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不是潘金蓮》中的反諷修辭及其英譯研究

2019-02-24 11:30馮全功陳肖楠
關(guān)鍵詞:我不是潘金蓮王公潘金蓮

馮全功,陳肖楠

(浙江大學(xué)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xué)院,浙江杭州310058)

一、反諷修辭

反諷在西方文論中占有重要地位,英美新批評甚至把反諷視為詩歌的“本體性”原則,是評價文學(xué)作品的內(nèi)在標(biāo)準(zhǔn)與美學(xué)尺度。反諷修辭是“作者由于洞察了表現(xiàn)對象在內(nèi)容和形式、現(xiàn)象與本質(zhì)等方面復(fù)雜因素的悖立狀態(tài),并為了維持這些復(fù)雜的對立因素的平衡,而選擇一種暗含嘲諷、否定意味和揭蔽性質(zhì)的委婉幽隱的修辭策略”[1]38。由此可見,反諷本質(zhì)上是一種對立或悖立狀態(tài),具有委婉地嘲諷、否定、揭蔽、批判、挖苦、親昵等語用功能。對反諷的解讀需要具體語境的支持,“語境是促使說話者和聽話者最終達成共識、聽話者最終理解話語反諷意義的決定性因素”[2]26。這里的語境不僅包括上下文文本語境,還包括文本外的社會語境、文化語境等。楊鈞把小說中的反諷分為四種類型,即言語反諷、情境反諷、結(jié)構(gòu)反諷和模式反諷[3]。其中,言語反諷是最普遍的,指敘述者或小說人物表面上說了一層意思,實際上指另外一層意思,作者的真正意圖是含而不露的,只能依靠語境破譯其中的奧秘;情境反諷從局部語言擴展到小說中相對獨立而完整的情節(jié)與場景中,通過對立與矛盾使小說場景顯現(xiàn)出反諷意味;結(jié)構(gòu)反諷從小說的整體上體現(xiàn)反諷,涉及整個文本的藝術(shù)建構(gòu);模式反諷更多的是一種互文關(guān)系,只有通過與其它小說的對比才能識別。趙毅衡認(rèn)為,“反諷首先被視為語言技巧,然后發(fā)展成宏觀的、作品全局性的結(jié)構(gòu)特征”[4]163-164,這在很大程度上呼應(yīng)了楊鈞對反諷的分類。

反諷不僅是修辭現(xiàn)象,同時也是一種認(rèn)知和思維方式。譚學(xué)純、朱玲曾提出過廣義修辭學(xué)的三大功能層面,即修辭技巧、修辭詩學(xué)和修辭哲學(xué),分別對應(yīng)話語(片段)建構(gòu)方式、文本建構(gòu)方式和人的精神構(gòu)建[5]。反諷也具有這三個功能層面,言語反諷基本上對應(yīng)修辭技巧,情景反諷介于技巧與詩學(xué)之間,結(jié)構(gòu)反諷與模式反諷屬于修辭詩學(xué)的范圍。文本的局部與整體是相對而言的,同一言語反諷的反復(fù)使用也會拓展至修辭詩學(xué)層面,從而參與文本整體的建構(gòu)。涂靖認(rèn)為,“反諷是一種復(fù)雜的語言和思維現(xiàn)象,是對常規(guī)的反動和變異,是各種對立成分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它以動態(tài)和辯證的方式反映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rèn)識,這種認(rèn)識產(chǎn)生于交際雙方的不同視角”[6]9。所謂“以動態(tài)和辯證的方式反映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rèn)識”就參與了“人的精神構(gòu)建”(不管是何種類型),屬于修辭哲學(xué)層面,體現(xiàn)了說寫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反諷也是一種“修辭認(rèn)知”,一種主體化的認(rèn)知行為,掙脫了事物的邏輯關(guān)系,重建一種審美關(guān)系,以審美的權(quán)力顛覆現(xiàn)成語義的權(quán)威,重返被現(xiàn)成概念屏蔽的詩意[7]23。從具體的語言表征而言,修辭認(rèn)知是一個原型概念[8]128,反諷是修辭認(rèn)知的家族成員之一,在文學(xué)作品中發(fā)揮著各種各樣的作用。那么,反諷修辭在具體文學(xué)作品中是如何發(fā)揮其認(rèn)知功能并體現(xiàn)作者精神建構(gòu)的?在詩學(xué)與技巧層面是如何運作的?翻譯過程中能否有效再現(xiàn)反諷的審美效果?反諷翻譯應(yīng)該注意哪些問題?本文通過對劉震云的長篇小說《我不是潘金蓮》及其英譯進行分析,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二、《我不是潘金蓮》中的反諷修辭

