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荊軻刺秦王》一文中,對樊於期將軍在聽說需要自己的人頭來獲得秦王信任后做出了“偏袒扼腕”的動作,教材將這一短語注解為“脫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這是形容激動憤怒的樣子”。此處存在兩個疑點,一是偏的是左袒還是右袒?二是僅僅是“激動憤怒”的意思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應(yīng)是偏左袒,除“激動憤怒”的意思之外還有“忠心耿耿”的意思。
關(guān)鍵詞:文本解讀;偏袒扼腕;情感
講授《荊軻刺秦王》一文時,學(xué)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用‘偏袒扼腕來表達樊於期將軍激動憤怒的情緒?”雖然文下注釋說“這是形容激動憤怒的樣子”,但其只說出了結(jié)果,并沒有細致的解釋。筆者查閱資料,仔細推敲,對該問題回答如下。
一、為什么用“扼腕”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將“扼腕”解釋為“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振奮、憤怒、惋惜等情緒。”文章中樊將軍做出扼腕的行為,就是聽了荊軻可以替自己報仇但需要自己頭顱后表現(xiàn)出的憤怒和激動。
二、為什么用“偏袒”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將“偏袒”譯為:“袒護雙方中的一方?!焙茱@然,課文中的“偏袒”不是這個含義。那它的本意是什么呢?東漢末經(jīng)學(xué)大師鄭玄說: “裼(通‘袒)看,免上衣,見(現(xiàn))裼衣。”偏袒指解衣袒露一臂,解衣露肉。那么就有了一個問題,樊將軍偏的是右袒還是左袒?
先說偏右袒。佛教中有一種禮儀是偏右袒,課文不涉及這個義項?!秲x禮·覲禮》有諸侯向天子請罪,“乃右肉袒于廟門之東”。鄭玄注解為:“右肉袒者,刑宜施于右也?!痹谶@里,右袒表示請罪。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也是偏右袒,向藺相如請罪。《荊軻刺秦王》中的樊將軍不存在向荊軻或燕太子丹請罪的問題,排除這個選項。
再說偏左袒。較早出現(xiàn)“左袒”,是在《禮記·檀弓下》中:“延陵季子適齊,于其反也,其長子死,既封(堆起墳頭),左袒。” 鄭玄概括為:“凡以禮事者左袒。”紅白喜事的禮事都偏左袒(許嘉璐《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對于做出偏左袒行為的樊於期,涉及不到禮事的義項。不過,左袒還有另一個義項。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記載:“行令軍中曰:‘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敝v的是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專權(quán),大封呂氏及其親信。大將周勃要消滅呂氏,維護劉氏政權(quán),他給軍中下令說:“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比娚舷露肌白筇弧?,表示擁護劉氏。左袒有效忠的意味。課文里荊軻偏袒后“遂自刎”的行為,肯定是為了報答太子丹收留自己的恩德,其含有效忠的情感成分,所以,樊將軍偏左袒,表達效忠。
三、“偏袒扼腕”的正確含義
教材中對“偏袒扼腕”注解為“脫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形容激動憤怒的樣子”,此解釋比較含糊。筆者認為應(yīng)該如此注解:“脫下左邊的衣袖,握住手腕。形容忠心耿耿、激動憤怒的樣子。”
作者簡介:羅孝輝(1980—),男,四川省資陽市綿陽中學(xué)資陽育才學(xué)校一級教師,主研方向為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