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宇,范建英
(1.江蘇省江陰市徐霞客中學,江蘇江陰 214406;2.江蘇省江陰市青陽第二中學,江蘇江陰 214400)
初中生在音樂課堂的學習中要注重音準的訓練,要借助音階練習來穩(wěn)定調式感覺,結合音程模唱來找到準確的音高位置,運用和弦連接來強化音高概念,進行聲部視唱來平衡音與音之間相互的關系。教師在這些科學的訓練中幫助中學生提高音準能力,讓初中生將歌曲演繹得更專業(yè)、更完美。
音階練習永遠是音樂教學的基礎內容,它應該貫穿在音樂教學的每個階段,它既是基礎訓練內容也是不容忽視的重點內容,通過歌唱音階來穩(wěn)定調式感覺,讓學生熟練掌握音階內七個基本音級的全音半音關系,在各種調式的音階模唱中來感知各音之間的規(guī)律,有效地提高中學生的旋律音準。
例如,在學習歌曲《彎彎的月亮》時,我在課堂中進行了音階的練習,我?guī)ьI學生進行c大調音階的跟琴模唱,讓學生感知這七個基本音級之間的全音半音關系,特別強調“mi fa”和“si do”這兩組音的半音關系,要區(qū)分全音半音歌唱中音高的感覺不同。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半音是音與音之間最小的距離,兩個半音等于一個全音,知道了這個關系之后就更容易掌握七個基本音級之間的音高距離了。教師帶領學生反復練習c大調基本音階,讓他們形成頭腦中的音階概念,隨后進行各種調式音階的模唱,根據(jù)CDEFGAB這些調式分別進行跟隨鋼琴的模唱,讓他們在模唱中提高自身的音準能力。各種調式的音階模唱讓他們逐步穩(wěn)定了調式的音樂感覺,讓音階之間的音高概念得以很好地形成,幫助他們高質量地完成歌曲旋律的學習任務,促進自身表現(xiàn)力水平的提高,完美展現(xiàn)歌曲的演唱。
中學生的音準能力可以通過音階的科學練習來提高,調式音階的模唱可以很好地鍛煉中學生的音樂音準,教師通過反復地跟琴模唱,幫助學生形成七個基本音級之間的音高概念,讓他們更精準地歌唱旋律音準,提高學歌的專業(yè)性,讓自身的表現(xiàn)力得以充分的展示。
提高音準的方法中音程的模唱是一個很有效的訓練方法,教師結合音程的訓練,幫助中學生找準各音的正確位置,在音程的聽辨中提高自己耳朵的聆聽能力,從而提高自己歌唱中音準的掌控能力,唱和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打造歌唱的專業(yè)性,只有學會在唱歌的同時仔細地聆聽,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音準水平。
在學習歌曲《歡樂頌》時,我在歌曲的學習中結合了音程的模唱,讓學生在音程的練習中學會聆聽,在聆聽中找到自己正確的音準位置,有效提高自身的音樂表現(xiàn)力。《歡樂頌》的旋律十分簡單,節(jié)拍為4/4拍,每個小結的音符基本都是四分音符,旋律結構很規(guī)整,我在歌曲的旋律中簡單結合了一個二聲部,用二聲部的音程訓練來幫助中學生提高音準能力,讓他們學會在相互的歌唱中彼此聆聽,打造完美的和聲效果。如第一個樂句“mi mi fa so so fa mi re”我加上了二聲部“do do re mi mi re do si”,形成兩個音一組的和諧音程,我為了讓學生把音唱得更加精準,先進行單音的音程訓練,如第一聲部唱“mi”,第二聲部唱“do”;第一聲部唱“fa”,第二聲部唱“re”;第一聲部唱“si”,第二聲部唱“re”?;旧系谝粋€樂句就是這三組音程的來回變換,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這三組音程的反復練習,讓學生感知音程之間的和諧。
音程的模唱是訓練中學生音準的良好辦法,教師要在音樂作品中展開聲部的音程訓練,借助簡單的二聲部音程來提高自身的音準聽辨能力,用良好的音準來表現(xiàn)音樂作品,提高音樂表現(xiàn)的整體水平。
