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蕾
摘? ? 要??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理論指引下,依據(jù)情感體驗能有效促進文本解讀的理念,通過繪本教學的實踐案例反思教學實際與預設的偏差,并以實證研究的方法探究情感體驗的實踐走向,具體包括在情感體驗中發(fā)展語言技能、在情感體驗中培育思維品質(zhì)、在情感體驗中涵養(yǎng)文化品格,以及在情感體驗中生成學習能力。
關鍵詞 小學英語 繪本教學 情感體驗 核心素養(yǎng)
外語教學交際法倡導者李筱菊教授說:“英語教育,作為總的教育下的一個部分,它的宗旨應該是:培養(yǎng)能思(有思想)、能感(有感情),還要能用英語進行自己思想感情和他人思想感情交際的人”[1]?!段男牡颀垺返淖髡邉③恼J為,“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閱讀應以情入文,情感體驗應是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英文繪本生動的情節(jié)與畫面易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蘊含著培養(yǎng)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zhì)和文化品格的豐富價值。
“跟上兔子”小學英語分級繪本六年級第二季I love you, Dad.[2]一書講述了小男孩Dan年幼喪母,父親忙于工作長期不在家。Dan夢見了機器人Click進入他的生活,叫他起床、給他吃食物膠囊、帶他回到記憶里看媽媽,可他依然渴盼父親歸來。 父親歸來時喚醒Dan,倆人深情相擁。該繪本能有效促進學生學會感恩、理解關愛他人,深入理解親情,情感價值深遠。但教學實際與預設的偏差引發(fā)了筆者對實施策略的思考。究其原因,閱讀任務設置不當,情感體驗效度降低;文化差異預設不夠,情感體驗目標偏差。
英語教學專家張伊娜教授指出,繪本教學不但要教學生讀懂故事,還要讓其“悅讀”,更要教其依據(jù)圖文理解故事中的角色,體驗角色的喜怒哀樂等復雜情感,并依此對故事進行合理想象、推理與演繹??梢?,繪本教學的內(nèi)涵與價值遠大于語言教學,對培養(yǎng)認知、觀察、溝通、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及情感發(fā)育等都有難以估量的作用。故事類語篇中有的人物情感富于變化,有的情節(jié)發(fā)展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的文化內(nèi)涵細膩豐富,這些文本分別有利于培養(yǎng)不同的核心素養(yǎng)[3]。
一、在情感體驗中發(fā)展語言技能
情動而辭發(fā),分析人物情感或換位體驗角色是突破重難點的著力點。從閱讀到理解,從理解到感悟,從感悟到表達,學生的閱讀、概括、表達等多項語言技能自然提升。
1.交流感受,增強語言概括能力
繪本的語言簡短卻蘊含深刻韻味。引導學生抓文眼、品讀主題句、解讀關鍵詞句、交流感悟可有效提高閱讀概括能力。例如:
T: Click removes the things away, but he gives Dan what he need. How does Dan feel now?
S1: A little sad.
T: Good. Does the room look especially large and why?
S2: The room is nearly empty and it looks large.
T: How do you feel in an empty and large room?
S3: Lonely.
T: How do you know from the words?
S4: He says, “How can I watch football games with Dad again?”
通過引導學生讀關鍵詞句、換位思考、概括人物感受,從而給予學生的思維和情感自由生成空間。學生在尋找佐證推斷的詞語時,其閱讀理解和概括的語言能力也得到了適度發(fā)展。
2.創(chuàng)編臺詞,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理解有鮮明的主觀性和獨特性,因此對于情節(jié)與角色的理解應是多層次和多角度、獨立性和交互性的融合。將Drama引入課堂,創(chuàng)編臺詞時學生自覺帶入個人理解和情感輸出語言,在演繹中學生須適時調(diào)整,達成了交流的開放性與靈活性。
故事中Click為Dan提供食物膠囊,可Dan不想吃。教師端出盛有膠囊的盤子,學生在此引導下編出了多樣靈活的對話。有的學生僅強調(diào)真實食物比膠囊美味,而有的學生表明Dan更想吃父親做的食物,他對父親的愛勝過對食物的需求。學生交流的話語及表達的態(tài)度依據(jù)個體對文本理解和情感體驗的差異而不同。就全班而言,不同表演的輸入能促使全體學生語言靈活性的提高。
二、在情感體驗中培育思維品質(zhì)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對人物情感的分析融入不同思維品質(zhì)學生的特質(zhì)、情感體驗的交互、思辨交流的互動會引導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新性及批判性等高階思維。
1.看圖聯(lián)想,訓練推理想象能力
張伊娜教授指出,繪本圖畫不是點綴和陪襯,而是全書的命脈,是具有文字系統(tǒng)功能的圖畫。圖中人物的動作及神態(tài)將Dan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見圖1,圖2,圖3,圖4)。因此,初讀全文的活動設計為讀圖理解大意,思考圖4作為封面的原因。Dan盯著屏幕中父親的渴盼的眼神、蜷縮在孤獨的燈影下的悲傷神情、觀看過去生活時閃爍的淚花、伸長的手臂和滿足的表情等都給學生提供了體悟人物情感和推測情節(jié)的依據(jù)和聯(lián)想的空間,比文字更能促進推理想象能力的提升。
2.個性解讀,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
