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論文將從社會性、文化性、符號轉(zhuǎn)換性、歷史性、創(chuàng)造性五個不同方面探究翻譯的特性。還有翻譯過程中語言注意的意義再生來達到翻譯的最佳效果。意義再生分別從去字梏,重組句,建空間三個方面來探究。
【關鍵詞】翻譯特性;文化負載詞;翻譯原則
【作者簡介】楊春澤,女,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一、引言
翻譯不僅是兩種語言之間的互相轉(zhuǎn)換,而且是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從我國翻譯的歷史來看,翻譯對于中國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古代時期,中國人對于外來作品的翻譯一般體現(xiàn)在對于從印度傳到中國的佛經(jīng),這對中國的語言文字,都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到了近代對于其他國家的書籍及作品的翻譯,尤其是對西方的很多書籍的引進與翻譯,對于我國的方方面面都產(chǎn)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因此翻譯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不僅是對兩種語言符號的轉(zhuǎn)換,更是一種文化承載,讓翻譯達到最佳效果,才能實現(xiàn)翻譯的真實目的。因此本文,將從文化負載詞方面入手研究,力求能夠使翻譯達到一個更加的效果。
二、翻譯之文化特性
毫無疑問翻譯是一種語言符號之間的轉(zhuǎn)換,不過它也離不開文化的特性,在翻譯過程中翻譯的文化特性是譯者永遠不會能忽視的,因此翻譯特性之社會性、文化性、符號轉(zhuǎn)換性、歷史性、創(chuàng)造性這五大翻譯特性是不可遺漏的。
三、漢語文化負載詞英譯
1.翻譯特性之社會性。語言與社會是密不可分的關系,語言學索緒爾曾經(jīng)說過“語言是言語活動的社會部分”,語言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影響。比如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詞西方國家是沒有的,翻譯成英語是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這是中國獨有的政治特色對有語言的影響。又如 “解放生產(chǎn)力” 翻譯成英語是 “enancipate the productive forces” , 這也是中國獨有的經(jīng)濟體制對于語言的影響。因此語言是具有很強的社會性,翻譯也是離不開社會因素。
2.翻譯特性之文化性。文化是語言的根髓,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國家,地區(qū),地域都有不同的文化,因此英語與漢語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翻譯中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文化的方面。因此翻譯之文化特性在翻譯中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東西方對于狗的看法完全是不同的。英語中狗有吉祥,好運之意,而在中國則是貶義。漢語的成語“愛屋及烏”譯為英語為 “Love me, love my dog.” “好人有好報”譯為英語為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 因此在不了解中西方文化而進行翻譯是十分困難的和不可實現(xiàn)的,不了解文化就不能進行翻譯。
3.翻譯特性之符號轉(zhuǎn)換性。語言可以看作是一個特殊的符號系統(tǒng),語言學家索緒爾認為“語言學的問題是符號學的問題,要發(fā)現(xiàn)語言的真正本質(zhì),首先必須知道它跟其他一切同類的符號系統(tǒng)有什么共同點?!?因此翻譯是不同語言符號之間的轉(zhuǎn)換。就比如說,漢語中的“馬”和英語中的“牛”是相對應的,因此“強壯如牛”要翻譯成 “strong as a horse”。有些時候按照符號的對用也可采取直譯的方法,如“一石二鳥”,就可以翻譯成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這就是符號的直接轉(zhuǎn)換。
