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祎潔 張林
內(nèi)容摘要:本論文主要針對泰國漢語學習者在漢語拒絕言語行為使用方面進行調(diào)查,分析泰國漢語學習者與漢語母語者在使用拒絕策略上的異同,對泰國漢語學習者在拒絕言語行為語用教學方面提出些許建議。
關(guān)鍵詞:泰國學習者 漢語學習 拒絕言語行為 漢語母語者
本篇論文主要針對泰國漢語學習者關(guān)于拒絕言語行為的使用展開調(diào)查,觀察泰國漢語學習者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總結(jié),并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一些關(guān)于漢語拒絕言語行為的教學建議。
一.拒絕言語行為概述
拒絕言語行為是指說話者對聽話者所提出的請求以及參與某種行為的否定回應。拒絕言語行為通常不會單獨出現(xiàn),它是對談話者一方提出請求、邀請和幫助后的否定回應。拒絕言語行為在社會交往中是不可避免的交際行為,人們對于表示不愿意接受的拒絕表達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對于能否擁有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拒絕言語行為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拒絕,另一種是間接拒絕。直接拒絕時說話比較直白,直接采取不合作的方式拒絕他人,在拒絕時通常會使用否定詞“不”,如“不行”、“不好”、“不可以”、“不能”等來表達拒絕的意思,甚至直接表達“我拒絕”。間接拒絕是通過委婉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情愿。自古以來,中國人都習慣為他人考慮,盡量保全對方的顏面,因此,當說話者想要拒絕聽話者的請求時,一般都會表達的比較委婉,將對聽話者面子的威脅降到最低的程度。我們將訪談中的間接拒絕方式大致歸類為以下幾種:1.道歉。對自己拒絕他人的行為感到愧疚,希望可以進行補救,如“對不起,我下次一定請你吃飯”2.解釋原因。拒絕時通過闡述客觀原因來獲得諒解,如:朋友約我星期六去吃飯,而我星期六要去上補習班,我可以直接告訴朋友我不能陪她吃飯的客觀原因“我周六要上補習班”而非主觀不情愿,運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拒絕之意,語氣會緩和許多。3.尋找借口。拒絕時以某事為理由,然而此事卻不是真正的理由或者說話者編造一個理由以此為借口,如:“我今天頭疼所以不能去上課了。”實際上可能說話者頭并不疼只是單純的想要偷懶不想去上課。4.提出建議。聽話者請求說話者做某事時,說話者提出其它的解決辦法來幫助聽話者,如同學想借你上課的筆記時,你不愿意借給他,“我聽說全班小明的筆記最全,你可以去借他的?!?.說明道理。通過講道理的方式拒絕聽話者的請求,一般含有一些質(zhì)問的語氣,如快要期末考試了,同學想向你借筆記復習,你不愿意:“你為什么平時上課不認真做筆記呢?”6.商量。通過征求對方意見來進行委婉的拒絕,一般表達為反問句,如“能不能”、“行不行”“可不可以”等詞,“今天我有事,我可不可以下次再來?”7.回避。說話者想要拒絕時,不好意思直接拒絕,為了減緩對方面子所受到的威脅,便轉(zhuǎn)移話題回避聽話者的提出的請求,如:你的朋友精心為你準備飯菜,你試過之后覺得并不好吃,當她詢問你好不好吃時,你回答“看起來很好吃”避開了聽話者的問題,避免聽話者尷尬。8.語義模糊。利用一些含義比較模糊的詞語來間接表達拒絕的含義,如:“我可能明天沒有空。”、“我再考慮考慮?!笔褂煤x較模糊的詞“可能”、“也許”、“應該”來委婉地表達自己拒絕的想法。
二.研究方法與受試
本篇論文采用訪談法與問卷調(diào)查法相結(jié)合的方式,全面考察泰國漢語學習者拒絕言語行為的使用情況。調(diào)查問卷以社會地位及社會距離作為可控的因素,問卷共設(shè)計了12個不同的題目,涉及的情景大多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主要是從社會地位(上對下、平等、下對上)和社會距離(遠、中、近)的不同對于他人邀請(參加派對、吃飯、逛街)、請求(借錢、借筆記、借相機、借資料)及幫助(拿東西、做作業(yè)、帶路、結(jié)賬)三方面做出拒絕的回應,每個問題都給出了具體的情景和一個對話。
本調(diào)查向泰國漢語學習者共發(fā)出問卷20份,有效問卷12份,被訪談?wù)呶逦?,本調(diào)查向漢語母語者發(fā)出問卷20份,有效問卷16份。本次調(diào)查將泰國漢語學習者使用的拒絕言語行為與漢語母語者采用的拒絕言語行為進行研究對比,探討其中的差異及產(chǎn)生原因,最終總結(jié)出泰國漢語學習者實施漢語拒絕言語行為的影響因素。
三.調(diào)查結(jié)果與分析
