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月紅
【摘? ?要】“項目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和意識。教師在小學習作教學中引入“項目學習”,具體可以通過項目選擇、項目生成、項目融合等方式,讓學生在項目學習活動中豐富寫作素材,形成實踐體驗,交流個體感受,串聯(lián)生命情感,在探求知識、感受生活的同時,達到“我手寫我心”的美好境界。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項目學習;實踐思考
在小學習作教學中引入“項目學習”,為學生量身定做“跳一跳夠得著”的項目活動,能使習作教學盡可能地貼近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實際,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對項目學習活動的精心組織,每個學生都能充分融入其間。學生在“滿足長進需要的有意識、有系統(tǒng)、有組織的持續(xù)交流活動”的“學習場”中,不斷體驗、創(chuàng)造、對話和合作,感受知識和自我的力量。如此,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變得活躍、靈動,真正感受到“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從而從根本上讓寫作成為學習、生活的需要,成為一項重要的實踐活動。
一、項目選擇:讓習作的素材與當下的生活對接
對于“項目學習”的選題,王林發(fā)教授指出:要“強調(diào)探究的意義”“將學習置于真實、生動、具體的情境下展開探究,比如參觀、采訪、實驗、制作、展示、辯論、調(diào)查、歌舞、攝影等,要注意基于現(xiàn)實的資源”??梢?,項目學習活動的選擇,要最大可能地立足于學生當下的生活實際,引入豐富的現(xiàn)實資源。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開掘習作的“泉源”,為寫作提供必要的準備,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選擇。
(一)教材內(nèi)容的延伸
教師應帶領學生將課文的學習延伸到課外,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有機地設計項目活動,點燃學生進行課外探究的熱情。結(jié)合《做一片美的葉子》課文的學習,教師可以設計“小小樹葉,意趣多多”的項目活動,讓學生組成項目小組,采摘最感興趣的葉子,并通過看一看、聞一聞、問一問、查一查、辨一辨的方式,從葉子的形狀、構(gòu)造、顏色、味道等方面進行探究,感受樹葉與大自然的神奇,而后將探究得到的信息運用到寫作中去。
(二)專題活動的濃縮
濃縮的都是精華。教師可以借助學校統(tǒng)一開展的“科技節(jié)”“讀書節(jié)”等活動,選取“開口小、有意義”的主題,組織學生開展項目學習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圍繞“科技節(jié)”,讓學生以“橋”為主題開展項目學習活動。學生可以實地察看各種各樣的橋并通過攝影與素描等方式加以記錄,還可以在教師與家長義工的指導下,學習橋梁搭建的有關(guān)知識,如橋的類型、橋的承重量的計算等,嘗試學做橋的模型。最后對這些材料進行整理,濃縮成一份關(guān)于橋的知識小報。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去粗取精、巧抓關(guān)鍵的技巧。
(三)閑暇生活的展現(xiàn)
梁實秋先生講,“閑暇處才是生活”。教師可以選取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從該物品入手,滲透寫作教學。如教師以“帽子”入手,組織學生開展“神奇帽子,創(chuàng)意無限”的項目活動,讓學生觀察各種各樣的帽子,了解帽子文化。同時,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設計、裝扮帽子,并把這個過程用作文的形式記錄下來。學生興趣盎然,主動思考,積極動手,最后不僅設計了獨一無二的帽子,還圓滿完成了寫作任務,可謂一舉兩得。
二、項目生成:讓個體的互動與團隊的協(xié)作同步
成功的項目學習活動,離不開合理而有效的分組。佐藤學在《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中指出,“合作學習的教學是由每個個體的互動所形成的意義鏈和關(guān)系鏈構(gòu)成的”,同時他又強調(diào),“如果不能讓學生實現(xiàn)當下的學習、感受當下生活的快樂,那么將來的學習也不會幸?!?。在項目學習活動生成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課程整合、對接生活,可以極大地開拓學生的學習時空,讓學生在個體的互動與團隊的協(xié)作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同時也促進“習作內(nèi)容的生成”,加快思維與語言表達的轉(zhuǎn)換。
(一)強調(diào)參與的全員性