劉震云的作品中充滿了反諷修辭,具有很強的批判性,體現(xiàn)了作者對復(fù)雜人生的認(rèn)識與體悟。2012年出版的《我不是潘金蓮》便是一部典型的反諷作品,延續(xù)了作者一貫的反諷手法,辛辣地諷刺與批判了中國官場文化。小說主要講述了一位名叫李雪蓮的農(nóng)村婦女為了“合法”生二胎與丈夫假離婚,之后丈夫另有新歡,假離婚變成了真離婚,她一時咽不下這口氣,尤其是丈夫給她戴的“潘金蓮”的帽子,開始狀告丈夫,從縣里告到市里再告到北京,導(dǎo)致多位縣市級政府官員紛紛落馬,前后持續(xù)了整整二十年,最后以丈夫因車禍離世不了了之。整部小說以反諷的手法詮釋了《紅樓夢》中“假作真時真亦假”的哲學(xué)命題。

小說中最典型的結(jié)構(gòu)反諷便是其有悖常理的章節(jié)設(shè)置,整部小說共分為三章,第一章為“序言:那一年”,第二章為“序言:二十年后”,第三章為“正文:玩呢”。其中前兩章序言部分講的主要是李雪蓮告狀的故事,第三章正文講的主要是落馬縣長史為民(老史)在春節(jié)期間買不到回家的票假喊冤(故意借用李雪蓮的上訪模式)被兩個協(xié)警護送回家從而得以與患了絕癥的朋友最后一次搓麻將的故事,正文部分完全撇開了李雪蓮,并且只有整部小說十分之一左右的篇幅。序言與正文的置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場本末倒置的現(xiàn)實,諷刺了官員們不關(guān)心民生、只在乎自己沉浮升遷的官僚作風(fēng),并借此“來暗諷官場之弊對人性的扭曲與戕害,不著一字,盡顯機鋒”[9]93。作者之所以把史為民被罷官之后經(jīng)營的店鋪命名為“又一村”以及與朋友定時搓麻將的質(zhì)樸故事作為“正文”,作為落腳點,也很大程度上嘲諷了很多人不把“正文”當(dāng)“正文”看的人生選擇,賦予人生之“正文”過小的篇幅與價值,尤其是官場人士,似乎也包括了把告狀視為人生意義的李雪蓮。換一種選擇,“別在一棵樹上吊死”,也許就能通達“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這種本末倒置的篇章設(shè)置從反面突出了小說的主旨:對人生意義的追尋以及人生道路的選擇。這也許就是作者聲稱《我不是潘金蓮》并不是一部政治小說,而是生活小說的重要原因。

