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運芳
【摘要】近年來,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更加注重打造屬于學生的“生本”課堂。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指導“說題”教學,從定義、本質(zhì)、變式、解法等四個維度引導學生表達自己想法,既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們的思維路徑,糾正學生的錯誤思維,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表達的能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實現(xiàn)數(shù)學“生本”課堂的建構。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說題;“生本”課堂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更加注重打造數(shù)學“生本”課堂。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曾說過:“在學校獲取知識的真正目的,是尋求怎樣在需要的時候獲取知識,而不是學習知識本身?!痹诔踔袛?shù)學課堂中指導“說題”教學,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想法,這無疑是教師了解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有效手段,亦是將數(shù)學課堂還給學生的正面表現(xiàn)。數(shù)學的學習沒有捷徑,教師有必要通過“說題”活動,引導學生顯露真實思維,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查漏補缺,這樣才能夠“對癥下藥”,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一、說定義,補充條件
提到“說題”,教師可能只想到“講題”,其實并不盡然。學生的思維理解是一個逐漸認知的過程,由于數(shù)學定義具有抽象化的特點與學生的抽象思維不完善,部分初中階段的學生在理解定義上就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也是造成學生審題不清的重要原因,因此,引導學生“說定義”的過程也格外重要。
例如,在講解“因式分解”有關的題目時,筆者讓學生辨析:以下從左到右三個變形的代數(shù)式中,哪個是因式分解?哪個不是因式分解?①x2y-xy2=(x-y)xy;②5(a+b)=5a+5b;③bx2-bxy-bx=bx(x-y)-bx;這道題并不難,是對因式分解定義的直觀考察。筆者選了學生A與學生B來說回答這道題,兩名學生都認為:三個變形中①和③是因式分解,而②不是因式分解,理由是②沒有化成乘積的形式。聽了這兩位學生的說題過程,筆者成功與他們的思維相對接,明白這兩位學生沒有弄清楚“因式分解”這一定義的內(nèi)涵,以為只要有提取的過程就是因式分解。抓住這一點,筆者指導兩位學生先說出題目中因式分解的定義表達,然后找出定義的關鍵詞,經(jīng)過引導,兩位學生準確抓住了“整式的積”“最徹底”兩個關鍵詞,補充了題目中的條件,發(fā)現(xiàn)③中雖然有分解過程,但是分解得并不徹底,正確解答了這道例題。
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審題問題時,可以通過指導學生“說定義”,指導學生準確地把握審題的重點,補充題目的隱含條件,避免學生出現(xiàn)以偏概全、忽略條件的審題偏差問題。
二、說本質(zhì),形成思想
教師在指導“說題”的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正確回答出最終答案,而是讓學生在“說題”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現(xiàn)自己的解題思路。通過指導學生還原解題的本質(zhì),促進學生之間思維碰撞,總結解題路徑,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學過程中,每當學生講完一道題目之后,筆者都會引導學生用盡可能簡練的一句話,概括這道題目所考查的本質(zhì),從而引導學生形成解題思維。其中有這樣一道題目: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30。,它的底邊的高與腰的夾角是多少度?學生A講完這道題目后,總結道:“這道題考查的是三角形內(nèi)角和為180。,底邊的高在等腰三角形中構成了新的三角形?!瘪R上就有學生反對說:“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知識。”這幾位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現(xiàn)了自己的思想,通過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更好地理解了題目的本質(zhì)。
教師指導學生“說本質(zhì)”,是引導學生展現(xiàn)思維、描述解題路徑的過程,學生在“說本質(zhì)”的過程中,既鍛煉自己數(shù)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又樹立了交流解題思想的自信,有效地打造了學生為主的“生本”課堂。
三、說變式,拓展空間
俗話說,做題不在于多在于精,說題亦是如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說題”的過程中,既要引導學生說解法,也要引導學生說變式,幫助學生理解“形異質(zhì)同”的數(shù)學題目特征,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例如,在講授“一元二次方程”相關內(nèi)容的過程中,“握手問題”是非常經(jīng)典的應用題目——一次國際商談會,每兩位國家代表之間要握手1次,所有代表一共握了54次手,求國際商談會一共來了多少位國家代表?出示問題之后,很快就有學生正確地完成了“說題”:1+2+3+......+(n+1)= =54,n=10。緊接著,筆者拓展性地問道:“那什么情境下是用n(n-1)來計算,不用除以2呢?”學生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的說當每兩個國家代表握手2次時,還有的說假設畢業(yè)n位同學互送賀卡……學生頓時明白了如果A與B、B與A算作重復就要除以2,反之則不用。
“說題”的過程不能僅僅局限于眼下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一道題目出發(fā),橫向拓展,將題目“改頭換面”,延伸到與之容易混淆的題目中去,使學生主動拓展思維,實現(xiàn)題目的辨析。
四、說解法,發(fā)散思維
初中階段的數(shù)學題目如浩瀚大海,不可能一一說完,教師要挑選最為典型的題目讓學生先思考,后說題,力爭包含更多的知識面,以此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完善思維,打造思維化的“生本”課堂。
例如,在“一元二次函數(shù)”的相關教學中,有這樣一道典型題目:兩個連續(xù)奇數(shù)的積是323,求這兩個數(shù)是多少?這道題雖然比較簡單,但解法十分靈活。說題前,筆者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總結本組的解題方法。同學們非常踴躍,說出:①設兩奇數(shù)為x和 x+2,x(x+2)=323;②設兩奇數(shù)分別為x和 ;③設兩奇數(shù)分別為2x-1和2x+1,(2x-1)(2x+1)=323……多種解題方法充分實現(xiàn)了思維的拓展和發(fā)散。
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說解法”,引導學生一題多解,讓學生的思維在數(shù)學的海洋中盡情遨游,不自覺地實現(xiàn)思維的發(fā)散和創(chuàng)新,以“生本”教學為主要動力,推動數(shù)學課堂的有序進行。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展開“說題”,既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思維路徑,糾正學生的錯誤思維,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表達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參與數(shù)學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改變傳統(tǒng)課堂的講課形式,打造屬于學生的“生本”數(shù)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鐘志英.淺談如何讓數(shù)學課堂走向“生本”[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9(6):34.
[2]張向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