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
摘要: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具有傳承、教化、培養(yǎng)、塑造、認知等功能,能反作用于社會實踐,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主要是由形成于五千年歷史中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形成于浴血奮戰(zhàn)年代的革命文化和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共同組成,具有科學性、時代性、實踐性。它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黨實現長期執(zhí)政的可靠保障,是改革開放順利推進的軟實力支撐,是實現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共產黨;民族復興
中圖分類號:A8 ?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4-3160(2019)01-0143-09
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文化的高度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40-41?;谖幕闹匾?,大會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一起列入“四個自信”的體系。這既體現了黨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也凸顯了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具有傳承、教化、培養(yǎng)、塑造、認知等功能。新時代,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語境中全面科學認識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的邏輯基礎和認知前提。本文試圖通過對該問題的探討,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為提升廣大民眾的文化自信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2014年10月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文藝座談會上指出:“在幾千年前的歷史流變中,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都挺過來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fā)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2]。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也是中華民族繁衍的精神家園和力量源泉。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獨特標識
文化是民族的獨特標識。在人類歷史上,古巴比倫文化不同于古埃及文化,古埃及文化不同于古印度文化,古印度文化不同于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對實踐的反映,文化發(fā)展深受一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同一歷史時期的不同國家,以及同一國家的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社會生態(tài)不盡相同,文化理所當然呈現出不同特點。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同志這樣闡釋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的關系: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民族在人類歷史上創(chuàng)造過輝煌。但是,中華民族的輝煌并非由窮兵黷武鑄就,而是在深諳“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基礎上,靠中華民族文化產生的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所致,講究以文化人,以文感人。中華傳統文化根基深厚,博大精深。自漢代以來,經唐宋發(fā)展,直至近代形成了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為主體的文化格局,也形成了以儒家倫常為主要特征的傳統文化。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范仲淹“憂樂情懷”、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仁人志士的愛國情懷,“敬業(yè)樂群”“無信不立”“仁者愛人”等圣賢古訓,對“禮治”“德治”等治國理念的倡導等,經過長期積淀和傳承,將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并內化為中華民族植入內心的精神血脈和獨有的文化標識。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鑄就了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歷史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1]41。也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民族,相應地,中華文明也流傳了五千多年,且一直以來,無論是外族入侵,還是朝代更替,中華文明始終都得以保存和延續(xù),從未中斷。這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一個奇跡。不僅如此,在中華傳統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下,中華民族還鑄就了輝煌燦爛的歷史,在人類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
1.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彰顯了中華民族的燦爛輝煌
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則特指相對于政治、經濟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從世界歷史的角度看,人類文明大致可以分為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在五千多年的浩瀚史海,中華民族不僅在經濟、政治上創(chuàng)造過輝煌,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曾震撼世界。在學術思想領域,有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思想,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思想,以孫子為代表的兵家思想等。諸子百家,觀點不一,精彩紛呈,思想領域十分活躍。古代中國不僅擁有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等聞名于世的四大發(fā)明,而且有著對西方哲學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中國哲學。同時,中國的文字、服飾、建筑等典型的文化產品也都成為日本等國家紛紛效仿的對象。中華文明以其強大的實力長期處于東方文明的中心,堪稱東方文明的龍頭老大。古時候中國就聞名遐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功不可沒。
2.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3]3。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獲得世界認同奠定了堅實基礎。比如,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對“禮治”“德治”的倡導,對“人性”的尊重,對“修身齊家”的踐行,將封建社會的人文政治體現得淋漓盡致,也正是依靠儒學的外在倡導和內在約束,封建社會得以在我國延續(xù)數千年。尤其是秦王嬴政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首次在中國歷史上用思想文化的統一確保了民族和國家統一,結束了國家和民族長期分崩離析的局面,創(chuàng)建了高度集權的中央政治制度,為國家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同時,強大的國力也使得中國的有識之士能夠走出去,傳播中華文化,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如張騫出使西域、鄭和下西洋等,讓全世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了中國,為中國巍然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中華民族未來發(fā)展提供自信根基
沒有自信的民族,是沒有脊梁的民族,也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中華傳統文化實力雄厚,影響深遠。從紅船精神,到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到“兩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再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也創(chuàng)造過優(yōu)秀的革命文化,發(fā)展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些文化鏗鏘有力,確保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順利推進。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有這般豐富、深厚的文化積淀感到自豪,應該有文化自信的充分理由和氣度,這份自信也將為今后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提供堅實基礎。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黨實現長期執(zhí)政的可靠保障