情境反諷在小說中比比皆是,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或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小說人物(讀者)的預(yù)想背道而馳,或小說的氛圍營造與人物內(nèi)心流露極不和諧,兩者形成巨大的反差,或小說人物與敘述者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言語和行為超出了常規(guī),與流行的社會觀念與公認(rèn)的行為規(guī)則構(gòu)成了突出的矛盾等等[3]65。李雪蓮上訪的初衷是為了把丈夫的生活鬧得雞飛狗跳,不得安寧,二十年來,年年上訪,但折騰的只有她自己,以前夫秦玉河的意外死亡不了了之,并未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罢摹敝惺窞槊瘛吧暝笔菫榱撕团笥汛曷閷?,卻輕松達到了目的,與李雪蓮的上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人大期間,由于大領(lǐng)導(dǎo)提到了上訪的李雪蓮,省長儲清廉為了自己的仕途升遷,隨后罷免了一批官員,到頭來卻被大領(lǐng)導(dǎo)認(rèn)為“心機也太重了”,堵住了他的升遷之路。小說開頭李雪蓮攀法院審判員王公道的親戚,二十年后王公道(升為法院院長)卻來攀李雪蓮的親戚,鎮(zhèn)長賴小毛也來攀李雪蓮的親戚;小說開頭李雪蓮拎著老母雞叫王公道家的門,二十年后王公道帶著一根豬腿叫李雪蓮家的門,這種對比都有很強的反諷意味。李雪蓮養(yǎng)了母女兩頭牛,中間李雪蓮問老牛要不要告狀,老?!包c點頭”,二十年過去了,李雪蓮又問老牛的女兒要不要告狀,老牛的女兒在臨死前“搖了搖頭”,李雪蓮相信了老牛女兒的話,決定不再告狀了。那些害怕她上訪的官員卻不相信李雪蓮的話,覺得她在奚落他們,就像王公道說的“寧肯聽畜生的話,也不聽政府的話,這不等于說,各級領(lǐng)導(dǎo),連畜生都不如嗎?”[10]141各級政府逼李雪蓮,不讓她告狀,她“反倒又要去北京告狀了”,告狀很大程度上變成了賭氣,“矛頭對準(zhǔn)的不是前夫秦玉河,而是法院院長、縣長和市長了”。從人不如牛到告狀目的的轉(zhuǎn)變都蘊藏著反諷的機鋒。李雪蓮決定不去告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她要嫁人,嫁給趙大頭重新生活,被逼之后才又要去告狀的。趙大頭幫李雪蓮逃出后,勸她不要再去告狀了,并與李雪蓮發(fā)生了關(guān)系,誰知趙大頭要和李雪蓮結(jié)婚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讓自己在畜牧局當(dāng)臨時工的兒子轉(zhuǎn)正,是和法院專委賈聰明一塊設(shè)的一個局,這又是個極大的反諷。秦玉河出車禍死了,“告狀的緣由沒了,今后無法再告狀了”,于是李雪蓮想自殺,走到北京郊區(qū)的一個桃園上吊,被桃園的主人“卸了下來”,不讓她在那里自殺,不然城里人誰還會去采摘桃子呢?隨后那人指著對面山坡對李雪蓮說“你要想真死,也幫我做件好事,去對面山坡上,那里也是桃林,花都開著,那是老曹承包的,他跟我是對頭?!盵10]267他補充的一句話“別在一棵樹上吊死”倒讓李雪蓮“噗啼”笑了。小說“序言”部分以此結(jié)束,李雪蓮的故事也就結(jié)束了,也許正是這位陌生“采摘園”主人的一句話點醒了絕望中的李雪蓮。這些情境反諷一個接一個,相互交織,前后呼應(yīng),是小說反諷敘事的核心組成部分,也賦予作品一定的戲劇效果。

言語反諷最典型的表現(xiàn)莫過于對小說人物的命名了,很多人名中含有雙關(guān),名字的意義與人物的行為構(gòu)成了極大的反諷,作者也經(jīng)常使用這些人物的名字做文章,構(gòu)成作者反諷敘事的一部分。如縣法院審判委員會的專職委員董憲法(懂憲法),從部隊轉(zhuǎn)業(yè)的時候,縣委組織部部長“看不出他有啥特長,但看他的名字,不該去畜牧局,也不該去衛(wèi)生局,應(yīng)該去法院,‘懂’憲法,就是懂法律嘛”[10]32,但董憲法“壓根兒不喜歡法院的工作”,整天在法院混日子,同事們看不起他,他自己更看不起自己。二十年后法院專委的名字叫賈聰明,也就是他設(shè)了一盤讓趙大頭和李雪蓮結(jié)婚的局,后來卻落了個聰明反被聰明誤。賈聰明的局設(shè)的很妙,市長和縣長對他前后態(tài)度的反差構(gòu)成了強烈的對比,反諷效果也十分顯著。諸如此類的人名雙關(guān)(如王公道、荀正義等)以及借助這些人名雙關(guān)進行敘事反諷的例子還有很多,此不贅述。