在音樂課堂中我們可以開展和弦的連接訓練,借助和弦的連接訓練來幫助中學生強化音高概念,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在歌曲的伴奏方面有一定的能力,能夠根據(jù)歌曲的旋律進行,來展開和弦的編排,形成歌曲豐富的和弦伴奏效果,教師結合這樣的和弦行進來展開人聲的訓練,提高中學生自身對音高概念的掌控,增強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力。
在學習歌曲《我和你》時,我在歌曲的學習中就結合了和弦的連接訓練,用和弦的巧妙行進來增強學生對音高概念的理解。學生們對這首歌曲并不陌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這首歌曲旋律簡單,節(jié)奏明了,曲調非常悠揚婉轉,我在學生掌握了曲調之后,展開了鋼琴和弦伴奏的演示,我用簡單的三個和弦連接進行了整首歌曲的伴奏,分別是“do mi sol”“si re sol”“l(fā)a do mi”,這三個和弦在不斷的變換連接中完成了整首歌曲的伴奏,學生們在聆聽了我的鋼琴伴奏之后感知了和弦的功能強大,也知道了音與音之間只有和諧才能產(chǎn)生美的聽覺感應,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所在。為了讓學生更真切地感知和弦的和諧之美,我?guī)ьI學生進行人聲的和弦連接訓練,我將學生分成三組,每組負責演唱一個聲部的單音,形成一個完整的和弦,如“do mi sol”演唱一個小節(jié)四拍的時值之后,換成下一組和弦“si re sol”,就這樣根據(jù)歌曲的旋律進行展開和弦的變換,唱出和聲的效果。
音樂課堂中和弦連接的訓練是存在一定難度和專業(yè)性的,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盡量將和弦設計得簡單明了,既要注重和弦的伴奏效果,又要考慮和弦進行得方便容易,達到和諧且簡單明了的雙重效果,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音樂表現(xiàn)力。
為了幫助中學生提高音準能力,我們可以在音樂課堂多開展聲部的視唱練習,用這種專業(yè)性的訓練,來幫助學生平衡相互之間關系,形成和諧統(tǒng)一的聲音效果。教師可以采用分階段、分樂句的訓練方法,這樣更有利于學生之間的聆聽,也防止合唱中音高概念的模糊,確保聲部視唱的專業(yè)性和精準度。
在學習歌曲《讓世界充滿愛》時,我在課堂中展開了聲部的視唱訓練,用這樣的聲部訓練,來幫助學生感知平衡,創(chuàng)造相互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我采用了二聲部的視唱,將學生平均分成高低聲部兩個組,培養(yǎng)學生聲部之間的平衡感。我展開分樂句視唱的辦法,從第一樂句開始,進行兩個聲部的視唱,我讓每個聲部跟隨鋼琴進行三遍反復的視唱,然后在第四遍時進行兩個聲部的視唱合唱,在合唱的時候,教師要停止鋼琴的伴奏,這樣是防止學生被鋼琴彈奏的聲部誤導,難以形成聲部間的和諧,在教師這樣的聲部視唱中,學生逐步形成了聲部間的默契,音準越來越好,找到了兩個聲部之間平衡和諧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出合唱的完美效果,有效提高了自身歌唱方面的表現(xiàn)力。
在初中音樂課堂,音樂教師要著重指導學生的音準,讓音準的提升來促進中學生表現(xiàn)能力的水平發(fā)展,借助音階練習、音程練習、和弦練習和聲部練習,來幫助中學生形成正確的音高概念,打造完美的音樂歌唱效果,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音樂表現(xiàn)力。
[參考文獻]
[1] 于曉鷗.談歌唱中的音準問題及解決方法[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