4.翻譯特性之創(chuàng)造性。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符號之間的轉(zhuǎn)換,更有譯者的創(chuàng)新性,賦予文本另外一種生命。德里達說過“翻譯在一種新的軀體、新的文化中打開了文本的嶄新歷史?!?這就說明了一種語言在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是,當譯者不同,文化不同時,就出現(xiàn)了翻譯的創(chuàng)新性。以 A Red Red Rose 為例,不同人有不同的翻譯。下面是幾個翻譯版本:
“啊,我愛的人像朵紅紅的玫瑰,
在六月里初開綻放”(黍黎釋譯)
“我的愛是紅紅的玫瑰,
于六月初開”(盛嘉駿譯)
“吾愛吾愛紅玫瑰,
六月初開韻曉風;”(郭沫若譯)
這是三個不同譯本,不同譯者都加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雖然作者風格各不相同,但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美,就看讀者最喜愛哪一種。
5.翻譯特性之歷史性。一部作品,不同歷史時期的翻譯各不相同,因為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都會有所不同,因此翻譯是具有歷史性的。比如說,同一部作品五四時期的翻譯和現(xiàn)在的翻譯風格是不同的,因為五四時期正是從文言文轉(zhuǎn)換為白話文的時期,因此和我們現(xiàn)在的語言風格會有一定的差別。這是同一部作品,不同時期的翻譯會有差別。然而還有不同歷史時期的作品,也應該用不同的語言來翻譯。例如,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翻譯成漢語應該有古漢語的特色,近代的作品就應該用我們近代的語言來翻譯。這樣就會符合不同時代的特色,會讓讀者有一種被代入感。
四、漢語文化負載詞英譯的意義再生
一般來說,翻譯是把一所以種語言轉(zhuǎn)換成意義對等的另一種語言,所以翻譯的過程也是一種意義再生的過程。在翻譯中意義再生有三種原則,分別是:去自梏,重組句,建空間。下面我會分別對這三種再生原則進行具體分析。
1.原則一:去字梏。去字梏指的是去除字本身帶來的限制。有時候文本的意義并不等于每個詞意義。因此去除字的牢籠桎梏并得到再生,需要譯者緊密結合上下文并且不斷思考琢磨原作者的意圖。下面幾個列子說明了去字梏在翻譯中的體現(xiàn)。例如,中國的老式家庭一般家里的人口都很多,可是現(xiàn)代家庭都是三口之家或是四口之家。似乎大家庭就會翻譯成large/big family, 小家庭應該翻譯為small family。 實則大家庭應該翻譯成extended family,小家庭為nuclear family。再如,少年老成。不能直接按照中國的字眼“老”翻譯成old。這句話應該翻譯成 “young but experience”, 用 “experience” 去字梏,更加貼切的表達詞義。
2.原則二:重組句。去除了文字本身的桎梏后,譯者語言精度原文本,掌握原文本所蘊含的含義與神韻之后,文本轉(zhuǎn)換成其他語言,這就是重組句。就漢英兩種語言來說,兩者在語句結構存在很多差異。因此在英譯漢時語言在完全無誤地理解語句之后,將其轉(zhuǎn)換成漢語常用的,符合漢語語法規(guī)則的句子。如英語習慣被動,漢語則習慣于主動。例如,“He was hurt.”, 漢語應該譯為,“他受傷了。”有時候英語中的定語、 狀語等句子成分同漢語的句子成分并不對應,譯者應轉(zhuǎn)換換位正常的漢語語序進行翻譯。
3.原則三:建空間。建空間一般指的是,在去字梏、重組句之后建造成一個新的文本,這個新的文本要保持與原文作者所給讀者建造的空間說一致。原文作者利用各種語言形式,借助上下文和語境為讀者營造了一個想象空間,譯者也應該力求創(chuàng)造出同樣相似的空間。下面是許淵沖譯杜甫的《絕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 A flock white egrets flies into the blue sky. My window frames the snow-crowned western mountain scene; My door oft says to eastward-going ships ‘Goodbye’ .” 單看譯文的框架與原文有很大的出入,不過在讀完譯文之后就能有同原文有相同的感受。
“翻譯是一門藝術”, 它需要譯者有能夠把一種語言符號轉(zhuǎn)換成另外一種語言符號的能力,同時也受五大翻譯特性的影響,因此本篇論文從文化負載詞入手分別探討了這五大翻譯特性及意義再生。
參考文獻:
[1]索緒爾,高明凱,岑麟祥,葉蜚聲.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2]穆雷.關于翻譯學的問題[J].外語教學,1989(3).
[3]雅克·德里達,張寧譯.書寫與翻譯[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