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 魏崇啟
摘要: 全面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呈現(xiàn)新的特點和問題。通過自編問卷對高一銜接期化學教師教學情況實施調研,探查化學教師對初高中銜接教學現(xiàn)狀、課程標準、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的認識,
以及化學教師進行學法指導、開展實驗教學等方面的銜接教學現(xiàn)狀。
結合調查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提出初高中銜接期化學教學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高一銜接期; 化學教學情況; 調查分析
文章編號: 1005-6629(2019)5-0028-06 ? ? ? ? ?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 ?文獻標識碼: B
學科教學中不同學段的銜接問題是影響學生學習適應性的重要因素。所謂高一銜接期是指學生進入高一后逐步適應高中化學學習的過渡期,一般認為是從進入高一開始至高一上學期期末前后[1]。了解高一銜接期化學教師教學情況是科學開展初高中銜接教學和研究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末,我國學者就對初高中教學銜接問題進行過多項調研,內容集中在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研究[2,3]。隨著21世紀初基礎教育領域對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內容隨之豐富,相關研究除關注初高中化學教材、教法之外,開始關注學法的銜接[4~6]。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深化階段,課程方案、標準和教材的變化以及中高考評價方案的改革,使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研究的內涵繼續(xù)發(fā)展。開展高一化學教師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研究,對于高中化學課程的科學實施和學科育人功能的發(fā)揮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1 ?高一銜接期化學教師教學情況調查與分析
2018年8月,江蘇省教育廳發(fā)布《關于調整普通高中2018級學生課程方案和課程內容的通知》中,對包括高中化學必修課程在內的多項教學內容和要求進行了增減修訂。當前正處于“新課標、新高考、舊教材”的過渡期,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呈現(xiàn)新的特點和問題。因此,筆者針對當前高一銜接期化學教學的現(xiàn)狀設計并實施了問卷調查,根據(jù)調查結果的分析討論,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以消除學生化學學業(yè)成就上的“兩極分化”,改變學生學與教師教的方式,為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供有益的借鑒。
1.1 ?調查問卷的編制
先期對筆者所在地區(qū)的銜接教學觀察和調研表明,對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的關注度由高到低依次為“教學內容、現(xiàn)用教材、課程標準、學生學法和教師教法”(見圖1)。以此確定調查內容,建立問卷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問卷的維度和項目。根據(jù)框架構想并參照國內相關研究的調查問卷編制,為確保調查問卷的科學性,先在筆者所在地區(qū)高一化學教師進行預調查并提出改進建議;對問卷進行適當修訂后,征求專家意見,確定正式問卷。
問卷正文第一部分為被試基本情況,包括學校、學段、性別、年齡、職稱、任教班級等。第二部
圖1 ?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主要問題
分為化學教師對教學銜接問題的認識、化學教師對課程標準的認識、化學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認識、化學教師對教學方法的認識、高一銜接期教學實踐現(xiàn)狀等五個維度及相應項目?;瘜W教師對銜接教學的認識維度的項目涉及對銜接教學現(xiàn)狀、問題成因、銜接策略等方面的認識;化學教師對課程標準的認識維度的項目涉及對初高中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設計思路、內容標準、教學建議等方面的認識;化學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認識維度的項目涉及初高中教材內容銜接、高一教材的教學適應性、銜接教學的方式等方面;化學教師對教學方法的認識維度的項目涉及教學組織形式的運用、了解學情的方式、學法指導的方式等方面;高一銜接期教學實踐現(xiàn)狀維度的項目涉及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輔導等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化學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等。第二部分多數(shù)項目根據(jù)三點量表法,將被試對個體診斷性項目的回應程度分為“符合、有些符合、不符合”三個等級,少數(shù)項目的回答選項為具體內容。
1.2 ?數(shù)據(jù)收集和處理方法
為確保問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隨機抽取70名筆者所在地區(qū)的在職高一化學教師作為調查對象,先陳述調查目的和要求,被試現(xiàn)場獨立完成問卷,時間20分鐘。發(fā)放問卷70份,收回70份。用excel 2007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的運算、繪圖功能對各項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和定量分析,獲取各項目調查的頻數(shù)等相關的信息,測量化學教師對高一銜接期教學的理解、實施現(xiàn)狀并進行成因分析,以便形成問題解決的對策和建議。
2 ?統(tǒng)計結果和分析
2.1 ?化學教師對于初高中銜接教學問題的認識
