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
摘 要:幼兒正處于對世界認識的啟蒙階段,培養(yǎng)幼兒的基礎思維和基本技能,以便為幼兒之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而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幼兒本土化資源的最大化開發(fā)也逐步成為各地幼兒園所努力追求的重要教學目標。本文主要從幼兒教育入手,分析本土化課程研發(fā)如何培養(yǎng)孩子形成文化自豪感。
關鍵詞:幼兒教學;本土化資源;文化自豪
幼兒教育在如今社會里也逐漸被大眾所重視,其教學目的主要是為了給幼兒做好橋梁效用,為孩子們接下來正式進入小學階段奠定基本條件。為了順應時代潮流,教師在進行幼兒教育時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致力于培養(yǎng)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的引導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感對于孩子們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既能夠為幼兒心中播種一顆本土文化的種子,也能夠加深幼兒對于當?shù)匚幕牧私?。本文將從幼圓文化、教師引導以及課外實踐三個方面,針對如何發(fā)揮本土資源對幼兒進行文化傳授的方法加以簡述。
一、幼園文化,環(huán)境上加以熏陶
幼兒園是幼兒系統(tǒng)接觸知識教育的主要場所,幼兒園內(nèi)的環(huán)境布置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對于孩子們來說會是一個較為直觀的呈現(xiàn)。幼兒時期的孩子并沒有形成自己完整的思維模式,因此四周環(huán)境和教師的引導對于他們來說具有重要影響。除此之外,幼兒在正式進入幼兒園學習后,在園內(nèi)的日常時間較多,園內(nèi)的基礎環(huán)境就會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中發(fā)生變化。
因此想要培養(yǎng)幼兒了解本土文化,逐漸形成文化自信感,就要從日常的點滴做起,首先要做的就是由表及里地進行推進?!氨怼本褪侵赣變簣@以及幼兒班級中的裝飾,“里”就是通過開發(fā)當?shù)刭Y源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比如可以舉辦一些傳統(tǒng)的當?shù)匚幕』顒?,能夠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文化的吸收和成長。如在春節(jié)前,幼兒園和教師可以舉辦一些具有當?shù)靥厣娘L俗小活動:小班的孩子可以由老師帶領一起編舞,將本地最為流行的戲曲加以改編成舞蹈進行展示,彰顯出自己的特色;中班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制作小燈籠裝扮自己的班級;大班的孩子可以和老師一起寫“?!弊帧⒆鰧β?lián)等等。孩子們親手裝扮班級,既能夠激發(fā)孩子們的天性,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孩子們對于當?shù)貍鹘y(tǒng)文化習俗的認識,從而在玩樂中提高孩子們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并增強幼兒對于當?shù)匚幕尿湴粮泻驼J同感。
二、教師引導,教學中進行宣傳
幼兒教師是幼兒接受知識時的最初引路人,幼兒時期的孩子們較為敏感,吸收和模范的心理較強,因而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選擇正確的傳授方法,也要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學習榜樣。教師可以說是除家人外與幼兒接觸最為密切的群體,而作為一名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并積極進行課程的科研也是一項重要權利和義務。
教師要能夠積極地發(fā)現(xiàn)身邊可以開發(fā)的教育資源,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孩子們的文化知識儲備。目前的教學形式主要還是以課堂教學為主,因而在進行本土課程的拓展時,其教學場地大多還是在課堂內(nèi)部進行。當然教師在進行文化知識的宣傳時,也要注意選材要符合幼兒的接受水平,或者以幼兒可以理解的方式進行講述和展示。本土資源可以利用的方面很多,如當?shù)卦l(fā)生過的歷史小故事、有關當?shù)氐某烧Z,甚至也可以包括當?shù)氐娘嬍澈妥》苛晳T等等。不管是任何種類的資源,教師都可以進行合理篩選,并在其中選取合適的題材分享給幼兒。總之,幼師的教學任務不僅僅是要培養(yǎng)幼兒的基礎文化技能,也要在此基礎上積極開發(fā)當?shù)亟虒W資源為幼兒種下了解民族文化的種子,從而為幼兒的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
三、課外活動,實踐中感受文化
培養(yǎng)幼兒的文化自豪感僅依靠課堂教學還是遠遠不夠的,大多數(shù)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仍需要在戶外進行身臨其境地感受,能夠切實享受春風,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蘊含的魅力。尤其是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們來說,相較于室內(nèi)的教學,孩子們也更加喜歡在戶外吸收文化的方式。既能夠直觀地為孩子們展現(xiàn)本土文化,也能夠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天性和學習的積極性。
組織有效的戶外實踐活動方式有很多,比如和孩子們一起去參觀當?shù)夭┪镳^、體育場、名人故居或者是觀看公園雕像等等。雖然孩子們年紀較小,但是身處于這些厚重的當?shù)匚幕諊?,孩子們也能夠從中吸收到一些獨特的感受。教師在和幼兒展開實地活動時,也要為孩子們進行背景文化的介紹,進一步促進幼兒理解。由此可見,想要充分利用本土化資源的優(yōu)勢,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和孩子們進行更為深入的文化了解,最好能夠和孩子們定期進行一次戶外文化參觀活動,切實提高幼兒感受文化的真實感。
總而言之,在幼兒教育中充分開發(fā)當?shù)氐奈幕Y源不僅可以消除幼兒園文化的獨特性,也能夠培養(yǎng)孩子們對自己所在地文化的進一步了解,從而逐漸促進孩子們樹立起熱愛家鄉(xiāng)、享受當?shù)匚幕闹匾季S意識。因此在進行幼兒教學時,要注重本土化資源的開發(fā),在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同時,為幼兒創(chuàng)建多彩的文化氛圍,促進幼兒形成文化的認同和自信感。
參考文獻:
[1]玉紅.淺談幼兒園傳統(tǒng)教育課程創(chuàng)新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60-61.
[2]馬景霞.將民俗文化融入幼兒教學探究[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