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
小學語文中,閱讀與寫作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語文聽說讀寫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就需要穿插寫作能力,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本文簡要闡述了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寫作意識的理論依據(jù),并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寫作意識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寫作意識的理論依據(jù)
從信息加工上來看,閱讀屬于信息輸出過程,而寫作則屬于信息輸入過程。在信息輸入與輸出的過程中,想要進行信息加工,需以意識為基礎,這也提示了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寫作意識主要借助寫作來表達內心思想的主動心理,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寫作意識,需要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為寫作提供技巧、情感表達的支撐。寫作材料的主要來源則是閱讀,通過大量的閱讀可幫助學生積累各式各樣的寫作材料,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寫作意識是可行的。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寫作意識進行培養(yǎng)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掌握合理的閱讀方法,為寫作意識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想要在語文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就需要學生從閱讀內容中汲取對寫作有用的內容,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合理的閱讀方法,讓學生邊讀邊想,并且在閱讀中進行積極思考。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可貴的沉默》這一課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遇到不懂的字詞、科學術語及難解句子的時候要自我提問,并進行思考。如文章中的“他們驕傲地舉起了手,有的還神氣十足地左顧右盼”,針對這段內容,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可以自我提問:他們?yōu)槭裁磿@樣興奮與自豪?在自我質疑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得出學生們是因為父母記得自己的生日并為自己感到驕傲而自豪。學生繼續(xù)往下面進行閱讀,采用同上面一樣的方法,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將其圈畫出來,及時請教教師或者其他同學,以獲得深入的理解。通過對文章的深入閱讀,學生從文章中體會到了作者的寫作手法:先用父母記得自己生日來表達學生的自豪之后,再寫作學生不記得父母生日,采用反差對比的方式給讀者帶來心靈上的沖擊,讓文章的情感表達得立體形象。在學生掌握了文章的寫作技巧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嘗試進行寫作,以自己生活經歷為素材,參照文章的寫作手法,如此一方面可幫助學生消化所學閱讀知識,另一方面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
(二)挖掘語文閱讀中的寫作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寫作意識進行培養(yǎng),可采用在教學中滲透寫作內容的方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課前需仔細解析文章,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寫作資源,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比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這一課時,文章中作者對荷花進行了多角度的描寫,詳細介紹了荷花各種姿態(tài),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在關于這一內容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充分挖掘文章中的寫作資源,比如在課堂中講解完第二段關于荷花的描寫后,可以在分析段落所用的表現(xiàn)手法后,讓學生即刻寫作,寫作內容可由學生自由選擇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過的物體。比如有學生對“水葫蘆”進行描寫:狹小的池塘中,水葫蘆已經生長了不少,一個個緊挨著,像一排排軍隊。散開的幾片綠葉中間,有一個似葫蘆般的物體直立著,有的外邊已經泛黃,有的則還是綠油油的,散發(fā)著自然的氣息。通過這樣的即時寫作,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
(三)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維
語文寫作過程,需要學生具有廣闊的視野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借助不斷的閱讀與寫作練習,找出同自己生活相關的事情,以拓寬自己的視野,進而顯著提升學生的寫作意識。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嘗試為學生輸送不同類型的文章,從記敘、抒情到哲理類的文章,以此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在此之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寫作,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意識,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四)在閱讀與寫作過程中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jù)課文內容及其中心意旨,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信息技術設計課堂教學新內容,通過動態(tài)與試聽畫面的創(chuàng)新組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強化大腦中樞神經的有效刺激,加深學習知識的印象。使他們在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恰當?shù)慕虒W情境感染下,煥發(fā)出強烈的學習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愿望,并在潛移默化的人文文化感召下,產生更加濃厚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各種方式,科學構建以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為主的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境,生動逼真地把當時的創(chuàng)作情境再現(xiàn)出來,形象生動地說明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因,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有效地理解課文的全部內容,深刻領會文章的中心主旨。我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以中國古典詩詞教學為例,進行了大量實踐。詩歌是以抒發(fā)詩人感情為主的,詩人借助能夠訴諸語言文字的形象,抒發(fā)蘊藏在內心深處的強烈情感,詩人在此過程中構筑和傳遞的是一種飽含思想感情的意境,這些意境又是由一個個鮮活、形象、美感的意向組成的。詩人激烈而豐富的感情,必須通過富有深刻意蘊的形象重新組合,構成一種鮮明的獨特的意境,而這種種意境詩人又是借助形象生動的語言文字準確表達出來的。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對于古詩中的情境,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能憑借教師的語言進行傳授,其效果遠遠不如用視聽畫面進行直觀教學要好,在課堂上僅靠語言描述意境是遠遠不夠的。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相關教師一定要充分意識到閱讀與寫作間的緊密聯(lián)系。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積極挖掘教材中的寫作資源,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寫作,讓學生在寫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領悟能力及寫作能力,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寫作意識及養(yǎng)成主動寫作的良好習慣,進而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