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重觀”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雙向學習,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中小學的英語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出發(fā),注重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興趣角度出發(fā),給學生以鼓勵,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表現(xiàn)中獲得反饋,從而改進教學,體現(xiàn)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二重觀。本文基于2017年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核心素養(yǎng),進一步分析二重觀與英語教學的關系,該研究對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啟發(fā)意義。
【關鍵詞】英語教學;主觀能動性;二重觀
【作者簡介】朱嫦媛,福建師范大學。
2019年3月12日,在英語課程與教材研究這門課上,王老師給我們放了一段視頻,視頻內容講的是小羊過河的故事,具體內容是:一個羊群需要跨過一條湍急的河流,從而才能到達對岸。在這個羊群中,由于河流過于湍急,讓人不寒而栗,而離對岸的距離又是那么遠,一開始沒有一只羊敢跨越這條河流,但是怎么辦呢,不跨越河流就無法到達彼岸,這個時候,有一只羊勇敢地站出來了,它第一個用盡全身力氣,成功地跨過河流,到達了對岸!于是,其他的羊只們見狀,也開始一個個地邁出了勇敢的步伐,一個接一個地成功地跳到了對岸。可是,最后剩下一只小羊,它無論如何都不敢邁出跳躍的步伐,它太瘦弱太小了,河流到對岸的距離,對它來說太過遙遠,是那么不可及,而水流又是那么湍急,一不小心就會被沖走。它很害怕,其它的羊都成功跨越了河流,僅剩下它自己孤零零地站在河岸上,孤獨無助。這個時候,有一只母羊,它本已成功地跨到了對岸,見小羊這個現(xiàn)狀,立馬又重新跳了回來,一遍遍地給小羊做示范,教它如何跨越到對岸??墒切⊙蜻€是不敢,母羊繼續(xù)重新一步步地教它,可它還是不敢邁出嘗試的步伐。母羊給小羊重新?lián)Q了個跳躍的位置,因為這個位置離對岸的距離要更近一些,它在對岸,用眼神和叫聲鼓勵著小羊:別怕,你可以的!加油!終于,小羊邁出了勇敢的一步!這個距離即使相對于之前羊群跳躍的距離要離對岸近一些,可由于這只羊太瘦小了,于它而言也是個遙不可及的距離。小羊在母羊的鼓勵下,在湍急的河流里,一次次地嘗試,好幾次都差點被河流沖走,最后,終于,渾身濕漉漉的,成功到達了彼岸!河對岸芳草繽紛,陽光無限好??戳诉@個視頻,筆者感觸很深,這和教師的教學有很強的關聯(lián)性。
在小羊過河這個視頻中,母羊對于小羊來說是老師。一方面,在跨越河流的方向、地點以及目標的選定上,小羊是客體,母羊是主體,因為母羊有經驗,所以對于跨越地點和方向的選擇上可以給小羊更好的建議,有助于小羊更好地跳躍,從而提升到達彼岸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跨越河流這件事情上,小羊是主體,母羊是客體,因為這件事是需要小羊親自去做的,這就反映了主體與客體的二重性。
拿到教學上來說,一方面,由于教師有經驗,他可以決定學生學什么,往哪個方向去學,教學的程序、步驟,以及使用的語言材料,這些都是教師說了算,從這個方面來看,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客體;另一方面,學習的過程,以及能否接受和掌握所學的知識,這些是需要學生自己去完成的,從這個方面來說,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客體。教師的教學需要從學生的表現(xiàn)中獲得反饋,從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參與自己的學習,而不是把學生當成接納知識的容器,使勁地往里面填塞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學習中去,才能更好地學習、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事是,只有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內容,才能讓他們有信心去更好地學習接下來的內容,學生只有理解了所學內容,才能夠對知識加以掌握并加以運用。這樣,通過學以致用,學生可以獲得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這樣不斷循環(huán),學生會越來越有積極性,從而越來越熱愛學習,這樣一來主觀能動性可以大大提高,從而有助于更好的去學習。通過這種方法,學生是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填鴨式的被教學,這樣學生才是自己學習的主人,從而可以更好的去學習、去學以致用。
核心素養(yǎng)在“新時代要求重點培養(yǎng)人才的關鍵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時代背景下孕育而生,《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定義為:“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xiàn)為四大素養(yǎng),由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組成?!痹谡Z言能力方面,要求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看的能力;在文化品格方面,要求培養(yǎng)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以及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在思維品質方面,要求學生通過對英語學科的學習,心智得到發(fā)展。當然,這里的思維品質指的是與英語和英語學習有關聯(lián)性的思維品質;在學習能力方面,要求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無論是在語言能力還是文化品格,亦或是思維品質或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這四個方面進行培養(yǎng)時,所選取的語料內容由教師決定,但學習的過程以及理解吸收的程度則根據(jù)學生個體差異因人而異,從而體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二重觀。
教與學的二重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只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師生主客體的二重性,教師才可以更好地去教學,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學生才可以更好地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教師在編寫教案以及設計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等是教師自己來定的,而在執(zhí)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反映和表現(xiàn)是對教師的反饋,通過學生的反饋,教師需要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從而互相促進,教學相長。另外,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將學習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作業(yè)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學以致用,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也可以讓教師看到教學的效果,從而決定是否需要改變教學方法以及如何設計教學活動。
總體而言,二重觀與英語教學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它們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一方面,二重觀可以明確教學的內容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使英語教學更好的進行,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習效果;另一方面,英語教學需要充分考慮到二重觀,從而使教與學相互促進,師生共同進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為主客體,教師既可以是主體,也可以是客體,學生亦是如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充分認識到二重觀的重要作用,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體現(xiàn)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1]程曉堂.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及其測評[J].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7(5):7-14.
[2]鄧志偉.二重觀教學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22-29.
[3]何安平.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程改革[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1-18.
[4]黃濟,王策三.現(xiàn)代教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7-105.
[5]沈建民.課程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1-40.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20.
[7]Keuy, L. G. Centralia of Language Teaching[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1969:1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