不管是項目學習活動,還是習作教學,其主體與中心都是學生,參與活動絕不是哪幾個或哪一部分學生的“特有待遇”。由于項目活動任務具有復雜性,即使是綜合素質(zhì)優(yōu)秀的學生,也需要其他不同個性或有專長的同伴來協(xié)同完成任務。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一起進行“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合作分組,并以小組為單位推動組內(nèi)全體成員圍繞項目主題積極地收集信息、探討方案、獲取知識,以此來解決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問題。在進行寫作時,學生也以這樣的小組為單位,組內(nèi)互相點撥、共同啟發(fā),激發(fā)各自的寫作激情。
(二)注重項目的實踐性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觀點,同時他也提出“動手又動腦,才能有創(chuàng)造”的理念??梢妼嵺`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讓學生親自實踐,才能“調(diào)動學生多方面乃至全方位的心智與情感的力量”。學校開展的“橋”“茶”“樹葉”等項目學習活動,都有較強的實踐性。比如在“茶韻悠悠——六年級茶項目學習”這一學習活動中,有“走近:聆聽茶的故事”“漫溯:感受茶的韻味”“浸染:品味茶的芬香”“炫彩:展示學習成果”四個環(huán)節(jié)。不管是查找、演說茶的故事,學習泡茶的技藝,品味茶香,還是展示學習成果,參與活動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先自行進行實踐,而后在與同伴的交流分享中不斷豐富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
(三)凸顯活動的開放性
項目學習活動不僅從教材走向生活,融課內(nèi)與課外于一體,同時也將自然與社會很好地結(jié)合在一起。在項目學習活動中,教師在家長義工的幫助下可以帶學生走進水產(chǎn)養(yǎng)殖基地,讓學生近距離地感受特種水產(chǎn)的養(yǎng)殖過程;可以讓學生“重走長征路”、欣賞長征主題藝術(shù)、詠唱長征歌曲,體驗長征的艱難險阻和紅軍的英雄氣概;可以引導學生走進本地的地標建筑——“大金磚”,感受“魚水一家”的裝修理念、“舌尖上”的金磚文化、環(huán)保節(jié)能的低碳技術(shù)和高端智能的建筑特色等。
在實踐性強、極具開放性的項目學習活動中,學生興趣高漲,與教材、環(huán)境、生活產(chǎn)生互動和對話。這不僅讓他們體驗到了生活中的幸福感,還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寫作材料。項目學習越深入,越能保證學生寫作所需的材料的豐富性。自然便能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的美好境界。
三、項目融合:讓真實的情感與獨特的體驗相連
加拿大教育學家馬克斯·范梅南指出,“我們對某種現(xiàn)象的指向總是暗示著生活中特定的愛好、定位或觀察視角”“當一個人定位于一種現(xiàn)象時,便意味著他正滿懷興趣地接近這一體驗”。在項目學習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有這樣的“定位”。他們身體力行,通過實踐獲得獨特的體驗。這樣的“經(jīng)歷”就是一種“深度學習”,可以有效打通“做”與“說”、“做”與“寫”的壁壘,讓學生在內(nèi)心情感的驅(qū)動下,融合項目學習中獨特的個人體驗,自然而然地進行傾訴與表達。
(一)篩選活動信息
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分析整理資料,并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處理問題的能力是項目學習活動的重要目標。圍繞項目學習主題,學生能夠獲得大量的信息資料。在項目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準確辨別并認真篩選所獲得的信息資料,根據(jù)資料對項目主題研究的價值決定如何優(yōu)化及取舍。這也是在教學生如何圍繞習作主題甄別、篩選素材,以實現(xiàn)對寫作材料的最大化運用。比如,教學有關(guān)“橋”項目的活動習作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古代橋的類型以及古代能工巧匠建造橋梁的過程,從自己的“信息資料庫”中尋找出最能表現(xiàn)古人智慧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信息資料,并將這些資料用于表現(xiàn)“橋”的藝術(shù)魅力與建筑價值。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在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起習作的主題意識,從而掌握選材上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二)聚焦言語表達
