”“沒興馬遠”“宋忙兒”“杜園賈誼”等綽號異稱,其中的“熱熟”“搗蒜”“察只”“沒興”“忙兒”皆為當時的俗語、市語,人們在查閱綽號異稱時,不僅希望了解號主的情況,也想明白綽號異稱字面的意思。尤其古人綽號異稱距今已有隔閡,適當解釋實屬應當。然而在這一方面,《綽號異稱》和《古人混號》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視。
《古人異稱》的釋文系由文獻原文重新編排,史實羅列比較詳細,但對綽號異稱的字面意思不做任何解釋,如上面的“餅王”條,其中的“餅”一詞的含義讀者就不免疑惑。這類難解的綽號異稱所在多有,在《古人混號》中從不見相關訓釋。相比較之下,《綽號異稱》做得要好得多。遇到綽號異稱中的難解字詞,《綽號異稱》會在釋文最后做簡短解釋,有些解釋甚至對語文辭書都有所補益,如“揀停殿院”條,釋文末云:“揀停,軍隊汰除不合格士卒,此為借指。”按,“揀?!币辉~文獻中多見,如北宋張齊賢《洛陽縉紳舊聞記·田大尉候神仙夜降》:“有揀停軍人張花項,衣道士服,俗以其項多雕篆,故目之為花項?!薄端螘嫺濉肥池浭弧皰\娙艘荒暌簧辍钡?,然而《漢語大詞典》未收?!毒b號異稱》此處釋義得當,堪作語文辭書之補。另外如果遇到闕疑待問之處,《綽號異稱》也會實事求是地標注“義未詳”或“不明其義”,引導讀者探究其義,如“王鄧子”條,后注:“鄧子,義未詳?!薄板X龍”條注曰:“‘錢龍之號,不明其義?!边@些都是可貴的做法。不過《綽號異稱》在“釋語言”方面也存在當釋未釋的問題,例如“李練”“強練”二條:
李練 西魏京兆杜陵(今陜西長安東北)有童子李順興,年僅十余,乍愚乍智,預言未來事時有應驗。常戴道士冠,行蹤詭秘。據說凡有人憶念,數日內即至其家。時人稱為“李練”。見《北史·李順興傳》。
強練 北周京師有異人強某(佚名)行乞于市,言行狂怪似“李練”(李順興),眾呼為“強練”。據說善知未來事,曾手持一瓢至大臣宇文護門外抵破,口稱“瓠(暗射宇文護)破子苦”。后宇文護父子果被殺。見《北史·強練傳》。
釋文詮釋了“李練”“強練”號主事跡及得號之由,但二人何以稱“練”,“練”一詞何義則未予解釋,而這恰恰是讀者所關心的。其實“練”是民間對得道之人的稱呼,《能改齋漫錄》卷七引《唐六典》云:“道士修行,其德高思精,謂之練師?!庇种芤涣肌墩摿何涞奂捌鋾r代》(2010)謂:“大約神奇怪誕或被認為有法術的人,都可稱為練?!薄毒b號異稱》在釋義時未注意到這些材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與之類似的還有“骨剉和尚”“李嗑嘴”“才蘇嚧”“攬事游師姨”“駕險三郎”“唐兩墮”“說法馬留”“成母”“新盂入”“沒困駝”“大特落”“鱉膨劉喬”“色頭陳彬”“綱倉顧三”等百十個綽號異稱,其中詞義難解之處《綽號異稱》既未給出注釋,也不注“義未詳”,顯然不能令讀者滿意。此外,《綽號異稱》在“釋語言”時存在一些訓詁不嚴、釋義不當的情況,容易誤導讀者,這也是該書存在的一大問題,我們在下文還會提到。
(二) 釋文存在訛誤
《綽號異稱》和《古人混號》在釋義上言必有據,對古書中模棱兩可之處也有各自的考辨和取舍。不過兩書作者各憑一己之力完成兩部巨著,難免會有疏漏和舛誤,這也是同類辭書中常見的,大致可分為三類:
1. 引原始文獻脫字、訛字
