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催生了中國的先鋒派,詩人與藝術家在這場文化運動中聯系緊密,譬如“今天詩派”和“星星畫會”,在當時的刊物和展覽活動之中,就典型地表現出這種共生關系。隨著現代主義在各地方的深入影響,類似的共生關系也不斷地擴展版圖。這種形態(tài)在上世紀90年代的商業(yè)化趨勢里仍然延續(xù),但更多地體現在日常交往而非運動之中,酒吧、書店作為替代性公共空間連接著彼此,在當代藝術開始進入資本的狂歡之后,精神的疏離和物質的落差開始顯露于詩與藝術之間,但兩者之間的對話,乃至身份的置換從未停止,這為我們提供了可以回顧、展示和重新探討的眾多議題。
“共生”在生物學的意義上會衍生多重關系和后果,延伸到文化語境中,也隱喻著詩歌與藝術之間的復雜交互,和它們共同的社會背景。這次展覽的核心工作在于省察我們所處的年代變遷和內在脈絡,對于近10多年來更多的詩人寄望以繪畫為謀生方式的現象,我們也謹慎地加以觸及。歷史的豐富與龐雜遠非一個展覽現場所能呈現,我們已在出版計劃中邀請了出色的作者,力圖對應更多地域和界面的研究。
展覽的結構以兩部分組成:“文獻區(qū)”選擇了貴陽、北京、成都、福州、上海、南京和哈爾濱七座城市,以雜志、書籍、圖片、紀錄片和部分詩人及藝術家的繪畫、攝影、戲劇,以及與藝術相關的詩歌文本,呈現40多年來詩歌與藝術的精神交流和日常交往。“文本區(qū)”邀請了15位藝術家呈現他們在多重媒介運用中的詩歌主題與意識表達,大部分創(chuàng)作活動的日期相對晚近,涉及的是共生關系進入新一輪的轉化過程之后,個體對于詩歌文本的閱讀、領悟和挪借,其中也包含了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詩歌文本。
本期《畫刊》上呈現的“共生:詩與藝術的互文”特稿,由流通的歷史、藝術的文本、置換的身份三部分構成。特稿在依循實體展覽的整體結構的同時,強化出歷史敘述和身份置換這兩方面元素,以形成對應之中的厚度。感謝《畫刊》的邀約,使得“共生”的命題以紙上的形式在展場外呈現。(朱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