在被調查教師中,對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的關注度高,這一點可以從“我認為高一教學中銜接問題嚴峻”“我在教學中想到過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的問題”兩個問題的調查結果中得到反映。在“初中課改降低教學要求”和“現(xiàn)行高考方案的實施”這兩個因素使高一化學教學中銜接問題更突出的調查中,選“符合”選項的分別達82.9%和74.3%。有相當部分化學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中嘗試過解決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認同對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研究和實踐價值,表現(xiàn)在對“加強銜接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效率”“研究并實施銜接策略能增強學生學好化學的積極性”等項目的回答(見表1)。
2.2 ?化學教師對于課程標準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部分高一教師對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不甚了解;僅有10.0%和11.4%的教師在“初高中課程目標是銜接的”和“初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設計思路是統(tǒng)一的”這兩個問題上選擇“符合”(見表2)。從統(tǒng)計結果看,多數(shù)教師認為高中化學課程內容標準不能有效指導銜接期的教學實踐,認為課標中的教學實施建議對初高中銜接教學的指導作用不強。這也從一個角度說明,教師群體對課程標準體系的認識和學習仍不夠,需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研讀和理解。
2.3 ?化學教師對于初高中教材的認識
分析表3中數(shù)據(jù)可知,被調查教師認為現(xiàn)在使用的初高中教材內容上不能很好銜接,有55.9%的被試選擇了“不符合”,認為高一教材不符合銜接期學生的認知水平的比例高達“61.4%”。在教材使用了多年后,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高一教材內容的編排感到不適應。被調查教師表示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到與初中內容的銜接,并對重點內容進行了重點備課,但開展銜接教學的方式上略顯單一。
2.4 ?化學教師銜接教學的方式
調查顯示,有64.3%的教師對銜接知識內容的強化教學分散在日常教學中,近30%的教師選擇集中教學,仍有8.6%的教師表示,并無明確的方式進行銜接知識的教學(見圖2)。
2.5 ?化學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的認識
高一銜接期教師教學方法方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的比例明顯低于使用講授法。教師了解高一學生學習起點的方式較單一,75.7%的教師主要通過課堂上對學生的了解,缺乏課后或課外對學生的了解與指導(見表4)。
在學法指導方面,教師對銜接期教學中加強學法指導比較重視,78.6%的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能滲透學法指導,僅有4.3%的教師表示沒有在這一階段對學生加強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并且仍出現(xiàn)方式比較單一的情況(見圖3)。
2.6 ?化學教師銜接教學實踐的現(xiàn)狀
統(tǒng)計顯示,大多數(shù)學校高一銜接期化學周課時數(shù)為3節(jié),教師在高一的化學教學中感到課時不足,說明目前在課時管理分配和教學內容組織方面仍需進一步協(xié)調,對課堂教學中學情、教學難度以及深廣度的把握也提出新的要求。
在高一銜接期的教學過程中,課前預習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多數(shù)教師要求學生課前進行預習,在“我要求高一銜接期的學生課前預習”的調查問題的回答中,選擇“符合”的占51.4%,“有些符合”的占42.9%(見表5)。
課堂筆記方面,有半數(shù)以上的教師要求學生把筆記記在課本上,近半數(shù)的教師要求學生把筆記記在筆記本上。教師對學生進行輔導作為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一環(huán),其常用的方式多為專時輔導課和課間輔導。數(shù)據(jù)顯示,在高一銜接期的教學中,有44.3%的教師采用專時輔導課對學生進行輔導,52.9%的教師則利用課間進行輔導(見表5)。
調查發(fā)現(xiàn),在高一銜接期的實驗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動手實驗的機會太少,僅有12.9%的教師選“符合”,值得注意的是,有五分之一的教師選擇“不符合”。在高一教學中,相當比例的教師在教學中經常使用視頻或動畫呈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并且化學實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使用存在單一化傾向。這些都嚴重影響銜接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實驗素養(yǎng)的培育(見表6)。
3 ?研究的啟示與對策
3.1 ?研學課程標準,重視初高中課標體系的比較研究
中學化學課程標準是國家對中學化學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針對調研中呈現(xiàn)的教師群體對課程標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習不夠的現(xiàn)狀,化學教師需要在高一銜接期的教學中,切實深入研讀初高中化學課程標準[7,8]和相應的教學要求[9]。尤其要重視對初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比較研究,一方面要開展對不同學段化學課程目標、性質理念、設計思路、內容標準、學業(yè)質量和實施建議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把握好包括高一銜接期在內的各學段化學課程實施的階段性、聯(lián)系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要通過兩個版本《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10,11]的研讀比較,在課程改革進程中逐步建立化學課程實踐新的話語體系,理解把握中學化學課程的實踐要義,提升初高中銜接期化學課程實施的系統(tǒng)性、迭代性和適切性。
3.2 ?研究教材內容,挖掘高一銜接期的課程體系
