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玲
摘要:我國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深入,促使教育界不僅關注學生文化知識的掌握情況,更加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這樣以來,不同階段的音體美教學,就引起了廣大一線教育者的高度重視,如何開展有效的教學,則成為大家達成的共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也不例外。面對多元化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小學音樂教師把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提升到日程上,以下面三種方式為主,探究新的教育教學策略,權衡利弊,把握合唱教學發(fā)展的方向,以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參與合唱的熱情。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4-0230-01
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越來越明顯。因為合唱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形式,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音樂涵養(yǎng)方面,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和教育意義,同時也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班級活動,增強凝聚力,形成互助友愛和諧的班風,讓小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自信心,得到有效地保護,以發(fā)掘出學生的音樂天賦。在細細地分析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優(yōu)勢后,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情況,突出解決合唱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創(chuàng)新合唱教學的結構和模式,讓學生盡快地進入到合唱中,去親身體驗和感受合唱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為提升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實際,就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進行如下幾點探索和實踐:
1.探究新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本開展合唱教學,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
合唱教學是學生的群體活動,與獨唱有著截然不同的區(qū)別。為追求高效的小學音樂合唱課堂,教師要認識到合唱的獨特性,要盡可能地去引導學生,在實現(xiàn)音色平均的情況下,更要注重音量的協(xié)調一致,這對學生演唱表演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學生積極地配合才能達成。作為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根據(jù)合唱的特點,研究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讓課堂充滿活力和朝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合唱中,凸顯出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讓學生盡情地表演,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以《小白船》這首歌曲為例,可以借助阿拉丁神燈的故事,引入教學中,問問學生“神燈的神秘之處”,“假如你有一盞這樣的神燈,你有什么愿望呢?”然后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告訴學生,要實現(xiàn)愿望,需要運用真誠而又準確的聲音唱出這段音樂咒語,接著引出這首歌曲,并進行齊唱和合唱的比較,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合唱的藝術魅力,讓學生感受一下聲部間的相互配合,培養(yǎng)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以促使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2.掌握精湛的技術,施展合唱中的指揮能力,提高合唱表演的效果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更是指引者。這就需要在實際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具備專業(yè)的技能,防止課堂雜亂無章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要最大化地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促使學生深刻地領悟出音樂合唱的內(nèi)涵,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揮和引導,讓學生真正掌握合唱的技巧和方法,從而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最終達成良好的音樂合唱表演效果,以推動合唱教學有效性的全面提高。比如在進行人音版《小鳥 小鳥》這首歌曲教學時,教師在學生進行合唱前,要反復地進行專業(yè)知識的訓練,幫助學生掌握歌曲的弱起與切分節(jié)奏的準確唱法,教師還可以將肢體語言與身體的律動加入到這首歌曲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一邊合唱,一邊跟隨者自己對音樂的感覺隨意加入動作,從而加深他們對音樂節(jié)拍的感受與對歌曲情感的體會。在組織學生進行合唱訓練過程中,要對學生合唱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糾正和調整,促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把握感情色調和節(jié)奏的韻律,完成知識目標的同時,也能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以實現(xiàn)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升華。
3.對學生的合唱,進行耐心細致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需要一個漫長的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在學生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把握好音量、音色、音素等各個因素,對于學生在合唱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地進行說明和解釋,引領學生走上正確的發(fā)展軌道,增強學生的切身感受,促使學生在合唱中,找到自己的準確位置,從而有效提高音樂合唱的質量,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感知能力。以人音版《鈴兒響叮當》教學為例,教師在學生開始進行合唱之前,需要通過視頻展示輔以字幕讓學生對歌詞的大意進行簡單地了解,增強對歌曲的認識和理解,然后進行合唱,培養(yǎng)學生控制力度變化及用氣息支持歌唱的能力,從而真正達到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總的來說,課堂教學改革對小學音樂教學的沖擊力,極其強大,特別是對合唱教學,更是產(chǎn)生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為全面提升合唱教學的有效性,作為一線的小學音樂教師要積極地運用上述方式和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開展不同形式的合唱訓練,營造自由愉悅的合唱氛圍,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合唱情境,把學生引領到合唱中,促使學生形成合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發(fā)揮學生在合唱中的優(yōu)勢,從而促使學生音樂審美素養(yǎng)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以達到合唱教學有效性地提升。
參考文獻:
[1]肖新蕊.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黃河之聲,2017,(19):56-57.
[2]林小雨.教學改革背景下的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211-212.
[3]宋美玉.新課標下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的初探[J].音樂時空,2018,(15):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