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仁富
(上海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444)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并逐步實現了“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格局。當前,“課程思政”已成為備受社會關注的熱詞?!罢n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如何把握,“課程思政”到底如何建設?這些都深層次地觸及“課程思政”的理念問題。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以下簡稱《綱要》)中提出了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目標,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的要求,深刻回答了“課程思政”誰來建、建什么、如何建、要達到什么效果等問題,對進一步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課程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顯然不同時代的課程呈現形式不一樣,但是育人的內在要求始終是一以貫之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課程思政”的理念與“課程思政”的概念的出現并不同步,前者作為一種課程育人的理念早就存在,后者是在實踐中逐漸提煉出來的新概念。“課程思政”首先是課程,作為一種課程,建什么?如何建?這需要理念的指引,不同的理念在對待課程建設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罢n程思政”建設經歷了多年的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的經驗亟待在理念上進一步深化。當前,學術界關于“課程思政”的理念探討,至今尚未形成共識。有學者認為“課程思政”是一種課程教學的新理念,是一種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也有學者認為,“課程思政”的理念其實就是大思政、大德育理念。這兩種觀點都具有借鑒意義,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一般而言,“課程思政”的理念實質上是一種認識的理念,可以分為“理論的理念”和“實踐的理念”雙重形態(tài)。作為“理論的理念”主要聚焦于“課程思政”理論層面的理念研究,它與課程理論的理念是特殊與一般的關系。它關注“課程思政”理念的反思、批判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論層面上如何講清楚“課程思政”立德樹人等問題;作為“實踐的理念”主要聚焦于“課程思政”在實踐層面的理念,它重點關注在“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課程來展現思政的思想引領、價值引領等。從這個意義上說,“課程思政”具有理論層面上的理念和實踐層面上的理念兩種形式,兩者應該統一起來,但是又有差異和區(qū)分。
“課程思政”首要任務是在高校立德樹人過程中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然而,誰來堅守?堅守什么?怎樣堅守?這是我們理解“守好一段渠”必須要考慮的前提性問題。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保?]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辦好“課程思政”提供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這里明確了各門課程的育人要求,守住課堂,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關于如何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綱要》明確指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2]這里就課程如何堅守提出操作層面的要求,明確了“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應該堅守的內核,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談“課程思政”的堅守,至少要把握兩個方面。
一方面,堅守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課程思政”要堅守課程的基本知識、核心內容,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學任務。比如理學、工學類專業(yè)課程,要尊重學科、尊重科學、尊重規(guī)律,傳授給學生的專業(yè)知識不能打折扣。推動“課程思政”建設,不是為了削弱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內容,消解專業(yè)課程的學科性、科學性。另一方面,堅守立德樹人?!罢n程思政”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強調堅守,主要是指堅守立德樹人,進而在實現“課程思政”中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在強調“課程思政”,更加突出地強調后面一個堅守,而且不是機械地堅守,應該將兩者融合起來,才能真正做到堅守,才能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避免做西方理論的“搬運工”和“傳道者”。只有明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導向,才能更好地理解“課程思政”堅守的意義和價值。
融入是當前“課程思政”建設的一個重要理念。從課程要求上看,目前學術界關于“課程思政”融入的理解,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把“思政”比作“鹽”融入“課程”的“水”之中,“如春在花、如鹽化水”;另外一種是把“思政”比喻為“鹽”,融入課程的“湯”中去。兩者的核心在于把思政比喻為“鹽”。當前,關于“課程思政”建設的理念主要是把“鹽”融入“水”或“湯”里。這個比喻很形象,也通俗易懂,很具有啟發(fā)意義。在一定意義上確實把“潤物細無聲”的觀念體現了出來,把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較好地表達出來。然而,在筆者看來,對“課程思政”的融入,還可以進一步深化,“課程思政”不僅是“課程”+“思政”的概念(這個觀念本質上還是“課程+”的概念,猶如“互聯網+”)?;谶@一考慮,我們發(fā)現“課程”+,既可以加“思政”,也就可以加其他。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外部性融入理念,沒有全面把握“課程思政”的要求。為什么人們總喜歡把思政比作“鹽”,畢竟鹽是咸的,而真理的味道應是甜的。思政的核心任務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事實上,“課程思政”的融入,還有一種內在性融入的一面,即“課程思政”是根據專業(yè)課程性質,挖掘專業(yè)課程內容的德育元素、立德樹人的元素等。這些元素在傳統專業(yè)課程教學過程中被關注得比較少,或沒有系統地梳理出來,或沒有把它與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緊密聯系起來,或沒有理性化提煉出來等。通過“課程思政”實踐,把隱匿在課程中的德育資源、德育元素、德育思想整理、挖掘、提煉出來,融入教學過程中去,不斷增強課堂的感染力、說服力、引領力,真正發(fā)揮培養(yǎng)“又紅又專”人才的作用。這種融入實質上是一種內在性融入,猶如“玫瑰散發(fā)出來的芬芳”,把這個方面的融入講清楚,對“課程思政”融入的理解才能更全面。因此,談“課程思政”的融入既要把握外部性融入,又要挖掘自身的獨特育人資源,把真理的味道講出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保?]推動“課程思政”建設,不是為了建“課程思政”而建“課程思政”,也不僅僅是為了挖掘課程中立德樹人的元素,更為重要的是要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進而創(chuàng)構所有課程一起參與育人、協同育人、一體化育人的生態(tài)。同行的理念主要源于“同向同行”這一論斷。同向同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一是如何同向的問題?!巴小笔紫纫鉀Q“同向”問題,這就是說“課程思政”在建設方向上要與思政課程保持一致,具體體現為政治方向的一致性、育人方向的一致性、價值取向的一致性、文化認同的統一性。[4]以政治方向為例,“課程思政”建設首先要明確政治方向,核心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5]“課程思政”建設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問題,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當前,在有些領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的現象,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6]究其原因,歸根到底在于“同向”方面還需要加強。因此,“課程思政”建設在同向方向要重點聚焦政治方向、價值取向、研究導向等方面的一致性,不能出現大的偏差。