模式反諷在《我不是潘金蓮》中表現(xiàn)并不明顯,“序言”與“正文”的置換似乎也可歸在其中。以上提到的結(jié)構(gòu)反諷、情境反諷和言語反諷基本上都參與了作者的反諷敘事,金瓊對《我不是潘金蓮》中的官場反諷敘事有詳細(xì)闡述,包括敘事策略層面的“雙重揶揄與影射”與敘事話語層面的“諧謔與反諷”[9],讀者不妨參考。反諷修辭微妙地體現(xiàn)了作家對整個人情世事的深刻認(rèn)識,用“正言若反”的方式表達了人生的復(fù)雜性。

三、《我不是潘金蓮》中的反諷修辭英譯評析

反諷修辭是中西共有的言說方式,在認(rèn)知上強調(diào)的都是一種對立狀態(tài),包括言與意的對立、理智與情感的對立、現(xiàn)象與本質(zhì)的對立等。有了共同的認(rèn)知基礎(chǔ),在具體語境的支持下,反諷的翻譯似乎不會對譯者構(gòu)成太大的挑戰(zhàn),往往只需直譯即可,大多譯文讀者也不難心領(lǐng)神會。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譯者首先要識別反諷的存在與語用功能,否則,反諷的效果就很難保證。很多反諷同時利用了雙關(guān)等文化個性極強的修辭方式,處理起來也比較棘手,有時還需要稍微增添一些信息,為有效解讀反諷提供交際線索。

1.言語反諷的翻譯

言語反諷主要在修辭技巧層面運作,往往會涉及各種修辭格,如雙關(guān)、比喻等,如果反復(fù)使用同一言語反諷的話,就會在修辭詩學(xué)層面發(fā)揮作用。

(1)李雪蓮沒拿出自己的真身份證,遞上去一個假的。也是為了躲避警察盤查,三年前,李雪蓮花了二百塊錢,在北京海淀一條胡同里,辦了一個假身份證。身份證上的名字,取她名字中一個“雪”字,前邊加一個“趙”字,叫“趙雪”,平反“昭雪”的意思;二十年告狀,可不就為了平反昭雪嗎?這假身份證制得跟真的一樣,往年別的警察沒有看出來,現(xiàn)在盤查李雪蓮的警察也沒看出來。[10]231

譯文:She handed him a false set she’d spent two hundred yuan for three years before in a lane in Beijing’s Haidian District specifically to avoid interrogations.They were so authentic looking they fooled the police,then and now.[11]177-188

這段文字有雙重反諷:第一,打假是警察的本職工作之一,他們連李雪蓮的假身份證都看不出來,并且還是在緊要關(guān)頭,反諷意味極強;第二,李雪蓮連年告狀是為了“平反昭雪”,但一直沒有結(jié)果,一直得不到“昭雪”,也是一個反諷,矛頭直指包括警察在內(nèi)的政府官員不分真假、不辨是非的行為作風(fēng)。相對原文而言,譯文簡化很多,也省略了部分(核心)內(nèi)容,這是葛浩文翻譯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的一大特征。如果說譯文中的“They were so authentic looking they fooled the police,then and now”也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對警察的諷刺的話,那么更為重要的反諷“趙雪”的翻譯卻被刪除了。作者已為讀者解釋了其中的雙關(guān)(如果不解釋,原文的含意空間與審美效果會更大),譯者也一目了然,但為什么不譯呢?人名雙關(guān)的確很難譯,但也并不是不可能的,至少能用解釋型翻譯吧。針對“趙雪”這樣的核心內(nèi)容,刪除譯法是很不明智的,不僅弱化了原文的文學(xué)性與藝術(shù)效果,原文的反諷效果也隨之流失。有關(guān)反諷型人名的翻譯,譯者也并不是毫無作為的,如下例:

(2)李雪蓮頭一回見王公道,王公道才二十六歲。王公道那時瘦,臉白,身上的肉也白,是個小白孩。小白孩長一對大眼。[10]3

譯文:Li Xuelian first met Wang Gongdao—Justice Wang—when he was only twenty-six, a thin youngster of pale face and body,light-skinned with big eyes.[11]3

