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燦華
【摘要】“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是把課堂教學時間一分為二,把教師的精講、學生交互學習的時間和形式都作了一個明確的劃分。筆者從一次觀摩學習活動中,初次接觸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的運用,從而引發(fā)“對分課堂”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運用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對分課堂;模式思考
“對分課堂”簡稱PAD課堂,是復旦大學心理學教授張學新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對分課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時間分配給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如何結合學科運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黃圃鎮(zhèn)培紅小學與橫欄鎮(zhèn)第二小學通過《比的意義》這個課例進行了探索研究。本文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闡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精講留白,不過分
“精講”是指教師對 “學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向學生進行傳授的過程?!傲舭住眲t建立在“精講”的基礎上,在“精講”的過程中將部分內容和疑惑留給學生,為學生課后的獨立思考、獨立做作業(yè)做好準備。
莫老師在上《比的意義》一課時,從出示宇航員手拿小國旗的情境圖? ? ?了解比的意義? ? 認識前項、后項、比值? ? ?怎樣求整數(shù)比的比值,這個講授過程只用了14分鐘。而把含有小數(shù)、分數(shù)怎樣求比值,比與除法以、分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的內容進行“留白”。
“留白”太少,學生應有的機會被壓縮,實踐能力和技能提升得不到更好的鍛煉;“留白”太多,中等偏下學生的學習負擔會加重,導致知識的內化出現(xiàn)問題,適得其反。課堂上的“精講”與“留白”兩個環(huán)節(jié),要科學、合理安排。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
二、獨學內化,生自主
“精講”后,大部分學生能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大致掌握,但還有一部分學生似懂非懂。這時學生需要一個內化的過程,“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正好有個獨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把剛才學到的知識進行理解,內部強化成為自已掌握的知識,保證所學知識學生是真學、真懂。
莫老師在上《比的意義》一課時,在完成“精講”后,接著安排10分鐘學生進行獨立內化:
1.學生獨立探究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4分鐘)
2.獨立完成學習單二,如下圖所示。(6分鐘)
獨學環(huán)節(jié)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吸收,保證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交流討論做準備。同時,也可以讓教師通過課堂學習單的反饋,來進一步提升“精講”環(huán)節(jié)的質量。
三、小組交流,亮考幫
正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边@句話很好地說明了團隊的力量,建立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對分課堂”中的“亮考幫”正好恰如其分地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所謂“亮考幫”,就是每個組員要用一句話分享自己在作業(yè)中的感悟,稱之為“亮閃閃”;自己弄懂而別人可能有困惑的地方,可用問題的形式考考其他人,稱之為“考考你”;自己獨立作業(yè)時沒有搞清楚的部分,在討論時求助他人,稱之為“幫幫我”。
莫老師在《比的意義》教學中,采用4人小組討論(用時約7分鐘)。首先,讓學生互相交流答案,把自己在學習“比”的知識和完成學習單練習中最有把握的內容展示出來;然后把自己在學習單練習中弄懂了,但覺得別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來挑戰(zhàn)別人;最后,把自己在獨立內化過程中不懂、不會的地方,在討論時求助別人。
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們展示出真實、自然、自信的良好學習品質,這使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初衷,要堅持通過小組交流,把“亮、考、幫”環(huán)節(jié)貫穿于課堂,實現(xiàn)真正的生生互動。
四、師生交流,提素養(yǎng)
“對分課堂”討論交流有兩種形式:一是當堂討論,二是隔堂討論。不管是當堂討論,還是隔堂討論,都需要教師精心組織、準備和堂上的調控。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討論,并為在發(fā)言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和鼓勵。莫老師在這節(jié)課上采用了當堂討論,先安排了2個小組進行匯報討論的成果;接著讓班上其它組的成員進行評價和補充;最后教師根據(jù)本節(jié)課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了綜合的評價。莫老師的這個安排,既肯定了學生,又解答了疑惑,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對分課堂”保留了傳統(tǒng)教學智慧,使講授法與討論法兩者長短互補。形成師生“對分”課堂的格局,既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學習,又能讓教師針對授課的核心內容進行精講。教師不再只注重結果,而是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討論情況、作業(yè)完成等情況。筆者雖然對“對分課堂”的技巧未完全掌握,但是已經感覺學生的參與度、主動性有很大的提升,課堂氛圍和師生交互空前融洽。同時,在課堂上能夠很好地進行分層教學,關注到所有的學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個體的價值,學會團隊合作,樹立語言表達的自信心,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批判精神和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05).
[2]孫抒文.“對分”實踐謀自由 差異教學得平等——對分課堂在初中數(shù)學的初體驗[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19(06).
[3]許冰.“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數(shù)學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教學探索,2018(08).
[4]李海權,李春霞.從茶文化看對合裸堂在毅學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