在對初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研學的基礎上,深刻領會課程標準對教科書及教學工作的要求。針對目前仍有部分教師教學中對高一教材內容編排感到不適應的情況,化學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材觀,通過研讀交流,關注并明確不同版本、不同學段教科書內容體系的編寫理念、內容特點、呈現(xiàn)方式、教學適應性等等。在中學化學新教材呼之欲出的現(xiàn)階段,化學教師在面對“一標多本”、多版本教材共存的局面時,要積極利用多元教材體系中高質量、多樣化的資源,整合各套教材的優(yōu)勢,高屋建瓴地對教材的編寫思路和教學要求予以把握,深入研究和挖掘教材知識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合理重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設計并優(yōu)化高一銜接期的課程體系。同時,化學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努力通過多樣化的課程實踐方式開展銜接課程的教學。
3.3 ?關注化學學情,落實扎實具體的學法指導
針對教師了解高一學生學習起點和進行學習方法指導的方式單一的情況,筆者認為,一方面教師對高一銜接期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和方法指導要扎實具體,不能空泛;另一方面,也要明確多種教學方法的特點,合理選擇和改善教學方法。如學習物理性質時一般可以采用“觀察描述—個性概括—作用意義”的方法線路;學習化學性質時可以采用“實驗探索—歸納性質—理論解釋—作用意義—聯(lián)想歸納”的方法線路;學習化學概念時采用“分析—內涵外延—作用意義—聯(lián)想”的方法線路;學習化學實驗時可采用“實驗演示—反應原理—儀器裝置—操作—現(xiàn)象—結論—作用意義—聯(lián)想”的方法線路等。又如經常指導學生利用概念圖、思維導圖等方式進行化學學習,也能夠促進學生在高一銜接期對主干知識、方法技能和學科觀念的結構化。當然,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關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外,更要注意對高一學生認知特點的研究: 既要研究高一銜接期學生認知特點的一般規(guī)律,也要在實踐中研究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差異性和不平衡性,幫助學生順利渡過高一銜接期。
3.4 ?重視實驗教學,彰顯化學實驗的育人功能
做好化學實驗的教學銜接對于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提高學生素質方面尤為重要。高一銜接期的實驗教學不僅為實現(xiàn)實驗教學目標而呈現(xiàn),更是培養(yǎng)學生多項學習能力、激發(fā)和維持化學學習興趣、獲得生成性課程資源、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強有力陣地。針對各校實際情況和學生基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開展高一銜接期實驗教學: 如對化學實驗基本操作進行專門的訓練;指導觀察方法,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盡可能改演示實驗為學生探究實驗;在一定范圍內開展學生實驗設計和技能評比;開展“任務型”演示實驗及分析等。在新課程理念下開展的實驗教學,可以是學習探討多種學習內容的載體,也可以是提高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重要形式,更可以是多種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方式和手段。
3.5 ?加強規(guī)劃引導,完善并科學實施選科制度
在課程改革深化推進的進程中,部分高一學生和家長對將要面對的高中課程的開設和將要面臨的高考評價方案不甚了解,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能夠提供客觀、準確、科學、及時的咨詢服務。筆者認為,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進程中,學校、家長、學生切不可只為“一時之需”,應積極、理性思考,結合實際情況,形成完善的選科制度,加強對學生學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指導,合理設置包括化學學科在內的各門課程,由學校和教師實事求是地向學生和家長介紹學校所開課程的情況、選科程序、適合的學生對象和任課教師情況等。杜絕極少數(shù)學校從所謂“學校利益”出發(fā),“引導”甚至強制學生不去選修化學或其他課程的情況。幫助學生從高一開始就對整個高中課程的開設情況和高考評價方案有深入了解,有助于學生依據(jù)學校課程確認、制定適合自己的選修和選考科目,提高銜接期化學教學效益,真正落實課程改革方案。
參考文獻:
[1]王澍. 高一銜接期課堂教學案例分析——以《二氧化硫的性質與作用》的教學實施為例[J]. 化學教與學, 2013, (11): 78~81.
[2]張福喜, 程國清, 丁明虎. 淺議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J]. 化學教育, 1996, (9): 18~21.
[3]諸松淵. 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的若干問題[J]. 化學教育, 1999, (9): 20~22.
[4]何健. 淺談初中與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J]. 教學與管理, 2003, (3): 82.
[5]胡耐玲. 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的研究[D]. 濟南: 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3.
[6]趙安興,馮英明, 祁建平, 孫美清, 李潤香. 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研究[J]. 教學與管理, 2004, (3): 71~72.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8][1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9]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 江蘇省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教學要求(修訂稿)[EB/OL].http: //www. 360doc. com/content/11/0822/16/4379726_142435095. shtml, 2011-08-22.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