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珍
【摘 要】幼兒園是對幼兒開展保育工作的重要場所,要想讓幼兒更好地健康快樂成長,幼兒園就必須要加強教學管理,為幼兒營造溫馨、和諧、多元的成長環(huán)境,讓幼兒可以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本文從幼兒園的日常管理、教師隊伍建設、保育課程建設等方面展開分析,討論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推進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日常管理;教育教學;保育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30-0246-02
孩子承載著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對幼兒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一定要謹慎、細致、全面,這樣才可以有力推進保育和教育的有機結合,實現幼兒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多個方面的均衡發(fā)展。隨著私立幼兒園的迅猛發(fā)展,近年來公立幼兒園的辦學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在教學管理方面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才可以更好地服務幼兒成長,并適應前教育的新要求。
一、從細節(jié)入手做好日常教學管理
規(guī)范化的日常教學不僅是幼兒園保育工作有效開展的必要基礎,更是幼兒園教學改進的基礎,日常教學管理主要包括班級常規(guī)管理、教學活動分配、課外活動管理等方面。
(一)班級常規(guī)管理
班級常規(guī)管理是幼兒園日常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需要幼兒教師以全部的耐心對各個班級的學生開展全天跟蹤式管理,確保幼兒在園內一切活動的安全和有序。首先是幼兒的入園管理,從早上幼兒園入園開始,教師就需要關注幼兒的入園基本情況:如出勤率、衣冠是否整潔、身體狀況等。尤其是個別性格相對內向的孩子,教師要主動跟他們打招呼,讓他們感受到幼兒園整體氛圍的溫暖。教師要做好觀察記錄,針對每個幼兒做好基本的成長檔案,關注幼兒的真實感受,讓幼兒在園內可以精彩成長。
(二)教學活動分配
幼兒園所進行的保育活動與小學存在顯著的不同,教師不能期望通過單一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可以快速習得某些知識或技能,而是要通過開展一些綜合性教育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多項技能的同步提升。教師要貼合兒童的心理特征來設計教學活動,以便讓幼兒更好的親近園所。如小班在教學活動的組織方面,可以開展一些過家家活動,讓幼兒把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趣事通過模仿的方式,在園內呈現,從而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幼兒,以開展有效的教學指導。
(三)課外活動管理
課外活動也是幼兒園日常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每天教師都需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幼兒自由活動,這既是讓幼兒個性彰顯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培養(yǎng)幼兒自主管理能力的一種有效方式,還是促進幼兒合作交流的必要一步。如大課間的前半部分是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隨著音樂來律動,而后半部分則是讓幼兒在戶外自由活動。很多幼兒都會選擇滑梯、蹺蹺板、蹦床等玩具,教師不僅要起到基本的安全監(jiān)督作用,更需要引導幼兒學會秩序、謙讓、合作等基本園區(qū)活動美德。
二、堅持管理培訓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因此,為進一步提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必須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的方針,做好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堅持管理與學習培養(yǎng)的同步推進,在嚴抓教師隊伍管理的同時,還要做好教師培訓工作。
(一)教師隊伍管理工作的推進
教師隊伍管理的目標不止于有效管理教師,其根本出發(fā)點是為了更好地為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服務。幼兒園要定期組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活動的中心是研討和研究如何更好地圍繞幼兒的發(fā)展來組織教學。以小班為例,在以往的教師配伍過程中,小班的教師一般都是選擇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以開展保教工作為例,主要圍繞剛入園的小朋友,進行基本的保育工作,讓幼兒學習適應園區(qū)生活。但隨著與其他幼兒園開展對話活動以及對幼兒發(fā)展現狀的綜合性評估,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幼兒園一致認為小班的幼兒也具備了極強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師隊伍的組建方面,又加入了許多掌握先進教育思想的年輕教師,由他們負責對幼兒開展德育、智育、美育的培養(yǎng)工作,不僅使小班幼兒的整體精神面貌更加具有活力,更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
(二)教師教育培訓工作的深度開展
教育是一項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不是簡單的對工作內容進行重復,而是要不斷學習、創(chuàng)新,以成就更好的教育。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幼兒園從2015年開始成立園級名師工作室,由本園五位有特長同時在園內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師擔任室長,帶領學員開展相關領域的提升活動,有效促進特長教師在特色領域的發(fā)展。發(fā)揮名師輻射的作用,引領教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另外,結合年輕教師的實際情況從師德師風、教科研能力、專業(yè)素養(yǎng)等多方面與青年教師定期進行理論與案例剖析、集體備課、觀摩指導、示范展示、傳幫帶活動,幫助年輕教師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打造優(yōu)勢學科。通過名師團隊之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等,為青年教師的成長與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平臺。
三、優(yōu)化保育管理打造亮點課程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保教工作的開展需要以亮點課程作為堅實依托,這樣才可以更好地踐行“認識兒童,呵護兒童”,“沉下心來、蹲下身去、了解兒童、感悟童心、為幼兒創(chuàng)造幸福的童年,才能挑起幼教人的責任和使命,譜寫平川幼教新篇章”的育人理念。因此,幼兒園在基礎保育工作開展的同時,要結合教學實踐,摸索具有園所自身特色的亮點課程,裝點幼兒園的文化氛圍,更可以點亮幼兒心田的智慧之光,讓他們綻放出奪目光彩。
經過長期摸索實踐,我園已經逐步形成了以省編教材為主體框架,兼顧幼兒個性特長發(fā)展的多元課程體系。學前教育階段在課程設置上需要兼顧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多個方面的均衡發(fā)展,所以在課程設置上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幼兒園采取了兼容并舉的策略,逐步形成了專家課堂、家長課堂、幼兒課堂等一系列亮點課程。如專家課堂有制作小推車、挑戰(zhàn)梅花樁、拉花沙龍等多門特色課程;家長課堂也開展了職業(yè)認知、親子學堂等一些家園共育課程;同時還創(chuàng)設了具有平川地域特點的主題墻、生活體驗館、科普探究館、陶瓷小鎮(zhèn)、紡織等活動區(qū),讓幼兒的園內生活日趨豐富多彩。
四、結束語
法國教育思想家盧梭指出:“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英國教育家斯賓塞也認為,教學效果如何主要看它“是否在學生中間造成一種愉快的興奮”。幼兒園教育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是最美好的個體,他們自身擁有無限潛力等待著教師去發(fā)掘,所以在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幼兒的個性特征,細化日常管理,組建教學隊伍,優(yōu)化課程建設,讓幼兒園成為孩童成長的樂園。
【參考文獻】
[1]王維國.淺談幼兒園教育管理[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5).
[2]梁智慧.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兒園教育管理中的運用[J].教育界,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