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詈?/p>
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在特殊教育高職院校中一直是重要的必修課程,但思政一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諸多問題。例如聽障學生手語水平參差不齊、知識斷層、形象記憶占優(yōu)勢、難以形成完整的概念化表述等問題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這就對特殊教育思政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進,使思政課真正“活起來”。
關鍵詞:聽障學生 思政課 教學方法改進
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在特殊教育高職院校中開設時間已久,各殘類殘障大學生均使用國家統(tǒng)一教材以“課堂理論講授”為主學習本課程,但教學效果一直差強人意。深化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手段,是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進的必由之路。如何結合殘障學生的生理、心理、學習特點,將思政課能夠更加適應社會主義新時代特殊教育殘障大學生的需求,能夠使殘障大學生畢業(yè)之后順利融入主流社會,更加適應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社會要求,提高殘障大學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提升就業(yè)質量,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我院思政課教師團隊積極探索殘障學生分類教學并首先在聽障學生群體中做試點。打破傳統(tǒng)的聽障學生思政課“一言堂”教學方式,采用四模塊“多彩課堂”教學模式,分別是:方法新穎“紅色課堂”、你追我趕“黃色課堂”、實踐真知“綠色課堂”、腳踏實地“藍色課堂”。通過改革,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讓聽障學生思政課堂“無聲勝有聲”,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讓主流之聲在聽障大學生中間聽得見、站得住、立得穩(wěn)、傳得久,切實提高聽障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1]。
一、方法新穎“紅色課堂”使知識形象化
由于聽障學生聽力受損,獲取外界信息的渠道減少,其認知能力降低,抽象思維能力較同齡健全學生落后。但是,其形象思維、動手能力卻相對高于同齡健全學生。因此,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嘗試建立方法新穎“紅色課堂”模式,應用新媒體、模擬實踐等多種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思政教學,并對知識掌握牢固的學生給予紅色旗幟獎勵,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與傳統(tǒng)教學班級對比,采用“紅色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班級學生知識掌握率達到85%以上,個別未完全掌握知識的學生用教學道具提示可以迅速回憶知識結構,而未采用“紅色課堂”教學模式的授課班級知識掌握率僅為54%。
二、你追我趕 “黃色課堂”使競爭合作團隊化
此模式旨在為聽障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著力培養(yǎng)聽障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教師將聽障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對每組的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隨堂測試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量化考核,個人成績計入小組考評,以班級為團隊在同專業(yè)競爭,產生同專業(yè)優(yōu)勝班級,參與不同專業(yè)的優(yōu)勝班級競爭,產生該思政課程的全校冠軍,每一學習階段的班級小組前三名給予黃色旗幟標識獎勵,思政課程校級冠軍班級獲得班級流動冠軍旗幟及思政“綠色課堂”實踐機會。
此模式打破班級內競爭,形成不同專業(yè)你追我趕“比著學、賽著學”的良好學習風氣。每位同學的成績都會影響小組考評,在黃色課堂實施過程中聽障學生逐漸形成自覺監(jiān)督,潛移默默地合作學習習慣。實施此模塊后,學生的總體成績比往學期提高10分,個人平均成績提高5分。
三、實踐真知“綠色課堂”使理論知識生活化
思政課僅僅局限在課堂教學中,勢必會禁錮學生思維。特別因為聽障學生的生理缺陷,依靠課本和課堂教學,不能更好地使其領悟思政知識,幫助聽障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因此建立了實踐真知“綠色課堂”,將課堂移至校園、校外,讓聽障學生在實踐中探知真理,在活動中堅定理想。確立山東省殘疾人藝術團為學院思政課德育實踐基地,建設“行走的課堂”,組織聽障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參加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庭審、參觀濟南戰(zhàn)役紀念館、參觀山東省黨史館、五三慘案紀念現(xiàn)場教學、李清照紀念館現(xiàn)場教學等。
在“黃色課堂”中考核優(yōu)秀的團隊可以參加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庭庭審活動,獲獎個人有資格參加“綠色課堂”實踐活動。參加“綠色課堂”的團隊和個人可獲得綠色旗幟獎勵。
四、踏實工作“藍色課堂”使職前職后一體化
聽障學生思政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其回歸主流社會,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引導學生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之中,幫助聽障學生合理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教師建立了踏實工作“藍色課堂”模式。思政課每年邀請優(yōu)秀聽障畢業(yè)生給師弟師妹現(xiàn)身說法做報告,暢談自己的職業(yè)理想, 同時,思政課教師將優(yōu)秀聽障畢業(yè)生的事跡,制作成教學動畫或編輯為教學案例應用于思政課教學中,鼓舞在校聽障學生撰寫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書,學以致用,將“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使課堂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在此模塊中,對落實對口就業(yè)的畢業(yè)班聽障學生給予藍色旗幟獎勵,繪制藍色旗幟電子屏,激勵新一屆的學生。此模塊不僅使學生收獲巨大的成就感,還督促學生珍惜在校時光。
我院思政課教師團隊打造的“多彩課堂”不僅關注聽障學生的顯性思政課堂教學,還關注學生隱形思政教育的課下生活和職業(yè)生涯,在聽障學生的無聲世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擲地有聲”,收到了“立德樹人,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為聽障學生回歸主流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顏睿.聽障大學生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困境與突破[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8(02):22-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