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歡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輔助手段,早已在教學的應用中顯示出了自身的優(yōu)勢:節(jié)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與翻轉課堂聯合使用,較高地提升學生的整體學業(yè)水平和學習興趣。但是,在日常的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仍然有許多困擾高中歷史教師使用微課進行教學改革的問題。本文將以新授課為切入點,從整體使用策略和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兩個方面淺談微課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運用;高中歷史;高效課堂
新授課和復習課是高中歷史課堂的兩種基本課型,相比復習課,筆者認為在新授課中運用微課具有“任務重,推動難”的特點。新授課具有普及知識和發(fā)散思維的雙重教學任務,高中歷史的知識點在廣度和深度上與初中相比既有量的增多,又有質的改變。而學生的整體面以及思維能力往往停留在比較淺薄的層面,深度欠缺,多數還停留在SOLO分層理論的第一或第二階段,給教師的教學增加了難度。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同時,又是一種對多媒體技術操作水平要求較高的技術手段,而教師的微課制作整體水平還待提高,給教師增加了技術難度。用微課進行教學,是技術和專業(yè)的雙融合,教師需要克服困難,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特點,使技術為課堂服務。
一、微課在高中歷史新授課中的整體運用策略
第一,微課的運用要注意目的性。高中歷史新授課教學過程一般分為導入、基礎知識點講授、重難點突破、課堂小結、習題鞏固等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一般來說,新授課要注意基礎知識點的講授,注重重難點的突破,適應具體學情?;谛率谡n的教學任務特點和學生的學情特點,制作運用于歷史教學的微課時,需要綜合考量在哪一個環(huán)節(jié)使用微課、目的是什么、微課的引入能不能高效解決學習任務等問題。
第二,微課的運用要體現時效性。高中歷史新授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類知識點是否都適合使用微課,一節(jié)新授課中使用微課的時間應該如何確定和分配都是用微課構建高效課堂要思考的問題。微課的總時長不宜超過15分鐘:基礎知識中的歷史概念、專業(yè)術語等內容不宜占用課內時間;重難點突破是教學的指向性目標,運用微課的時間可以稍長,但要注意微課課件運用多樣性的素材,且要設計問題體現交互性。課堂小結使用微課的時間盡量控制在3到5分鐘,內容上可留有空白讓學生補充完整。難度中等、過程性的知識點使用微課可以讓學生更明晰歷史事件的發(fā)展過程和階段。此外,專業(yè)歷史術語和歷史概念類的基礎知識也較適合讓學生在課前通過微課學習。
第三,微課的運用要注意互動化。微課是一組課程資源包,但目前很多教師制作的微課是PPT的動畫版,只有教師現場教學和錄播教學的區(qū)別,啟發(fā)性和靈活性有所欠缺?;有詮姷奈⒄n應該是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生成的,這就需要教師設計微課的時候充分考慮到學生可能產生疑問和興趣的地方。
二、微課在高中歷史新授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應用技巧
教學是由具體的環(huán)節(jié)組成的,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其特點及作用且在教學中有地位高低之分,依據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特點和地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要滿足微課運用的整體性原則,還要突出其獨特的功用。
1.課堂導入運用微課注意銜接度
微課的應用對教師的多媒體使用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要求微課要高度銜接歷史學科的知識點,不能停留在營造課堂氣氛的淺層次作用上。在以往的聽評課中,筆者發(fā)現教師在引入微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如有的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入微課,僅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微課導入并不能與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甚至會出現圖片導入、問題導入等其他導入方式,比微課導入更能省時有效的引入新課的情況。
2.重難點突破環(huán)節(jié)運用微課突出趣味性
重難點知識是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的重災區(qū),但是又是整節(jié)課的重中之重,可以說,有效的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重難點知識展開的。突破重難點,籠統(tǒng)的講授方法見效快,但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文字或圖片史料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但是材料的呈現方式單一,尤其是文字史料如果字數多,易給學生造成學習壓力和厭惡情緒。微課資源多樣,情景真實,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元化的真實性的教學情境,從而提高教師的課堂感染力和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此外,教師在講解重難點的過程中可以及時反思不足,設定改進策略,重新生成重難點知識講解部分的微課。
3.課堂小結運用微課注意全局性
課堂小結是歷史教學的承上啟下環(huán)節(jié),時間短,但要求高:一方面,課堂小結體現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串聯與重點點撥,一方面,小結需具備啟發(fā)性,能夠把學生引入下一課題的思考。微課可以預設時間,規(guī)劃小結的具體需求。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符合課堂小結的精煉性需求。在設計微課型的小結時,要注意是否達到了如下效果:知識點梳理是否清晰,這包括課程的總體框架、基礎知識點的歸納、重難點的強化;語言是否簡潔易懂,有明確的導入性;內容是否有延伸度,能不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等。
4.習題鞏固中運用微課注意取舍度
習題鞏固是近些年高中歷史教學中提升教學效能的有益嘗試,也是大部分歷史教學都會運用選擇題或材料題對學生學習的效果進行檢測的常用方法。因課堂生成的時間具有不固定性,在習題講解環(huán)節(jié),教師常常不能逐一為學生排憂解難。微課具有可個性化選擇的特點,教師可以根據題目錯誤率有選擇性播放題目講解視頻,在題目講解后可提前預設涉及的知識點背景錄入微課,加深學生的印象。此外,學生學習具有個體差異性,微課沒有講清楚的知識點,學生可單獨向老師尋求幫助。播放微課講解視頻不符合某些學生的需求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單獨輔導,滿足學生的差異性需求。
高中歷史課中運用微課是對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和學科能力的雙重考驗。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多媒體軟件處理技術技巧,要根據學生學習階段的發(fā)展特點和教學要求適時引入微課。本文以技術和教學要求出發(fā),重點論述了將微課技術引入高中歷史課堂應遵循的普遍原則和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特殊性要求,力求從宏觀和微觀上論述高中歷史新授課中微課的運用問題。實踐表明,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用于知識點講解、課堂小結、選擇題講解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在歷史新授課中使用微課,可以起到構建高效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展知識面、提升課堂趣味性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胡永春.微課制作方法與技術[M]. 廣東教育出版社,2014(01).
[2] 劉翠娥.淺談微課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堂(下),2017(3):84.
[3] 蔡堅.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