兒童的習作與成人的文字特別是作家的作品有一定的區(qū)別。兒童的語言在幼稚中透顯著真實與唯一,飽含生命的靈動與無限活力。因此,指導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必須聚焦兒童的言語表達,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抒寫生命中的經(jīng)歷和感受。進行“風·樹葉·大地”的項目習作教學時,一位教師帶著學生來到教室外的小操場與風進行“對話”。學生有的捧起滿地的樹葉,你扔給我,我扔給你,觀察樹葉從空中落下的姿勢;有的倚著大樹,小心翼翼地把耳朵貼在樹干上,靜靜地聽一聽大樹的聲音;還有的干脆敞開了衣裳,讓風把自己的衣裳吹起,把風兒裝進衣服,帶進教室……有了這樣的體驗,教師再讓學生試著編寫童話。在學生的筆下,風有時溫柔,有時兇狠;大樹充滿了慈愛與溫情;小小的樹葉是精靈;大地總顯得博大和寬厚。而童話中的自己,是所有快樂的化身。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用自己熟悉的童話體裁敘寫風、樹葉和大地之間的故事。他們視角新穎,感受獨特,語言俏皮,字里行間充分展現(xiàn)了兒童特有的情趣。這樣的言語表達屬于兒童,也是他們成長中的最好印記。
(三)喚醒“寫作經(jīng)驗”
學生習作的過程即言語生成的過程,也是從“意”到“言”的轉(zhuǎn)換過程。影響或決定學生口語語言和書面語言生成與轉(zhuǎn)換的知識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寫作知識,包括詞匯量、語法規(guī)則、文章結(jié)構(gòu)和體裁等;二是內(nèi)容知識,即學生日常積累和掌握的與自然和人類社會相關(guān)的一般性知識?;陧椖炕顒拥牧曌鹘虒W,注重為學生進行這兩類知識的儲備提供必要的基礎。在項目習作教學中,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領下,根據(jù)習作的主題和題材需要對記憶中言語生成的“知識”進行檢索與配對,喚醒自身的“寫作經(jīng)驗”,從而產(chǎn)生表達的沖動與欲望,實現(xiàn)表達的目標。如開展“小小風箏飛過童年”項目習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回想開展項目學習活動前自己與風箏結(jié)下的“難忘情緣”:買風箏、做風箏或者是一次有趣的放風箏經(jīng)歷等。繼而讓學生結(jié)合項目學習活動中對“風箏文化”的了解、與風箏制作匠人的近距離接觸,以及與伙伴、家長一起放風箏的經(jīng)歷,抓取讓自己感受深刻的瞬間,再適時“嫁接”活動類習作的寫法以及相關(guān)的寫作知識,并啟發(fā)學生積極“移入”以往寫游玩性文章時積累的心得和經(jīng)驗。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斷推動學生建立、更新和完善對應的作文圖式,實現(xiàn)由“意”到“言”的轉(zhuǎn)換,促進習作內(nèi)容的生成。
綜上所述,項目學習活動為小學習作教學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學生在項目學習中探求知識、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內(nèi)心書寫參與活動的真實體驗。這樣的項目學習活動驅(qū)動學生“沉入”寫作中,真正催發(fā)他們自覺與自愿寫作,從而達到“我手寫我心”的美好境界。
參考文獻:
[1]美國巴克教育研究所.項目學習教師指南 ——21世紀的中學教學法[M].任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勒溫. 拓撲心理學原理[M].高覺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王林發(fā).基于“項目學習”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內(nèi)涵、實踐與反思 [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8).
[5]佐藤學.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M].鐘啟泉,陳靜靜,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6]丁義國.“經(jīng)歷”即教育[J].人民教育,2017(22).
[7]葉圣陶.文章例話[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
[8]范梅南.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M].宋廣文,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9]耿春龍,王冬娣,高霽岑,等.語文項目學習——為了學習的深度發(fā)生[J].小學語文,2015(6).
(江蘇省海安市實驗小學 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