政黨以影響和控制公共權力為目標。中國共產黨是我國長期執(zhí)政的唯一政黨,其執(zhí)政地位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但黨的執(zhí)政地位并不是一勞永逸的,要實現長期執(zhí)政,必須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引領,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
(一)優(yōu)秀傳統文化為黨實現長期執(zhí)政提供思想源泉
一直以來,中國共產黨就善于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治黨治國的智慧。在實踐中,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們借鑒和吸收了傳統文化的重修身養(yǎng)性、重求實、重“知行合一”等主張,提出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注重思想建黨、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持實事求是等要求。正是這種繼承和發(fā)揚,為黨領導人民贏得革命的勝利提供了思想、作風等方面的保證。
習近平同志指出,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fā)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形成的時代雖然與今天有諸多差別,但其揭示的普遍的、共性的規(guī)律在今天仍然不過時,如執(zhí)政中的“民為本,社稷次之”思想、修身養(yǎng)性中的“自省”“慎獨”要求、社會發(fā)展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仍然是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重要思想理論源泉。
(二)革命文化為黨實現長期執(zhí)政提供歷史借鑒
1921年,中國共產黨一成立便自覺地肩負起了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使命。但前行的路途充滿了坎坷,從黨創(chuàng)建時的艱辛,到大革命的失敗,到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到轉戰(zhàn)陜北,再到移步西柏坡,歷時28年,我們成功走了過來,最終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28年,苦難與輝煌并存;28年,黨領導廣大人民浴血奮戰(zhàn);28年,廣大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為了革命的勝利不畏犧牲、奮勇前行,由此鑄就了一系列紅色精神。這些精神,將黨與群眾、黨與公共權力、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等作了生動的詮釋,內含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作風,嚴肅紀律、顧全大局的要求等管黨建黨的精髓,成為革命文化深刻內涵的集中彰顯。它確保了革命的勝利,用歷史證明了紅色文化的重大作用,為實現黨長期執(zhí)政提供了歷史參考和借鑒。
(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黨實現長期執(zhí)政提供現實保障
政黨要想長期執(zhí)政,必須具備足夠的合法性。合法性,也被稱為正當性,是政治學和社會學領域的術語。實現長期執(zhí)政,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偉大目標?!恫既R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將“合法性”解釋為:“它是一種特性,這種特性不是來自正式的法律和法令,而是來自由有關規(guī)范所判定的、‘下屬據以(或多或少)給予積極支持的社會認可(或認可的可能性)和‘適當性”[4]。美國學者李普塞特則認為:“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統使人們產生和堅持現存政治制度是社會的最適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5]。事實上,無論是《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的解釋,還是李普塞特的觀點,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對于執(zhí)政黨而言,要實現長期執(zhí)政,關鍵不在于公共權力的歸屬,更在于這種歸屬的基礎是否具備且牢固。
1.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黨獲得民眾認同提供合法性基礎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廣大中國民眾長期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最大的合法性來源。民眾為何如此信任和支持中國共產黨?根本原因在于黨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堅定信念、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的井岡山精神,敢于勝利、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長征精神……使廣大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正因為人民有了真切的獲得感,才對黨表示出自覺的認同。
人與動物的最大區(qū)別即人是有精神需求的,而且這種需求時時刻刻都存在。深諳此理,毛澤東同志早在1940年就說過:“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成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yōu)橐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6]。同樣,習近平同志在2014年召開的文藝座談會上也指出:“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必須抓好經濟建設,增加社會的物質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須抓好文化建設,增加社會的精神文化財富”[3]14。大力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也是黨獲得民眾認同,進而提高執(zhí)政合法性,實現長期執(zhí)政的重要保障。
2.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黨長期執(zhí)政提供意識形態(tài)指導
意識形態(tài)是文化的核心,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指導,也是黨的執(zhí)政合法性的重要來源。實踐證明,意識形態(tài)建設出偏差,黨及其領導的事業(yè)必將遭遇挫折。馬克思曾說,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態(tài)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實際情況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無產階級不去占領,資產階級就會去占領。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掌握黨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導權、管理權、話語權,是黨的意識形態(tài)向社會主導意識形態(tài)轉變的要求,一旦黨的意識形態(tài)成為社會主導意識形態(tài),黨實現長期執(zhí)政也就有了扎實的理論保障。
無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還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也是黨內健康的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黨內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能確保黨的執(zhí)政方向的正確,為黨的“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理念的貫徹實施提供保障。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改革開放順利推進的軟實力支撐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石破天驚,由此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也是改革開放順利推進的軟實力支撐。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改革開放決策提出的重要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吸收和借鑒了蘇聯模式。這個模式在一定時間內,為集中我國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起了積極作用。但是,這個模式具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弊端,如所有制結構上的單一公有制,經濟上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管理體制上實行高度集權等,因此,當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持續(xù)往前推進時,經濟、政治領域出現了一些偏差。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共產黨果斷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鄧小平同志曾經告誡我們,中國不搞改革開放,只有死路一條。作為一大創(chuàng)新,“改革開放決策”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
1.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為改革開放決策的作出提供創(chuàng)新的思想來源