通過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在社會地位平等的情況下大部分泰國漢語學習者都會選擇采取找借口+給予補償?shù)姆绞竭M行拒絕,比如對于生日派對的拒絕首先說明拒絕的原因再送生日禮物以表歉意,尋求諒解這一拒絕策略是68%的泰國留學生所選擇的,這一拒絕行為與對漢語母語者的調(diào)查所得結(jié)論區(qū)別不大。社會地位下對上的情況對于情景二的回應,72%的泰國漢語學習者會采取直接拒絕的方式,大部分泰國漢語學習者會直接說沒有時間,在訪談的過程中,筆者了解到泰國漢語學習者認為老板的地位比員工高,老板的權(quán)利比員工大,所以不會特別照顧員工的面子,會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意愿,而68%的漢語母語者會采取委婉拒絕的方式,首先道歉,表達出自己拒絕他人的歉意,再進行補償,預約下次,從中可以看出,社會地位的因素對于泰國漢語學習者的影響占很大比例,泰國現(xiàn)如今還存在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因此上級拒絕下級所采取的方式比較直接,而漢語母語者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以謙卑為主,中國人的思維是曲線思維,表達較為含蓄,即使是上級拒絕下級也并非很直接,大部分還是較為委婉的,而在社會地位下對上的情況下,向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回應拒絕時常常會采用道歉加解釋原因或者尋找借口的方式回應聽話者,幾乎不會采取直接拒絕的行為,這一拒絕方式中泰幾乎一致??傊?,在社會地位平等、下對上或者上對下的情況下,泰國漢語學習者采用直接拒絕的策略比漢語母語者要頻繁,下對上的拒絕回應一般都不會采用直接拒絕的方式,并且下對上拒絕的方式比其他兩種都要更加委婉、更加有禮貌,這說明社會地位的不同對于選擇拒絕言語行為的策略有著重要的影響。
泰國漢語學習者選取拒絕策略的方式同樣受到社會距離遠近的影響,對于社會距離越近、親密程度越高的人,79%的泰國漢語學習者會采取稱謂語加直接拒絕的策略。當拒絕的對象是自己的親屬,媽媽和哥哥時,受試者通常會采取直接拒絕的方式,82%中國人認為與自己越親密的人就越不需要拐彎抹角,不需要太多表面上的禮節(jié),通常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與自己社會距離越遠的人,就越需要講究禮貌,遵守禮節(jié),謹慎的使用拒絕策略,這與漢語母語者的調(diào)查差別不大。對于社會距離一般的人的拒絕,74%的泰國漢語學習者會采取直接拒絕,而78%漢語母語者通常出于禮貌的原因會找一個合適的理由進行拒絕。筆者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約70%的泰國漢語學習者對于借筆記這件事十分敏感,他們拒絕的方式也非常直接,且大部分采用了質(zhì)問的語氣如“為什么上課不做筆記,現(xiàn)在為什么來借?”“你不聽課,為什么給你?”等,語氣較強硬,而漢語母語者會找一個合理的理由拒絕如“我還要用”、“我的筆記還沒有做好”等,不會直接拒絕對方,傷及對方顏面。在對于社會距離較遠的情況下,泰國漢語學習者拒絕的方式會較為委婉,與漢語母語者所采取的策略相似。
四.對外漢語拒絕言語行為的教學建議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學生不僅要能用漢語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還要符合交往的語用規(guī)則,恰當?shù)剡\用漢語進行交際。在拒絕言語行為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教授充足的關(guān)于拒絕的詞匯、句子與拒絕的策略,待學生充分理解與掌握基礎(chǔ)知識后,教師可以設(shè)置許多不同的情景訓練學生恰當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表達的能力,在講解拒絕言語行為時盡量與中國文化相結(jié)合,告訴泰國漢語學習者如何表達才真正符合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和心理,以視頻為輔助手段,可以播放與之相關(guān)的視頻讓學生學習模仿,或者組織相關(guān)表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寓教于樂,在無形之中培養(yǎng)學生恰當?shù)谋磉_能力,鼓勵學生融入目的語環(huán)境,多與中國學生交流、溝通。
五.小結(jié)
本篇論文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的形式針對泰國漢語學習者進行關(guān)于拒絕言語行為使用的調(diào)查,依據(jù)社會地位和社會距離的不同來進行研究分析。結(jié)果表明,社會地位與社會距離對泰國漢語學習者選取拒絕言語行為的策略都有一定影響。泰國漢語學習者與漢語母語者所采取的拒絕策略相類似,而泰國漢語學習者可能由于漢語水平的問題采取直接拒絕的行為比漢語母語者要更為頻繁??傊Z言受文化的影響,想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只有這樣最終才能恰當?shù)剡\用漢語進行得體的交際。
參考文獻
[1]馬月蘭.中美拒絕語策略共性比較研究[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02).
[2]王愛華.英美拒絕言語行為表達模式調(diào)查[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1(03).
[3]王愛華、吳貴涼.英漢拒絕言語行為的社會語用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