相對原文而言,葛譯中國當(dāng)代小說都比較簡練,可讀性也比較高。該例譯者就把原文的三句整合成了一句,更加符合英語的行文規(guī)范。譯文很簡潔,但譯者還是解釋了一下“王公道”的語義(Justice Wang),而不僅僅是音譯。這里的“Justice”不僅可以指公正、公道之意,也可以指法官(與王公道的身份相符),相對原文又增添了一層意義。這種解釋性補償基本上都是在相關(guān)人名第一次出現(xiàn)時進行的,結(jié)合整個文本語境,讀者很容易體會到其中的反諷意味(但還一層雙關(guān)語義未譯出,王公道—枉公道)。類似的譯法還有好幾個,如把法院專委董憲法譯為“Dong Xianfa—Constitution Dong”,把法院院長荀正義譯為“Xun Zhengyi—Impartial Xun”,把縣長史為民譯為“Shi Weimin—For the People Shi”等。小說還有很多類似的人物命名,如市長蔡富邦、副市長刁誠信、省長儲清廉等,“作家的用意非常明顯,人名的崇高化,恰恰是一種反語或影射相反的意義,成了‘偽崇高’”,人物命名本身“承載了劉震云對官場時弊的暗諷和揶揄”[9]95。遺憾的是譯者對后面幾個人名只是音譯,并未傳達出其中的深層語義,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由小說中的人物命名系統(tǒng)構(gòu)成的反諷修辭場,這種系統(tǒng)化的人名命名也是修辭詩學(xué)的重要表現(xiàn)。如果在譯文開頭添加一個(主要)人物列表,并把相關(guān)人物的深層意義指出來,無疑會再現(xiàn)甚至強化人名引起的反諷效果。

(3)李雪蓮嘆了一口氣,除了知道李英勇并不英勇……[10]9

譯文:XueLian sighed.Now she realized that her brother wasneithera hero (ying) norbrave(yong).[11]7

李雪蓮要殺前夫秦玉河泄氣,找親弟弟李英勇幫忙,兩人商定好第二天殺人,誰知第二天他溜到外省去了。這里是拿李英勇的名字來諷刺他膽小怕事的,譯者用括號把語義和拼音對應(yīng)起來,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辦法。如果把原文改為“李雪蓮嘆了一口氣,罵道‘李英勇真夠英勇啊’”,反諷效果會更加明顯。小說還有一個叫“安靜”的次要人物,原文有這么一句:“他叫‘安靜’;但他一點也不安靜,一路上,都在埋怨衛(wèi)生院和李雪蓮”[10]238,對應(yīng)譯文為:“…whom the driver called Anjing,or‘silence,’accompanied her on the journey.He was anything but silent, however, complaining the whole way about the hospital and Xuelian.”[11]182這也是利用人名雙關(guān)的言語反諷,譯者同樣添加了對應(yīng)的語義(silence,但作為人名首字母應(yīng)該大寫),唯有如此,才能將人名與后面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起來。作者還拿賈聰明的名字做了文章,市長說的話“這個人不簡單,他不是‘假’聰明,他是‘真’聰明”被譯為“‘A clever man indeed,’ Ma said with a sigh of appreciation.‘Not phony smart, as indicated by his name.’”[11]154,由于賈聰明的名字只是音譯,即使加了“as indicated by his name”也讓讀者摸不到頭腦。后面縣長的話“你的名字沒起錯,你不是‘真’聰明,你是‘假’聰明;你不是‘假’聰明,你是過于聰明,你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卻被譯者完全省略了。市長和縣長的話構(gòu)成了典型的情境反諷,后面的未譯出,反諷效果就大打了折扣。譯者可能覺得這段含有人名雙關(guān)的文字不好譯,所以省略未譯,就像例(1)中的“趙雪”一樣,直接后果就是弱化了原文的反諷效果。

(4)賴小毛:/“咱們在拐彎鎮(zhèn)工作,心里也得會拐彎。”[10]132

譯文:“We work in Round the Bend Township,” Lai would say,“so we have to round a mental bend every so often.”[11]106

