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
內容摘要:認知語言學對轉喻的研究改變了傳統修辭學對轉喻的定位。轉喻的定義是在同一個認知框架內,以凸顯的信息激活并代替臨近的其他信息。事物間的凸顯原則和臨近原則制約著轉喻本體和喻體的選擇。深入研究凸顯性和鄰近性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轉喻的認知機制。
關鍵詞:轉喻 認知語言學 凸顯性 鄰近性
一.引言
轉喻(метонимия)源于希臘語(metonymia),意為“變換名稱”。轉喻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手段,它根植于人們的基本經驗之中,對我們日常的思考和行為方式有著重要影響。一直以來,轉喻研究都局限于修辭學和詩學之中,屬于傳統修辭學范疇。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升,相關學科的發(fā)展,轉喻研究也逐漸深入。
二.轉喻的本質
認知語言學的快速發(fā)展使得人們逐漸認識到隱喻不止是一種語言手段,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它以經驗為基礎遵循一般和系統的規(guī)則,用于組織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這種認知方式將一種事物用與之相關的另一種事物進行概念化。Lakoff(1987)認為,轉喻的本質是凸顯、易感知、易記憶、易辨認的部分代替整體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體代替部分的認知過程。Radden和Kovecses(1999)進一步定義轉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認知模型中,一個概念實體(即源域)為另一概念實體(目標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認知過程。轉喻為不同的概念實體提供了心理通道,使得語言信息得以傳遞,它在語言的產出和理解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語言作為人類認知的產物和工具,其結構和運作方式反映了人類的認知能力。
三.凸顯性
人類在處理外界信息時遵從經濟原則,在選擇、存儲、激活信息的過程中會本能地挑選出記憶里最凸顯的事物或片段。Langacker(1993)提出“參照點”現象,其所論述的就是認知主體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往往會用一個概念現象去把握另一個概念現象,也就是選擇出認知域中最凸顯的特征作為認知參照點,并以此理解認知域中與之相關的其他事物。認知心理學也認為,人們能夠同時加工信息的數量是有限的,必須也不得不對自己的注意力進行有效分配、保持和轉換。凸顯性這一特征是轉喻的外在表現,有轉喻的地方就會表現出凸顯性。在人類經驗中,整體相對于部分更為凸顯,具體相對于抽象更為凸顯,人類相對于非人類更為凸顯,視覺相對于非視覺更為凸顯等。本文將對以上幾個方面分別論述。
(一)整體比部分凸顯的轉喻
基于完形理論,人們在觀察事物時,首先對整體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整體更容易感知。例如,“вишня”本意是“櫻桃樹”也可轉喻指“櫻桃果”,對于櫻桃果的概念把握不是櫻桃果相關的各要素的相加,而是對櫻桃果的一種整體把握,整體的樹干比部分的果實更為凸顯進而發(fā)生了轉喻。又比如“баран”本意指“公綿羊”,但在特定的語境中也可指代“羊皮”。
(二)具體比抽象凸顯的轉喻
在客觀世界中具體的事物形態(tài)更能反映出人的主觀意識的變化。如“чесать затылок”用“撓后腦勺”表示“為難”,“вздернуть плечами”用“聳肩”表示“不同意”,“трепетный раб”將“顫抖的奴隸”轉喻為“膽怯的奴隸”等都是將人的物理性行為轉指心理性活動,使抽象轉化為具體。
(三)人類比非人類凸顯的隱喻
在日常生活中常??梢钥吹接米髡呷ゴ嫫渥髌?、觀點等行為遵從語言的經濟原則,這是用盡可能少的言語傳達出盡可能多的信息。如“Я люблю слушать Бетховена.”直譯為“我喜歡聽貝多芬”其中“貝多芬”有轉喻“貝多芬的作品”的含義,生產者比作品更為突顯,但這種轉喻中的生產者往往比較知名或更具代表性。
(四)視覺比非視覺凸顯的隱喻
人類對于事物的認知具有選擇性,通常會對感知器官直接接觸的特征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例如“зелёныйпомидор”是由“綠番茄”轉喻為“生番茄”;“краснаявишня”是由“紅色的櫻桃”轉喻“成熟的櫻桃”;“безусыйсолдат”是由“未長胡須的戰(zhàn)士”轉喻為“未成年的戰(zhàn)士”。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在認知的過程中,轉喻會因為人的主觀意識不同而凸顯出不同的事物,文化、習慣、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也會使得個人的認識凸顯而不盡相同。轉喻的運作機制是在同一個認知域內,主認知域與次認知域之間的相互凸顯,相互激活的過程。