創(chuàng)新是時代所需、民族所需,是國家發(fā)展所需,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特點,最獨特的民族稟賦。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v觀中國傳統文化,其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十分注重創(chuàng)新。例如商朝開國君主成湯曾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以激勵自己自強不息,創(chuàng)新不已。成湯此處用的三“新”本義指去除皮膚上的污垢,使身體煥然一新,引申為精神上的棄舊圖新,內含成湯警示自己每天要除舊更新,且持之以恒之意。此言告誡后人,不僅要創(chuàng)新,而且要持續(xù)創(chuàng)新。傳統文化所講的創(chuàng)新是要求人們以一種革新的姿態(tài),積極推動事物的發(fā)展,順應歷史潮流,而不能因循守舊,阻擋歷史前進的步伐。
改革開放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創(chuàng)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源泉。2015年3月,習近平同志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惟改革者進,惟創(chuàng)新者強,惟改革創(chuàng)新者勝。新中國成立后,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我們進行了積極探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沒有制定出完全適合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科學政策,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緩慢,人民物質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國家落后于世界?;诋敃r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摒棄了其他道路,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這是一條與黨長期領導的武裝斗爭完全不同的道路,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這個決策的提出本身就是理論創(chuàng)新的重大成果。之后,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堅持創(chuàng)新精神不移,在制度、體制機制上大膽創(chuàng)新,有效緩和了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帶來了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騰飛。
2.革命文化為改革開放決策的作出提供為民的價值取向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將為人民服務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為民”是貫穿革命文化始終的一條紅線。為實現人民利益,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自覺肩負起了偉大的歷史使命;為實現人民利益,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合作發(fā)動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為實現人民利益,雖革命遭受重大挫折,中國共產黨仍然不屈不撓,矢志向前;為實現人民利益,無數革命先烈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代價。正是黨和革命群眾的無私奉獻,才有了歷久彌新的紅色精神,才有了內涵豐富的革命文化,也才能在這些精神的支撐和指引下,在世界的東方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震撼世界的人間奇跡。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創(chuàng)造了悠久燦爛的文明,為人類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由于封建統治的腐敗,我們逐漸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于是,西方列強紛至沓來,在中國競相劃分勢力范圍、租界。自此,山河破碎,生靈涂炭,中國民眾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歷史給我們的一記沉痛教訓。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的勝利為扭轉這一局面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過近30年的發(fā)展,中國社會也有了一定進步,但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仍然遠遠落后于世界。為了不讓歷史重演,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作出了順應時代潮流的偉大決策——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改革開放決策的作出本身就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直接彰顯。這在習近平同志在深改組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中得到了直接印證。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fā)展,無不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智慧。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解放思想、積極探索,鼓勵不同區(qū)域進行差別化試點,善于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p>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改革開放提供強大的軟實力支撐
習近平同志指出:“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yè)難以持續(xù)長久”[7]280。改革開放是一項全新的事業(yè),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供遵循,前行的征程充滿了艱辛與未知。要明確前行的方向,要克服前行途中的艱難險阻,必須依賴文化的支撐。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持續(xù)推進為改革開放提供理論指導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仡櫢母镩_放40年的歷程,無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持續(xù)推進為中國的改革開放順利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引。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再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在改革開放時期的理論都始終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開。鄧小平理論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回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論述,科學發(fā)展觀對“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的關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闡述,及時科學地回應了現實關切,科學有效地解決了時代提出的新問題,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為指引,改革開放一路披荊斬棘,順利推進,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fā)出蓬勃生機。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改革開放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社會迅猛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改革成果有目共睹。但同時期也是我國社會大變革、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是各種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的時代。在我們“走出去”“引進來”的同時,一些骯臟、丑陋的事物也趁虛而入,干擾人們認知、混淆人們視聽,阻礙改革開放進程。對此,習近平同志說:“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一些人價值觀缺失,觀念沒有善惡,行為沒有底線,什么違反黨紀國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當都敢做,沒有國家觀念、集體觀念、家庭觀念、不講對錯,不問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渾渾噩噩,窮奢極欲”[3]8。這些問題不解決,將阻礙改革開放進程,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大局。