賴小毛的“心里也得會拐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文所說的“因為李雪蓮告狀,縣上每年開年終會,都批評拐彎鎮(zhèn),說鎮(zhèn)上‘維穩(wěn)’這一條沒達標(biāo),不能算先進鄉(xiāng)鎮(zhèn);賴小毛從縣上開會回來,卻交代鎮(zhèn)政府所有的干部,寧肯不當(dāng)這個先進,也不能阻止李雪蓮告狀。因李雪蓮告狀是越級;不阻止,她不找鎮(zhèn)上的麻煩;一阻止,一不越級,這螞蜂窩就落到了他頭上?!盵10]132這充分顯示了賴小毛的“聰明”之處,嘲諷了他不作為的官僚作風(fēng),同時對李雪蓮不會“拐彎”的執(zhí)迷也不無嘲諷。譯文“Round the bend”一語雙關(guān),既指地名,又指發(fā)瘋、神經(jīng)不正常(俚語),與原文的語義基本上還是比較對應(yīng)的,反諷的意味也不難體會。

2.情境反諷的翻譯

情境反諷主要是小說情節(jié)驅(qū)動的,對其解讀更需要文本語境的支持,此種反諷在《我不是潘金蓮》中數(shù)量最多,譯者的處理效果也相對更加理想。

(5)李雪蓮手拍酸了,老母雞被拎得翅膀也酸了,在尖聲嘶叫,最終是雞把門叫開的。[10]9

譯文:Now her hand ached and the hen,hurting from being held by the wings,cackled loudly; eventually,it was the hen that got the door opened.[11]7

李雪蓮找王公道,人叫不開門,雞叫開了門,很是吊詭。王公道開門是嫌雞尖聲嘶叫煩,還是知道有人給他送雞來了?不管怎么解釋,這里的反諷意味還是有的,尤其是人與雞的對比,譯者的強調(diào)句用得還是很到位的。這是典型的再現(xiàn)法,效果與原文基本一致。譯文中還有很多類似的再現(xiàn)法,如把“菩薩,你大慈大悲,這場官司下來,讓秦玉河龜孫家破人亡吧”譯為 “Great and merciful Bodhisattva,please see that legal matter ends in the destruction of Qin Yuhe’s family.”(原文有“別人來燒香皆為求人好,唯有李雪蓮是求人壞”之言,所以菩薩是不會幫李雪蓮?fù)瓿蛇@樁心愿的);把“我這是多少輩積的德呀,一下有了這么多跟班的”譯為“How could I be so lucky as to deserve all you footmen?”(警察隨身監(jiān)視不讓她上訪)等。只要有語境依托,直譯往往也能實現(xiàn)相似的反諷效果。

(6)李雪蓮:/“我姨家一個表妹,嫁給了馬大臉?biāo)掀潘妹闷偶业氖宀蹲?,論起來咱們是親戚?!盵10]4

譯文:“Well,a cousin of mine,my aunt’ s daughter,is married to a nephew of one of Big Face Ma’s wife’s sister in-laws.”[11]7