二是如何同行的問題?!巴颉笔恰巴小钡那疤?,“同行”是“同向”的目的,“同向”才能“同行”,“同行”才能協同,才能產生好的效應。“同向”管方向、管大局,“同行”管落實、管路徑。在“同行”方面,要解決步調一致、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享發(fā)展的問題。[7]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行,需要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思政課程”的設置情況、主要理念、思路等,不能用傳統的“兩課”概念來描述思政課,也不能籠統地把思政課理解為一門課。這就需要教師深入了解思政課的性質、目的、任務,了解不同階段思政課的設置情況,把握政治方向、價值取向、研究導向等,從而為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創(chuàng)造條件。
三是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要正確處理“同向”與“同行”的辯證關系,“課程思政”唯有與“思政課程”保持“同向”,才能為“同行”創(chuàng)造條件,最終實現結伴“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基于這一考慮,把握“課程思政”就需要把握兩個維度。一方面,用好課程的獨特育人資源,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不斷挖掘、整理、提煉課程立德樹人的理念。另一方面,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要把“守好一段渠”和“三全育人”有機融通起來。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既可以深化對“課程思政”的理解,又可以深化對“三全育人”的理解。
“課程思政”建設除了要堅守、融入、同行,還必須要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創(chuàng)新我國新發(fā)展理念的重要內涵,是推動“課程思政”的根本驅動力。創(chuàng)新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課程創(chuàng)新?!罢n程思政”的創(chuàng)新最主要的是推動課程創(chuàng)新。它是指在盤活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設系列課程,特別是“中國系列”課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這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經驗。2014年,上海大學率先開設《大國方略》課程,采取“項鏈模式”和“問題解析式”教學模式,重點聚焦“以中國夢和中國道路為引領,以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為背景,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直面大學生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努力講好中國故事。一是講述改革開放以來精彩的中國故事、中國道路、中國奇跡;二是講述中國夢在國家、民族、個人三個層面上的有機聯系;三是講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治國理政方略”。[8]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聚焦中國主題,直面學生問題,講好中國故事的“中國系列”課程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據不完全統計,上海高校先后開設“大國方略”“理論中國”“中國道路”“錦繡中國”“法治中國”“綠色中國”“健康中國”等60余門“中國系列”課程,形成規(guī)模效應,已成為推動“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力量。其他省份高校也陸續(xù)開設“中國系列”課程,“中國系列”課程引領了“課程思政”的建設方向。“中國系列”課程的探索表明,課程創(chuàng)新要聚焦問題、聚焦領域、聚焦實踐等,以讀懂中國為導向,以中國價值引領為目標,結合各單位的學科特色優(yōu)勢,打造優(yōu)秀團隊,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和世界,堅定“四個自信”。
二是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罢n程思政”創(chuàng)新既要發(fā)揮“思政課程”好的做法和經驗,沿用好辦法;又要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不斷推進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罢n程思政”要沿用好辦法,及時借鑒現有的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改進陳舊的老辦法,積極推進教學方式改革。比如上海大學在思政教學改革方面,從教材體系轉向教學體系、從解決教師“單兵作戰(zhàn)”問題到解決學生思想困惑問題、從解決線上線下問題到立足信息技術的綜合改革問題等,逐漸形成了“項鏈模式”“問題解析式”“連接式”等教學新模式?!罢n程思政”教學方式要立足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要充分開發(fā)教學軟件、轉變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等,不斷適應新形勢下“課程思政”教學生態(tài)的變革。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課程思政”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親和力。
三是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必須要推動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目前,各學校、各專業(yè)都形成了相應的課程體系?!罢n程思政”建設不能完全簡單機械地套用現有的課程體系,必須要不斷拓展,逐漸建構起符合“課程思政”的新課程體系。不從根本上改變課程體系,是難以適應大規(guī)模“課程思政”建設需要的。《綱要》提出了“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目標,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的課程體系構筑了藍圖,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為此,要有序推進各類專業(yè)課程的課程體系建設,逐漸構建起符合專業(yè)課程建設規(guī)律、教書育人規(guī)律、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符合專業(yè)特點、學科要求的課程思政體系,形成“校校有精品、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