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需要制度的剛性約束,尤其是在權力運行、利益分配等方面更需要制度的規(guī)范,因為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制度管根本,制度的最大魅力便是從權力的授予開始就給權力運行設置邊界,一旦超越邊界,權力行使者都要受到相應懲處。也就是說,制度能從權力運行的初始環(huán)節(jié)開始約束權力行使者的行為,減少或避免一些問題的出現。另一方面,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發(fā)揮文化的作用。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因為精神可以轉化為人行為的動力。但此處所言“精神”,實則屬于文化范疇,體現為一種情懷、一種境界。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生存和發(fā)展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挑戰(zhàn)。沒有精神,人不能自強,國不能自立,民族不能進步。于個人而言,文化具有塑造人格、規(guī)范言行的功能;于整個社會而言,文化具有導向作用。文化在給人們提供知識的同時,也教給社會人生存和發(fā)展應遵循的基本規(guī)則。20世紀70年代,荷蘭哲學家馮·皮爾森曾將文化視為按一定意圖對自然或自然物進行轉化的人類全部活動的總和。阿爾蒙德則說,文化是一套態(tài)度、信仰和情感,它的最大作用是影響處于文化氛圍中的角色者的行為。中華傳統文化對于個人修為等的倡導,革命文化對于黨與群眾關系等的科學揭示,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高尚價值觀的宣揚,都為規(guī)范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人的行為提供了參考和借鑒。而且文化發(fā)揮作用的過程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成本低,且容易被人接受。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力倡導、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去除痼疾,適應新時代的強大軟實力支撐。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
物質決定精神,但精神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皼]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7。“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為條件”[3]4。這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繼承傳統,反映歷史,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文化,是源于大眾又服務大眾的文化。它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之義,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文化復興是民族復興的重要內容
“復興”,簡言之,指衰落后再度興盛,有再創(chuàng)輝煌之意。今言“民族復興”也即恢復中國歷史上相對的發(fā)達和興旺,不再受列強欺凌,再次屹立于世界先進的民族之林,為當今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貢獻中國之力量。但是,民族復興的過程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過程。沒有精神文明的傳承和發(fā)展,沒有文化的繁榮和昌盛,就沒有民族復興的真正實現。因此,新時代,要實現民族復興,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文化發(fā)展不可或缺。
當前國家與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的較量,已經突破了單純的經濟、科技、軍事的維度,涉及到了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等領域。特別是在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世界主題,在大規(guī)模戰(zhàn)爭不會爆發(fā)的情況下,文化越來越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重要考量和工具??v觀全球格局,當今國家實力大致由硬實力和軟實力構成。其中,硬實力通常是指一國經濟總量、硬件設施等,軟實力則包括文化、制度、傳媒等。因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塑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和影響力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fā)展。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民族復興凝心聚力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夢是一種形象的表達,是一個最大公約數,是一種為群眾易于接受的表述。中國夢內涵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認同和價值追求,在精神上更容易獲得廣大民眾的認同、支持和參與。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但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皩崿F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7]280。中國夢的實現,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撐。中國夢的實現,需要萬眾一心,需要眾志成城,需要廣大中國人民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因此,如何將全體人民的力量凝聚到“中國夢”上來才是問題的關鍵。其中,文化的作用不可替代,這種作用又著重通過文化自信體現出來。
文化自信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人們對于自身所擁有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的高度肯定,是對自身所處文化體系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影響力的堅定信念。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2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兼具科學性、時代性、先進性的文化,具備獲得民眾認同的內在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也因此成為為民族復興凝心聚力的黏合劑。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民族復興營造良好社會生態(tài)
民族復興是一項系統工程,此處的“系統”既指民族復興的內容涵蓋社會發(fā)展的幾乎所有方面,也指各個部分之間的內在邏輯機理。任何事物的成功推進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實現民族復興,不僅需要凝聚民心民力,而且必須為凝聚民心民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生態(tài)。不僅要使民眾有參與民族復興的積極性,而且要使民眾具備參與民族復興的能力,進而確保民族復興的實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求黨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一方面在全國范圍內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實現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發(fā)展,另一方面通過黨的政治社會化功能,使馬克思主義為大眾所接受、認同,充分顯示出馬克思主義強大的凝聚力和引領力,使全體人民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根本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精神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過程中,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的引領作用,并通過在全社會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之入腦入心,切實轉化為人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為實現民族復興獲取廣泛的思想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求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在全社會廣泛推進道德建設,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力,規(guī)范人的行為,大大提升人們?yōu)閷崿F民族復興努力奮斗的自覺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還要求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倡導為人民服務的創(chuàng)作導向,通過創(chuàng)作一批又一批思想精神、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yōu)秀作品,利用文藝傳播的廣泛性和及時性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三方面相結合,在全社會形成健康向上的社會生態(tài),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精神保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19.
[3]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4][英]戴維·米勒,韋農·波格丹諾.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410.
[5][美]西摩·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0
[6]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秦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