批判性思維包括解讀、分析、推理、評價、解釋和自我監(jiān)控六項技能。學生在入情入境后才有深入的思考和犀利的辯論。個性解讀情節(jié)和情感方可實現(xiàn)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課的伊始教師提問:“When you see the cover, how do you feel?”學生答道:“感覺溫暖,感受到愛?!闭n中引導學生個性解讀人物表情,將Click與父親對Dan 的意義進行對比。課的尾聲,再次聚焦封面,情節(jié)和圖片的組合效應促使學生產(chǎn)生多樣而深刻的表達,有對文中人物情感的分析,有聯(lián)系自身實際感恩父愛,也有對親子關系、對孩子成長重要作用的闡釋(如圖5)。
個性解讀表情,分析人物心理,揣摩人物情感,重新評價前期的回答,質(zhì)疑、確認、證實或更正自己及他人的結(jié)論,這一系列的過程即是批判性思維六項技能的培養(yǎng)過程。
三、在情感體驗中涵養(yǎng)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xiàn)出的文化意識、人文修養(yǎng)和行為取向[4]。針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應引導
學生歸納和評價文本中的文化現(xiàn)象,從而形成文化認同感和正確的文化態(tài)度。
1.洞見癥結(jié),提升綜合人文素養(yǎng)
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zhì)。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發(fā)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價值觀,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5]。人物情感的分析為提升人文素養(yǎng)提供了真實場域和語言載體。Dan不愿吃膠囊而想吃父親做的飯,教師把握癥結(jié)所在提問“為什么他不喜歡膠囊?”學生有的認為真實的食物更美味,也有的認為他其實是想爸爸了。教師再啟發(fā)對“不喜歡膠囊”的深層理解。學生感悟到機器人無法取代人,物質(zhì)豐富但無法彌補情感的空缺,從而更突出親情之可貴。深度挖掘文本文化內(nèi)涵的同時培養(yǎng)了人文精神與素養(yǎng)。
2.聚焦差異,增進文化交際意識
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應聚焦文化差異。教學中,在教師提問:“學完繪本后你想對你的父親說什么”時,學生鮮少舉手回答,這正是源于中西方在親情表達上的文化差異。教師應正視差異,引導學生一方面接納西方文化,另一方面設置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任務,即讓學生選擇直接或含蓄的表達方式。可口頭表達對父親的愛,也可以寫一張卡片表達對父親的愛。
四、在情感體驗中生成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diào)試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6]。繪本的篇幅較長,有效的學習策略和寬廣的學習渠道可切實提升學力。
1.化抽象為具象,拓展學習策略
情感線是文本的靈魂,是語言生命力的體現(xiàn),亦是故事的主線。教會學生把握此脈絡,無論在文本解讀還是在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中都是有效的學習策略。Click為Dan做的一系列事是情節(jié)主線,其中 Dan的情感變化是全文的情感線(如圖6)。情感線的波折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從而明白閱讀中要學會與文通心,提煉概括情感變化,“變多為少”,用情感線凝練文章的脈絡。再嘗試“變少為多”,寫作中可先列出情節(jié)線或情感線再充實內(nèi)容,形成連貫而富含情感的文字。此片段無痕地融合閱讀與寫作教學,并潛移默化地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
2.化單一為多元,拓寬學習視野
英語學習需要學習者有開拓的國際視野,增進對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從而提升知識積累、人文素養(yǎng)和行為取向。為實現(xiàn)情感體驗的實效性和深刻性,教師要善于將課堂快速鏈接到生活實際,促發(fā)情感共鳴。本課最后引入視頻《我的爸爸是個騙子》,一位父親為女兒的幸福不辭辛勞并掩藏艱辛,希望女兒快樂地接受幸福。教師巧妙地抓住結(jié)尾小女孩的獨白與繪本有機聯(lián)系,促進情感體驗深化。
(視頻最后獨白)He lies because of me. I love Daddy.
T: Why does he lie her?
S1: Because he wants to make her happy.
T: Yes. He lies because of his daughter. Why does Dans father leave Dan alone?
S2: Because he wants to work hard and give Dan a better life.
T: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S3: Hes great. He loves Dan so much.
初讀文本時學生的答案僅限于Hes busy.視頻類比作用促進了情感體驗的升華,化單一感悟為多元思考,更讓學生感受到課外資源對學習的促進作用。
教學因以情動人而以理服人,因融情入境而有感而發(fā),情感體驗確實能實現(xiàn)文本解讀以外的豐富價值,體現(xiàn)英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將核心素養(yǎng)提升落到實處。因此,繪本教學當在情感體驗的效度、深度及與教學內(nèi)容的融合度上展開研究。
參考文獻
[1] 程嵐.中學英語人文教育的路徑與原則 [J]. 北京教育,2015.
[2] 張海燕,章玉芳.“跟上兔子”小學英語分級繪本.六年級.第2季[T].南京:譯林出版社,2017.
[3] 郭寶仙,章兼中.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J].課程·教材·教法,2019(04).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責任編輯:王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