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
摘 要:深度學習強調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文章從創(chuàng)新讓政治課堂“亮”起來、和諧讓政治課堂“活”起來、綠色讓政治課堂“美”起來、開放共享讓政治課堂“富”起來等方面,對以新發(fā)展理念推進深度學習的政治課堂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發(fā)展理念;政治課堂;深度學習;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3-0010-01
作為政治教師一定知道,“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要實現高質量的發(fā)展,就必須在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新發(fā)展理念。同樣,追求深度學習的政治課堂,追求高質量的課堂,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也一直是廣大政治教師的目標。因此,在新一輪課改的大背景下,筆者認為政治課堂也應堅持新發(fā)展理念。
一堂容易被人記住甚至津津樂道的政治課需要有自己獨到的亮點,不是模仿,不是做作。而亮點離不開創(chuàng)新,這里的創(chuàng)新可以是基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情境材料,可以是教材文本結構的重新建構,也可以是一個高質量的能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問題等。筆者曾經聽過“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這節(jié)課,其課堂導入部分的情境材料是這樣的:“某社區(qū)居民樓水管管道老化,需要維修,那么居民可以尋求哪些部門的幫助呢?”這個情境材料雖讓人感覺不是很新鮮,也不是那么“高大上”,但筆者認為它很接地氣,它很可能是學生生活中會面臨并且需要解決的問題。事實證明,學生有很多話想說,其中有學生提到“可以請人大代表協助解決”。于是教師緊接著學生的答案追問“為什么可以找人大代表協助解決呢”,很自然地就引入了人大代表的權利與義務等內容。也就是說,這位教師將文本材料進行了重新建構,先和學生共同學習教材后一部分關于人大代表的知識,然后很自然地過渡到人民代表大會這部分內容。因此,這節(jié)課讓聽課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印象深刻。
筆者認為,要推動政治課堂的深度化學習,這節(jié)課就應該是和諧的。只有具有和諧美的政治課堂,才能讓教學氣氛“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一節(jié)和諧的政治課,教學內容及教學素材的選擇是關鍵。具有和諧美的課堂,應該有一個吸引人的開頭、堅實的中部和令人回味的結尾,并有節(jié)奏地形成幾個高潮,使啟疑導思貫穿全過程,使教學前后呼應。如果課堂導入素材的選擇不接學生的地氣,對學生而言是陌生的、不感興趣的,怎能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呢?例如,有教師講解“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問題”一課時,播放了一段長達5分鐘的視頻,內容大致是黃金周各地擁堵的現象,設置的問題是“如何有效解決我國交通擁堵的問題”,結果學生一片漠然。其實,這位教師提出的問題太大。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交通擁堵問題對相關部門和專家來說都覺得頭疼,又怎能怪學生不配合、不互動呢?這樣的問題無法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那還談什么學生的深入學習呢?可見,具有和諧美的課堂應是師與生之間心理相融,關系和諧,在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目標一致,平等探討,情感共鳴,這樣才能教學相長,共同發(fā)展。
綠色課堂是當前廣大教師追求的一種比較理想的教學境界,要打造綠色課堂,筆者認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師要尊重教育教學規(guī)律,關注學生發(fā)展的永續(xù)性。作為政治教師都知道,給學生上哲學課,要告訴學生“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尊重客觀規(guī)律才能事半功倍,否則便會事倍功半”。然而在自身的課堂教學中,卻往往很難落實這一點。例如,教師明明知道班級學生的基礎是不一樣的,認知水平和能力也是有差別的,但課堂設置的問題是統(tǒng)一的,提出的教學目標也是一樣的,就連布置的課外作業(yè)也是相同的。當然,課堂教學對所有學生應該有一致的最終達成目標。可為了實現這個最終目標,筆者認為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因材施教,問題、階段目標、作業(yè)等應該有所差別,這樣才是以生為本,才算尊重教育教學規(guī)律。此外,綠色課堂還應關注學生的永續(xù)發(fā)展。為此,教師應努力培養(yǎng)德才、情智、身心諸方面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學生。
開放共享的課堂應該是唯美的,耐人尋味的,能讓課堂內容、素材更加豐富多彩。筆者認為,開放共享的理念不僅能推動政治課堂教學的深度學習,也能讓師生、生生在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實現共同發(fā)展。開放共享的課堂要求教師放棄“我的課堂我做主”的傳統(tǒng)理念,教師應該努力成為課堂教學的支持者、引路人,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體。傳統(tǒng)的課堂往往是教師根據教材文本選擇情境材料,然后根據情境素材設計供學生探究的問題。這看似為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討論與交流,其實是教師在牽著學生的鼻子往前走。筆者曾經聽過“影響價格的因素”這節(jié)課,其課堂導入不是“高大上”的視頻資料,而是學生自己拿著手機在菜場拍攝的同一商品價格變化的資料,以及采訪菜農的相關視頻。菜農的那一句“遇到天冷下大雪的時候,大白菜就少,要比天好的日子貴好幾倍”,詮釋了課堂教學的重點知識。教學素材學生選,學生才能在搜集整理材料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合作,共享成果。因此,讓學生走出課堂,去傾聽社會的聲音,在活動中學習,這比封閉式課堂的說教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推進深度化學習。
參考文獻:
[1]金觀濤.人的哲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柏茂東.高中政治教學實施導師制的原則與流程[J].教學與管理,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