這類失誤在《古人混號》中出現較多,因為《古人混號》釋文系從文獻中剪裁編排而成,抄錄文獻時會有脫誤之處。如“大毛子”條,號主當為“毛萬齡”,而非“毛萬”,《古人混號》脫“齡”字;“黃頷小兒”條,“黃門郎崔自恃為天下盛門”,“崔”后脫“”字;“夏七”條,“魯氣持槍攜劍”,“魯氣”為“魯奇”之訛;“項黑”條,“殆文曰”,“殆”為“紿”之訛;“小黃竅嘴”條,“光頭勤”為“光頭勒”之訛等。這一方面《綽號異稱》要精嚴許多,不僅引用古書時訛誤較少,同時也對古書中固有的訛誤有所辨正,如“一字官”條釋文末云:“據《清史稿·疆臣年表》,康熙二年至七年張自德為河南巡撫,此外更無張自用,疑‘張自用為‘張自德之訛?!薄澳嘞聺摣暋睏l,釋文末云:“楊慎《丹鉛雜錄》卷七及陸深《儼山外集》卷二三皆引《玉箱雜記》,以‘泥下潛蛙為王粲異稱,‘蛙當系字誤。”等,皆堪稱善考。不過,《綽號異稱》中魯魚亥豕之處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比如“東南貴寶”條,“戴若士”當為“戴若思”;“講義兩行得中郎”條,“眭仲讓”誤為“睦仲讓”等。這些疏漏是原稿如此還是印刷有誤不得而知,不過應當盡量控制,越少越好。
2. 對原始文獻斷句不當或翻譯有誤
綽號異稱辭典需要處理大量古籍原始文獻,如果句讀不明,理解不當,提煉成為辭典釋文必會誤導讀者。比如《古人混號》“帶汁諸葛”條:
帶汁諸葛 郭倪,南宋將領。寧宗時位殿帥,議論自負,莫敢攖者。賓客日盛,相與慫恿,真以為“臥龍”復出。倪酒后輒詠“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之句,屏風四面皆書此二句,亦以孔明自許,遂逢當軸意。開禧二年,平章軍國事韓侂胄謀開邊釁,以郭倪、韓倬等率宋軍北伐金國。陳景俊為隨軍漕先行,燕之中席,酌酒謂倪曰:“木牛流馬,則以煩公?!北娤绦χā稐H史》卷15;《四朝聞見錄》)
其中“酌酒謂倪曰”,《桯史》原作“酌酒曰”(按,此條《四朝聞見錄》中未見),《古人混號》此處理解有誤。“木牛流馬,則以煩公”是郭倪說的,“謂”的賓語當是陳景俊。陳景俊時為隨軍漕,而郭倪自比諸葛亮,故謂景俊木牛流馬云云。《古人混號》為使原文易懂,按照自己理解加了“謂倪”二字,殊不知這樣反而文義不通了。再如“短主簿”條,“(王珣)轉大司馬參軍、瑯琊王友、中軍長史、給事黃門侍郎”?!艾樼鹜跤选敝脯樼鹜跛抉R友,“瑯琊王友中軍長史”連起來才是官位,中間豈能點斷。這些失誤都是對原文字句理解不深導致的。與之類似的錯誤在《綽號異稱》中也有許多,例如“安富大夫”條:
安富大夫 晚唐岐下(今陜西岐山)梁以隱居為樂,有府從事將薦其出仕,梁怒而不從。府從事感嘆不已,謂梁能使“貧者富之,病者安之,賤者貴之”,今后將稱之為“安富大夫”。見陶穀《清異錄》卷一。
北宋陶穀《清異錄》卷上《君子門》:“岐下梁,以市隱為樂。有府從事來見,將為言于岐帥而官之。怒,府從事徐曰:‘先生之量,未易量也。人之貧者富之,人之病者安之,人之賤者貴之。人視先生賤且病之窮叟耳,而皆反其所樂,而今而后敢以安富大夫目先生?!薄叭酥氄吒恢酥≌甙仓?,人之賤者貴之”中的“富之、安之、貴之”是意動用法,不是使動用法。全句意思是別人認為貧窮的事情梁以富足居之,別人認為困窘的事情梁安然處之,別人認為輕賤的事情梁認為很珍貴。《綽號異稱》竟理解為“能使‘貧者富之,病者安之,賤者貴之”,可謂謬之甚矣。
以上疏誤,如果能夠正確理解材料原文是可以避免的,訓詁工作對辭書編纂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3. 釋語言有誤
《綽號異稱》將綽號異稱中的疑難字詞也順做解釋,滿足了讀者的需求,因此在釋義上比《古人混號》更為全面。不過有的解釋也值得商榷,例如:
“太瘦生”條末云:“‘生為語氣詞?!狈鞘?。“生”為助詞,意為“××的樣子”。