四.鄰近性
事物存在于多樣化的環(huán)境中,事物間的聯系也就會復雜多樣。距離相近的事物容易被看成是一個事物這就是接近原則。轉喻以鄰近性為基礎,轉喻思維是對事物間臨近關系的反映。認知對象具有“鄰近性”是轉喻存在的客觀前提。傳統修辭學認為鄰近性指的是語言間的臨近,如Jakobson(參見Koch,1999)認為鄰近性存在于語言符號之間。Ullmann(1962)認為鄰近性是指兩個詞之間的意義相鄰。在認知語言學內,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了語言、現實和概念之間的臨近關系。Lakoff(1987)提出了理想化認知模型(ICM)后將轉喻分為整體ICM與其部分間的鄰近性和同一個ICM中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鄰近性。Peirsman和Geeraerts(2006)對轉喻的鄰近性進行了類型學上的劃分,分別是部分與整體、包容、接觸、臨近四個關系。
(一)部分與整體
在各個認知域中的部分與整體關系構成的轉喻是最為普遍的轉喻形式,也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最多的轉喻形式。Peirsman和Geeraerts對轉喻劃分的23個類型中“空間部分與整體”位列第一,“時間部分與整體”位列第二。這兩個轉喻類型中部分與整體之間是分類或組配的關系,這種關系使得部分與整體密不可分。轉喻鄰近性的不同與“接觸力度”和相關。部分與整體因其分類或組配的關系在“接觸力度”上是最強的,部分相對于整體是完全的接觸。例如在“沒想到這個大胡子還挺講禮貌的”中用“大胡子”轉喻“留著大胡子的人”,“大胡子”是“留著大胡子的人”的一部分并且不可分割,一旦脫離這種狀態(tài)則轉喻不成立。
(二)包容
比較典型的包容關系(或稱包含關系)轉喻類型是“容器與被容物”。如“水壺開了”中用容器“水壺”轉喻被容物“水壺中的水”,水與水壺是包容的關系。在這個例子中可以結合凸顯性中整體比部分更為凸顯,容器被概念化為一個整體,被包容物是整體的部分,整體比部分更為凸顯進而發(fā)生轉喻。
另一方面,部分與整體關系的本體和喻體即使在現實中分開,在客觀世界里還是所屬的關系;包容關系的本體和喻體中容器與被包容物卻是可以剝離的,脫離了包容關系的兩個事物可以是完全獨立的個體,因而在“接觸力度”上也要稍弱一些。
(三)接觸
接觸關系的轉喻在“接觸力度”上比包容關系的轉喻還要弱。接觸關系的轉喻只是本體和喻體的某一接觸相交的部分形成一定“界限”,包容關系的轉喻則是容器與被包容物完全接觸形成一個完整的“界限”。例如“подснежник”直譯是“在雪下的東西”轉喻為“雪蓮花”,雪蓮花因其特殊的生長環(huán)境與雪產生了接觸關系的臨近性而發(fā)生轉喻,但雪不是完全的包裹雪蓮花,而是覆蓋在雪蓮花上,這種“界限”的不同可以區(qū)別包容與接觸關系的鄰近性。
(四)臨近
臨近關系的轉喻是本體和喻體在不接觸,無相交的情況下發(fā)生的。例如歇后語“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利用語音的臨近關系,在原本毫無關系的“照舊”和“照舅”之間建立了轉喻關聯,從而表達交際意圖。臨近關系的轉喻在“接觸力度”上是最弱的,因為在本體和喻體間根本沒有接觸。
五.結語
在傳統修辭學以及現代認知語言學中,轉喻關系都被認為是一種鄰近的替代關系,而認知語言學則把這種鄰近定位在概念層面,是語用者意義建構過程中的概念替代。轉喻的接近原則和凸顯原則決定了其認知方式。轉喻是一種認知機制,其本質是概念性的。對轉喻凸顯性和臨近性的進一步研究有助于我們更深層次的了解人類認知客觀世界的方式。
參考文獻
[1]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Things[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87.
[2]Peirsman, Y. , Geeraerts, D.. Metonymy a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J].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6(17-3).
[3]蔡暉.俄語轉喻的認知闡述[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4]沈家煊.轉指和轉喻[J].當代語言學,1999(1).
[5]張輝,盧衛(wèi)中.認知轉喻[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