中國非常注重裙帶文化,李雪蓮見到王公道時首先和他“攀親戚”就是這種裙帶文化的典型表現(xiàn)。攀親戚從李雪蓮的表舅馬大臉開始,拐了一道又一道彎兒,最后得出“論起來咱們是親戚”的結(jié)論。這句話的重點是“咱們是親戚”,譯者卻給省略了,實不應(yīng)該,不利于表現(xiàn)對李雪蓮繞彎攀親以及對整個中國裙帶文化的嘲諷。二十年后,為了勸阻李雪蓮去京上訪,又輪到王公道攀李雪蓮的親戚了,一前一后的攀親又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反諷。王公道攀親也是從馬大臉入手,說道,“馬大臉?biāo)掀诺拿妹?,嫁到了胡家灣老胡家;你姨家一個表妹,嫁給了她婆家的叔伯侄子;論起來,咱這親戚不算遠(yuǎn)?!盵10]111對譯譯文為:“The younger sister of Ma’s wife married someone in Hu Family Bend,while a cousin in your aunt’s family married the nephew of her mother-in-law’s uncle.Which makes you and me only slightly distant cousins.”[11]88這句的翻譯把譯者也繞進去了,“她婆家的叔伯侄子”對應(yīng)的譯文“the nephew of her mother-in-law’s uncle”不準(zhǔn)確。這里譯者倒給出了“論起來,咱這親戚不算遠(yuǎn)”的譯文,即“Which makes you and me only slightly distant cousins”。李雪蓮說的“論起來咱們是親戚”帶有反諷意味,王公道說的“論起來,咱這親戚不算遠(yuǎn)”的反諷意味更強,本來已經(jīng)遠(yuǎn)的說不上什么親戚了,還說“親戚不算遠(yuǎn)”,很大程度上諷刺了王公道的虛情假意。當(dāng)然,如果把王公道說的譯為“Which makes you and me rather close cousins”,反諷效果會更明顯。

(7)新的一屆政府產(chǎn)生了。會場上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王公道等人也一陣歡呼。[10]262

譯文:...a new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was formally in place.Wang’s shouts for joy echoed the thunderous applause from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11]197

人代會期間李雪蓮又去北京告狀,王公道等人去北京進行“圍追堵截”,最后終于找到了李雪蓮,人代會結(jié)束之時,“王公道等人也一陣歡呼”。他們的歡呼和會場上“雷鳴般的掌聲”顯然形成了對比,原因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沒有語境支持,很容易把這句話理解為王公道等人也為人大會勝利閉幕而歡呼。原文接著寫道:“大家忙活十幾天,終于有了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從上到下,終于從這件事上解脫了;不光從今年解脫了,從過去的二十年也解脫了;不但從過去解脫了,今后也永遠(yuǎn)從李雪蓮這件事上解脫了?!盵10]262這才是他們歡呼的真正原因,對應(yīng)譯文為:“Nearly two weeks of hard work by all,from top to bottom,had been amply rewarded;their work,for this year and for the previous twenty,was done.A full stop had been placed at the end of Xuelian’s protests...”[11]197有了這樣的語境,就不難理解其中的反諷了:當(dāng)官的(如馬文彬、鄭重、王公道等)不操心國家大事,只在乎自己的仕途,不擇手段地搬掉阻礙自己仕途的絆腳石。甚至連李雪蓮的前夫秦玉河出車禍死了,也被鄭重的秘書附和道,“這車禍出得好”[10]253,葛譯的“The accident was a godsend”[11]191也很好地再現(xiàn)了原文的反諷,道盡了這些官員的丑惡心態(tài)。作者還寫道,“從來沒有因為一個人的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解脫;從來沒有因為一個人的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快樂”[10]257,葛譯的“Never had someone’s death brought a man so much joyful release”對原文有所整合,語氣雖不如原文強烈,但也對比鮮明,反諷效果還是不錯的。

(8)一進公館,燈火輝煌;天仙般的美女,排成兩排;王公道舒了一口氣,感覺剛剛回到人間。[10]218

譯文:...where they were greeted by two rows of beautiful hostesses.With a sigh,Wang reveled in a feeling that he had returned to the realm of humanity.[11]169

顯然,王公道把在北京找李雪蓮的經(jīng)歷比喻成了地獄,把別人請他吃飯的地方“888公館”當(dāng)成了“人間”,人間原來如此豪華,政府官員的奢靡生活由此可見一斑。這里的“回到人間”值得玩味,三言兩語之間暗藏了作者的反諷鋒芒。譯文對應(yīng)的措辭“returned to the realm of humanity”并不是特別合適,如果稍加變通,譯為“returned to his normal life”,反諷效果就會更加明顯。作者這里還特意提到了王公道所在縣的“世外桃源”(飯店),是“省上一位領(lǐng)導(dǎo)的小舅子”開的,后面矗立著一座配套的洗浴城,比飯店更加雄偉。把這樣一個喧囂浮麗并且“距人間并不遠(yuǎn)”的地方命名為“世外桃源”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類似于模式反諷,需要對之進行互文解讀),熟悉中國文化(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人不難理解。然而,由于文化差異的存在,對應(yīng)譯文“Peach Blossom Heaven”就很難激起譯文讀者類似的互文聯(lián)想,反諷意味也就隨之流失了。

