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發(fā)暾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與素質教育的推廣,初中語文教學的重心日漸由“知識的習得”轉向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然成為新一輪初中語文課程改革的核心。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以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這一問題淺談一二,以期與各位教學同仁共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165-01
在新課改之風大力盛行的今天,語文課程更加強調以核心素養(yǎng)為本,即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整合。語文核心素養(yǎng)應體現(xiàn)語文學科鮮明的多元性質,其實質內涵應豐富完整而又標準明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始終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并結合語文學科的具體特點,將核心素養(yǎng)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以促進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切實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1.讀寫相融,發(fā)展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
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guī)律,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而閱讀與寫作向來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二者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找準讀寫結合點,并在此基礎上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機整合,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并最終實現(xiàn)由讀到寫的能力遷移。
《紫藤蘿瀑布》是由馮友蘭之女馮宗璞在自己的弟弟身患絕癥奄奄一息之時,面對著院中紫藤蘿時的睹物思懷之作。這篇散文透過描寫紫藤蘿的美以及遭受磨難和不公的經(jīng)歷,表達了自己對挫折和不幸的態(tài)度和對生命的感慨。在向學生講解和分析文本內容的過程中,我除了向學生傳遞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之外,還重點引導學生對文中景物的描寫方法、修辭手法的運用、散文結構的美感進行了重點分析和深刻體悟。接下來,我對學生說道:“人們往往賦予花木以某種象征意義,如《短文兩篇》中作者借助陋室和蓮花這兩個物來寄托自己超凡脫俗的品行。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以一種植物為切人點,運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來談一談你的感悟。”如此,通過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機整合,不僅使學生體會了文章哲理,而且還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實現(xiàn)了由讀到寫的能力遷移。
2.再現(xiàn)情境,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與鑒賞品味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包羅萬象,其中多以感性內容為主,僅憑教師一味地口頭講授難以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層次理解體會,進而更無從談起高效課堂的構建。鑒于上述情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運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借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的圖片來再現(xiàn)文本中用語言文字描寫的情境,以便在增強語文教學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性的同時,還能夠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鑒賞品味。
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我先是利用課件展現(xiàn)了幾張冬日風光圖,并對學生說道:“提到冬天,大家也許會想到白雪皚皚、冰清玉潔的畫面;也許會想到‘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佳句??稍诶仙嵯壬墓P下,濟南的冬天卻是一個‘溫暖的寶地’。”如此便將學生帶人了文本情境之中,使學生自發(fā)地對閱讀內容形成了期待視野。在向學生講解和分析文本內容的過程中,
我按照文章的記敘順序,運用信息技術分別向學生展現(xiàn)了陽光山景圖、雪后初晴圖、城外水墨畫和空靈水晶圖。如此,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再現(xiàn)文本情境,不僅增強了語文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和生動性,而且還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濟南的冬之美,以及作者對平凡景物寄予的深情,進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鑒賞品味。
3.剖析文本。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與提升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堂中,通常是教師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則始終扮演著“聽者”與“接受者”的角色,這便在極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也不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鑒于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設置問題,對文本內容進行不斷地發(fā)問,以使學生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剖析。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解讀文本,既是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一種重要手段,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
在教學《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我為學生設立了“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即讓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對以下問題展開交流探討:(1)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試著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來。(2)本文以“看花”為線索展開敘事和議論,文章共三次寫到看花,其背景和結果有什么不同?(3)本文用含蓄質樸的語言表達了母愛的深沉與厚重,試從文中找出描寫母親動作、語言、神情和心理的語句,并結合上下文作具體分析。(4)“我”的暴怒無常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體悟“我”對母愛的頓悟與反思。如此,通過以問題為契機,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剖析,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提升。
4.海量閱讀。豐富學生文化底蘊與精神世界
現(xiàn)如今,我國仍舊處于一個教育相對應試化的階段,學生所學知識大部分都是用來服務于考試,僅憑語文教材中有限的文章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與學習需要。鑒于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勇于掙脫語文教材的束縛,對學生閱讀的“興趣點”進行充分挖掘,并將“海量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以此來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與精神世界,從而為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時,很多學生都對魯迅的青少年生活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在向學生講解和分析完文本內容之后,我利用課件出示了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封面及簡介,并對學生說道:“《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又名《舊事重提》,其從多個側面刻畫了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jīng)過。文集以記事為主,又夾以議論,格調明朗,感染力極強。同學們不妨利用課下時間來讀一讀這本書,并做好讀書筆記?!敝螅矣窒驅W生簡要介紹了魯迅的其他文學作品。如此,通過引導學生海量閱讀,不僅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而且還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與精神世界。
總而言之,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立足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教學的具體內容,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媒介,并通過分析語文核心素養(yǎng)各要素落實的有效途徑來將其納入課堂教學目標,以促進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從而達成理想中的教學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