“宋忙兒”條,“忙兒”后括號注謂“小廝”,不確。今按“忙兒”通“芒兒”,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談謔》:“江小字芒兒。俚語以牧童為芒兒?!薄八蚊骸敝小懊骸本褪悄镣世钪獡p謂宋彥筠曰:“只如令公,人皆謂之宋忙兒,未必便能放牛?!保ā杜f五代史·李知損傳》)
“揭諦神”條:“揭諦,道教神仙稱號。”非是。今按“揭諦”亦作“揭帝”,實為佛教護法神之一。
“刀敕”條末云:“‘捉刀即代皇帝草擬詔令。”非是?!白降丁钡涑鰰x裴啟《語林》“曹操將接見匈奴來使”事,“捉刀”為侍衛(wèi)之謂?!顿Y治通鑒·齊武帝永明二年》:“舊制: 諸王在都,唯得置捉刀左右四十人?!焙∽ⅲ骸白降?,執(zhí)刀以衛(wèi)左右者也。”
“伶中子都”條云:“子都,即馮子都,據說為西漢大臣霍光家奴,受嬖寵。后世常借指男色?!狈鞘恰!白佣肌敝腹珜O子都,春秋鄭國人,名公孫閼,字子都,為鄭武公的弟弟公子呂之子。后為美男子代稱?!对姟む嶏L·山有扶蘇》:“不見子都,乃見狂且?!泵珎鳎骸白佣?,世之美好者也?!?/p>
“挾御將軍”條,“挾御將軍”《陳書·韋翙傳》原作“俠御將軍”,《綽號異稱》注及此事,但又依照己見改作“挾御將軍”,并釋曰:“每遇大事武帝常令其(韋翙)挾持左右?!苯癜?,原材料中“俠”通“夾”,《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殿下郎中俠陛,陛數百人?!薄端囄念惥邸肪砭攀灰稘h武故事》:“有頃,王母至,有二青鳥如鳥,俠侍王母旁。”故“俠御”即“夾御”,自有在兩側侍衛(wèi)之義,《綽號異稱》改字實無必要。
“郁屈蜀馬”條:“郁屈,形容壯大(‘屈應作‘崛)。”非是。按“郁屈”為盤曲、屈曲義,北宋張耒《齊安食蔞蒿根菊茁》:“強掘蔞根槃郁屈,故挑菊茁嚼芳辛?!蹦纤侮懹巍恫輹琛罚骸奥擊婊桫f斜著壁,郁屈瘦蛟蟠入紙?!蹦纤涡焖频馈吨坌小罚骸靶禄ㄓ羟魑?,清酒蕩搖成濁醪。”古蜀馬的特點是體格較小而緊湊,腿粗短。(郭聲波1993)所謂“郁屈蜀馬”是蜷曲蜀馬之謂,并非“壯大”之謂。
以上三種情況的訛誤在同類人名辭書中也是比較常見的。在辭書編纂中應當準確編排或概括原始材料,降低錯誤率。這項工作有時還需要群策群力。
三、 余論
除了上面談到的幾點,綽號異稱辭典的編纂還有一些問題有待商榷。比如釋文的語體問題,《綽號異稱》完全采用白話文,《古人混號》剪裁文獻而改作淺近文言,孰優(yōu)孰劣需要討論。我們的意見是中小型綽號異稱辭書因面向大眾,故最好用白話文以保證通俗實用,不過前提是翻譯要準確。而大型綽號異稱辭書在使用白話文或淺近文言釋義的基礎上,不妨附上原始文獻或出處,方便核查。
再如綽號異稱辭典要不要收錄戲劇、小說中的人物綽號這一問題,《綽號異稱》與《古人混號》在各自《凡例》中均強調不收錄文學作品中的虛構綽號,作為中型??妻o書,這樣似乎也無可厚非,但并不能說戲劇、小說中的人物綽號不重要,相反這一部分綽號材料中包涵的民俗、語言、文化等現象極具參考價值,比如許多民間俚語、俗語,因話本、戲文、小說中的諢名乃得以保存(如“病大蟲”“病關索”“病尉遲”“病貓兒”中的“病”),許多民俗事象也可以在這類綽號中得以印證(如“石將軍”與民間“石敢當”信仰的關系;“毛頭星”“獨火星”反映的民俗心理中有關星宿主災異的迷信等)。況且有些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綽號本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如《水滸傳》一百零八將的綽號、《紅樓夢》大觀園中人物綽號等,綽號異稱辭典不予收錄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我們認為應當有一部大型的綽號異稱辭典將這些文學作品中的綽號異稱也收錄進去,供讀者閱讀研究。