3.結(jié)構(gòu)反諷的翻譯

原文中的語言反諷和情境反諷大多是相互交織的,也就是說言語反諷往往也需要具體情節(jié)的支持,結(jié)構(gòu)反諷更是如此。《我不是潘金蓮》的章節(jié)設(shè)置是最大的結(jié)構(gòu)反諷,突出表現(xiàn)在序言與正文的本末倒置,象征官場的腐敗之風(fēng)以及對人生意義的追尋。這也正是作者修辭哲學(xué)的最重要表現(xiàn),是通過對文本整體的藝術(shù)設(shè)計(修辭詩學(xué))來傳達的。葛浩文夫婦把第一章“序言:那一年”譯為“Chapter One/Prologue: Way Back When”,把第二章為“序言:二十年后”譯為“Chapter Two/Prologue: Twenty Years Later”,把第三章為“正文:玩呢”譯為“The Main Story:For Fun”便很好地再現(xiàn)了這種結(jié)構(gòu)反諷。對這種結(jié)構(gòu)反諷的解讀需要互文文本(其他小說)的支持,從這層面而言,其又是模式反諷。葛氏夫婦把第一章中的“那一年”譯為“Way Back When”,意義雖有所偏離,但也十分巧妙,似乎更加凸顯了小說主旨的普遍意義,而不僅僅是李雪蓮的故事,留下了更為寬闊的思考空間。試想,如果把第一章和第二章改為“The Main Story”(正文),把第三章改為“Epilogue”(尾聲),反諷和審美效果肯定會迥然不同。

四、結(jié)語

布斯曾經(jīng)說過,“我們確實能解讀反諷,也會誤讀反諷”[12]2,譯者也不例外。葛浩文夫婦英譯的《我不是潘金蓮》對原文反諷修辭的解讀與再現(xiàn)總體上還是比較到位的,尤其是情景反諷,基本上取得了與原文相似的反諷效果,但也出現(xiàn)了一些“誤讀”現(xiàn)象,主要體現(xiàn)在對其中一些反諷修辭的刪減上,反諷修辭場相對原文而言有所弱化。針對文學(xué)作品中反諷修辭的翻譯,譯者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首先要透徹解讀作品中反諷的表現(xiàn)與作用,認(rèn)識到反諷運作的不同層面,或修辭技巧,或修辭詩學(xué),或修辭哲學(xué),充分關(guān)注三個層面的相互轉(zhuǎn)換或重疊之處;第二,要注意全面再現(xiàn)典型反諷作品中的反諷修辭,包括言語反諷、情境反諷、結(jié)構(gòu)反諷和模式反諷,盡量營造一個與原文相似的反諷修辭場,以便充分發(fā)揮反諷修辭的場域效應(yīng);第三,不宜妄加刪減,避重就輕。否則的話,反諷效果就會打折扣,如葛氏夫婦對《我不是潘金蓮》中一些雙關(guān)型人名反諷的刪減;第四,如果不得不刪減的話,如由于文字游戲引起的不可譯現(xiàn)象等,也要善于從其他方面進行審美補償,如強化其他方面的反諷修辭等,保證譯文的整體反諷效果不被削弱。

猜你喜歡
我不是潘金蓮王公潘金蓮
柯立夫藏書室蒙古文文獻《哲里木盟長報王公等履歷》的內(nèi)容與價值
如果武大郎沒有錯過潘金蓮的排卵期
千古名臣王十朋
對人性的重新審視與反思:論荒誕川劇《潘金蓮》
《我不是潘金蓮》,也不是“秋菊”(聊天室)
《我不是潘金蓮》
《我不是潘金蓮》:華誼有多需要“神奇票房”
《我不是潘金蓮》調(diào)檔有故事?
牙仙仙后涂莎娜的故事
潘金蓮幻想一對一的情愛是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