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駿
考場議論文的論點大多在文首,開宗明義,一目了然,它也是閱卷教師首先審閱的對象。同時,論點合乎材料、切題的程度,成了閱卷者定位作文檔位的基本依據(jù)。
優(yōu)秀作文的開端一般由由頭的表述和論點的表述組成,前者也可以理解為論點的變式表述。若以人來比喻考場作文,作文的由頭就是作文的“臉面”,既然是“臉面”,自然講究不從俗流。好的由頭新穎而不拘一格,它的高下取決于識辨度,平庸、偏怪者自然難以入眼。而論點即如“頸項”,論點的表述是顯示作文語言功力的“第一眼”,對脖子的打扮,不可過分裝飾炫目,使人不明其意,也不可過于“寒酸”,讓人失望遺憾?!盎ㄈ萦耥棥毕嗟靡嬲梅侥芰钊艘娭住r且,文章固有“鳳首”之說,打造作文的開端,雕琢論點,在考場作文訓練中極有價值。本文討論的就是如何打造出精致的議論文,讓文章有看頭和嚼頭。
以這則材料為例:
王開嶺說:“沒有雪的冬天,還有季節(jié)的尊嚴嗎?”審視我們身邊的許多人和事,不也正如這“沒有雪的冬天”嗎?
這則材料難度適中,替換“雪”“季節(jié)”“尊嚴”等材料涉及的概念,不難得出大致的立意方向:人活著,就要有個性或本質(zhì)特點,正義、道德、文明、血性、骨氣,這是人的尊嚴或價值所在。但實際情況是學生行文大都泛談“季節(jié)”“尊嚴”等,論點內(nèi)容與形式大多類似于“人不能沒有骨氣,無骨氣之人必無尊嚴”,簡單泛化,思考缺席,既沒有看頭,也沒有嚼頭。
要制造“看頭”,就必須聚焦。不妨比較以下幾個優(yōu)質(zhì)的論點表述:
①不能忽視對漢字(文化)的重視,否則我們的民族顏面盡失。
②城市建設不可只仿造,仿建出的建筑即使再高大華美,也不能撼動人心。
③夜晚不再黑暗,燈光注入浮躁,人早已狂妄地凌駕于造物之上,誰還記得懷一份禮敬,靜靜聆聽自然的教誨?
相較簡單泛化的文字,這三個論點表述更加具體明確(因為討論的對象具體而明確),且示例③的表述既顯思維深度,也顯美感詩意,很是不俗。
示例中論點的具體可感,帶來了文字的“看頭”,倘若行文能夠圍繞論點緩緩展開、娓娓道來,不難獲得閱卷者的青眼。而且將作文的切口(由頭)結合基本論點進行表述,論點就不會顯得單薄,同時也能起到開宗明義的效果,大大方方地把寫作內(nèi)容、意圖告知閱卷者,也是應試作文的基本技巧。
當然,要想將此法運用得當,考生首先要聯(lián)系、聯(lián)想合適且符合文題的寫作內(nèi)容,并占有較多的相關材料,且對材料理解要深刻到位,否則寫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文思枯竭或者無法駕馭材料的情況,因為力有不逮而弄巧成拙。
僅養(yǎng)成作文開頭“聚焦事典、制造看頭”的意識還不夠,在具體的的文字表述上依舊有高下之分,不同的作文開頭依舊有平庸與精致的區(qū)別。
不妨比較思考以下示例觀點的表述:
①作家不敢抨擊不公、指責不平,只能唯諾順從、回避甚至流俗諂媚,那他必將失去獨立的創(chuàng)作人格和自由的創(chuàng)作思想,其尊嚴無從談起。
②作家沒有文人傲骨,只能唯諾順從、回避甚至流俗諂媚,那他自然無法挺起脊梁,站直做人,書寫文字也必是低眉順眼和點頭哈腰;
③作家沒有“壞脾氣”,不會怒目而視,不會拍案而起,只是一碗溫暾水,想必平日言行必是隨波逐流的做派,為文也是鄉(xiāng)愿的論作。
同一具體可感的寫作內(nèi)容和對象,示例論點②③顯然略優(yōu)。示例①中的“抨擊不公、指責不平”與示例②中的“文人傲骨”含義相同,而示例③中“壞脾氣”兼兩者而有之。并且,示例論點②中“文人傲骨”“挺起脊梁,站直做人”“低眉順眼和點頭哈腰”以一“骨”貫之,軟骨作家形象宛在目前;示例論點③中由“壞脾氣,不會怒目而視,不會拍案而起”到“溫吞水”之喻,再到“隨波逐流的做派” “鄉(xiāng)愿的論作”也逐層推進,互有援應。后兩例較相對直白的示例論點①更顯形象、雋永。
由此可見,語言的“嚼頭”必來自語言的“變”,非曲無以為文,相同意思的詞語,表達效果卻不盡相同?;蚝唵沃苯?、干癟澀口,或意蘊藏藏、豐滿潤舌,考生下筆時怎能不細細斟酌?“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不喜平而喜崛,考生們要多積累些形象的詞匯,玩味于字里行間,使語言多些“嚼頭”。詞法如此,句法同理,句式變化如文白相間、駢散相兼等,詞句變而文意不斷。當然,也不能耽于文字,在恰當?shù)牡胤近c綴一二即可,不然當有牽強拉扯、賣弄文字之嫌。
語言的形式變化必可使文章在內(nèi)容聚焦的前提下錦上添花,而談及形式,大多數(shù)考生還可以在藝術手法上下功夫,取法經(jīng)典詩文。比如以下兩例以“教育”為話題解說材料與觀點:
①如果只以聽話為標準教育孩子,那結果要么長出叛逆者與反抗者,要么只能養(yǎng)出僅會應聲的可憐蟲。
②“扯線木偶”式的被教育者,不會有“我要做什么”和“怎么干”的想法,任人擺布,只有線斷時無所適從的可悲。
論點①“應聲的可憐蟲”寫出無尊嚴的形象,論點②“扯線木偶”也有喪失自我思想的意味,都能表明題意,不偏離文題。兩者都用了比喻的修辭,既形象也可省去若干口舌。只是“扯線木偶”與后文“線斷時無所適從的可悲”相合,顯示出完整立意的因果關系,技高一籌。
可見表述的“嚼頭”還可求諸修辭。修辭是語言的“花邊”,寫作要體現(xiàn)語言的藝術美感,多用些修辭,可少費筆墨,使語言多些生機,行文多些靈性,教學時需特別強調(diào)善用修辭尤其是比喻的重要意義。對議論文而言,想要表達的道理往往很抽象,修辭的運用可以使道理敘述不那么干澀,文章高手甚至借用、分解修辭,搭建全文框架(如《拿來主義》的一喻到底),讓修辭成為全文的亮點。
關于考場作文的觀點表述問題,最后還要補充提醒幾點:觀點表述應力避材料,盡量不與文題詞句重合,忌全句使用,引用材料內(nèi)容的最大單位止于詞語;可以將優(yōu)質(zhì)的論點表述視為對材料的仿寫,正確的仿寫是脫胎于材料,拓寬內(nèi)涵,仿意不仿形,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觀點表述要簡明,言簡意賅與內(nèi)涵豐厚并不相悖;位置上要處于文章前端,迅速入題,可單列一段,字數(shù)不可太多,語言盡量緊湊,要有鳳首之意。
總之,只有精心打造作文發(fā)端的“看頭”與“嚼頭”,才能抓住閱讀者的眼球,這是考場作文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