我們上面討論了《綽號異稱》和《古人混號》的經驗和問題,并非簡單地比較二書的優(yōu)劣,而是為了結合二書優(yōu)點,規(guī)避二者疏漏,從而為編纂一部更加理想的綽號異稱辭典提供借鑒。從兩部辭書反映的問題來看,我們對綽號異稱辭典的編纂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在詞目上應做到廣搜精取。前人已有不少綽號異稱專書供我們擇取,還可利用文獻數據庫,使用“號曰”“號為”“呼曰”“呼為”“目為”等作為關鍵詞查找,便會出現數以萬計有可能是綽號異稱的文獻資料。當然這樣做有時也會掛一漏萬,若要使材料更加完善,最終還需要群策群力。而在廣博搜羅材料的基礎上,應該進一步對材料進行揀選,剔除非綽號異稱的材料,盡量在立目方面做到精當、典型。
第二,在釋義上應注重準確全面。準確是指釋文對涉及綽號異稱的文獻理解準確、表達準確。這需要編寫者在考察文獻時選擇好的注本,在沒有合適注本的情況下應多查閱語文辭書及運用訓詁知識,將綽號異稱史實搞清楚、說明白。全面是指兼顧“概念釋義”和“語詞釋義”,不僅對每個綽號異稱的由來及號主經歷做出闡釋,必要時還應解釋綽號異稱的字面意思。
第三,在完善中型綽號異稱辭書的基礎上,應該編纂一部大型的綽號異稱辭書。大型綽號異稱辭書在詞目方面應收錄文學作品中的綽號異稱。在釋義方面應當更為詳細,必要時應附錄原始文獻。
綽號異稱辭典的編纂和完善對建設我國??妻o典宏偉大廈、完善我們的辭書體系來說很有意義,這項事業(yè)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這需要我們長期的、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曹廣順.近代漢語助詞.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4: 154.
2. 郭聲波.四川歷史農業(yè)地理·戰(zhàn)爭與養(yǎng)馬業(yè)·稱奇中古的蜀馬.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312.
3. 江藍生.近代漢語研究新論.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3: 395.
4. 蘇寶榮.??妻o典的語言釋義和概念釋義.辭書研究,1991(4): 1217.
5. 蘇寶榮.??妻o典的知識性釋義和語詞性釋義.∥上海辭書學會,《辭書研究》編輯部編.辭書編纂經驗薈萃.上海: 辭書出版社,1992: 9.
6. 孫恒年.古人混號辭典.北京: 北京出版社,2010.
7. 謝蒼霖.綽號異稱辭典.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8. 楊蔭深.試談編寫中型辭書.辭書研究,1980(6).
9.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19.
(南開大學文學院 天津 300071)
(責任編輯 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