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 張嵐 Li Mingming Zhang Lan
1普耘隊魔方城市裝置綜合材料尺寸可變2019
“尋找家園”計劃
2019年12月28日—2020年5月6日
項目總監(jiān):張義
藝術總監(jiān):田萌
展覽執(zhí)行:李明明 張嵐
行動統(tǒng)籌:曾婕
視覺設計:韋源
項目合作:東來映社
展覽地點:麓山美術館
2楊方偉浮島裝置綜合材料、影像尺寸可變2019
因為失去,所以才去尋找。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歷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與最快速度的城市化發(fā)展。2000年,中國的城市人口為4.5億,占總人口的36%,而在2019年末,城市人口增至8.4億,占總人口的60%。由于生活與生產方式的變化,導致數以億計的農村人口離開家鄉(xiāng)涌向城市,以及不同城市之間的人口大范圍流動。
“尋找家園”計劃正是以藝術的名義,從個體經驗的角度來回應在社會發(fā)生快速變革中所出現的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探討了人與城市的關系。劉利斌、普耘、沈陽超、吳延軍、楊然、張晉六位發(fā)起人,也是此次項目的六位隊長。“尋找家園”也是2017年以來,由張晉等藝術家發(fā)起的“100公里”項目的延續(xù)。以往的“100公里”項目,藝術家們選擇的是距離成都天府廣場100公里以及之外的地方作為行動的空間,而“尋找家園”轉向了成都三環(huán)以內作為行動空間,參與者也不局限于藝術家。他們通過網絡招募參與者,參與者們可以是原住民,可以是新住民,甚至是成都的過客;可以是藝術的從業(yè)者,也可以是與藝術無關的其他行業(yè)。參與者三天三夜不回家,以各自的方式來重新探討他們與這座城市之間的關系。他們關于這座城市的記憶、變化以及感受不盡相同,這種不同向人們展現出了一座城市的復雜性,以及城市與城市中的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此次展覽所呈現的是其中4個隊對“尋找家園”這一主題的回應。
每個人對記憶都有著“執(zhí)念”,記憶是對過去存在的保留,也是對未來存在的昭示。尋找家園,大家或多或少都從自己的記憶出發(fā),在當下去感受、尋找、解決、接受,最后再去表達,以求或對自己、或對他人產生影響。這其中不免會產生爭鳴和對話,而爭鳴和對話,既是對已有的知識體系或者經驗的一種總結,又是新的發(fā)現或思想對撞生成的機遇。
3楊然隊日新月異的城市不需要回憶,滄海桑田的人們需要記憶影像尺寸可變2019
劉利斌這個隊的主題是“我與這個城市無關”。該隊的參與者有成都的新住民,也有在成都短暫工作與生活的過客。他們雖然由于經歷和遭遇的不同而使他們對成都的認識不盡相同,但是在多次的對話和碰撞之后,他們卻獲得了一個具有悖論性的共識:他們雖然生活在這個城市中,這個城市卻與他們無關。這種悖論的根本指向則是,城市與人之間臨時而疏離的關系。最后,他們用了三個關鍵詞來表述這種關系:停留、蟄居、隔閡。
毛浩在成都十多年的生活可以稱之為“蟄居”。為了藝術的理想,大學畢業(yè)后他只身來到成都這個陌生的城市。他在三環(huán)外租下一間房子,十多年來執(zhí)著地用畫筆接近理想。他畫了很多的畫,卻很難以此維持生活。他的生活圈子,也幾乎是以工作室來展開的,除此之外,他似乎與這個城市并無多大關聯(lián)。在“尋找家園“的三天三夜中,毛浩騎著自行車在這個城市中穿行,卻發(fā)現自己與這個城市格格不入,或者說是彼此毫無關系。沒有熟悉的人,也沒有熟悉的街道。在這個城市中十幾年,卻在這一刻發(fā)現自己只是蟄居其中,離理想中的家園,好像越來越遠。只有堆起來的畫、舊舊的自行車、以及“每天一陶”的行為才證明著他在這個城市中的存在。
偌大的城市,人與人隔得那么近,卻又那么遠。這兒的人們因為種種原因在此生活、停留。隊員黃泳全說:“所謂家,夜有所歸,困有所棲。所不謂家,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秉S泳全、李圣嵐為了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通過社交軟件主動與其他人產生聯(lián)系,他們代表了城市中的許多年輕人,寂寞,卻又不甘寂寞。一樓展廳有個像基督教告解室的一個小房子,黃泳全通過一個金屬管把自己過往的經歷與秘密告訴每一個在此停留的人。聽的人有種在偷窺別人隱私的感覺,而講述的人可能更像是對過往回憶的傾訴甚至懺悔。李勝嵐則至今從未戀愛過,對女人抱有多層次、多類型、多角度的幻想。這些“幻想”與“希望”,才是他與這座生活了十多年的城市僅有的聯(lián)系。竇子是一個北京人,曾因為臨時工作的原因,在成都短暫地生活過數月。于她而言,成都是一個人的成都。她與這座城市的關系,都是因為工作、社交等建立起來的。而譚云天則是一個更為短暫的成都過客。在短時間里,他希望通過認識一些陌生人來建立他與這座城市之間的關系,但這種關系更帶有偶然性與臨時性。對于這種關系的表達,他采用的是寫作,即寫詩歌。然而,這些詩歌在展覽的呈現中,則被涂抹為一個又一個不可釋讀的視覺符號。
劉利斌作為隊長,一方面以對話、討論與制定方案的方式介入其隊員的表達與呈現中,另一方面他也創(chuàng)作了一件點明主題的作品。他的作品由三個部分構成:一部分是關于這件作品的背景,他用英文書寫后又涂抹掉,形成了一個視覺符號;另一部分是他從拆遷工地撿回來的一塊預制板,他在預制板上雕刻了一句話:“我們愛這個城市”;還有一部分是他制作的一段不斷重復播放的短視頻,他用舉重若輕的方式再現了一次親身經歷的遭遇,即他在租房期間與鄰居所發(fā)生的一次“摩擦”。他在視頻中,面對著白墻,以非常粗暴的方式擬仿了當時鄰居對他說的一句話:“你家!你租的房子是你家嗎!”對劉利斌來說,這句話猶如當頭棒喝,使其無言以對。從什么時候開始,在城市中擁有一間房子成為了擁有家的必要前提條件?家都不復存在的地方,能稱為家園么?“我們愛這個城市”又意味著什么呢?劉利斌的作品再一次提出了我們與這座城市關系的悖論。
城市巨大、陌生、冷漠,卻又包羅萬象。形形色色的人來到這兒,在這里生活停留。這次項目的另一個隊,以“魔方城市”為主題,探討成都這座魔方城市中“空間”對個體的影響。隊長普耘說:“鄭淵潔的童話《魔方大廈》,展現了26個多元離奇的世界,主人公來克在魔方大廈中一系列離奇的經歷,顛覆并諷刺了有著單一標準、呆板而乏味的現實世界。我們?yōu)閬砜偷奶幘硴鷳n的同時,內心卻認可、向往魔方大廈中的世界?!彼麄冞@隊的“尋找家園”計劃,便是在這個魔方城市中,去尋找“非主流”空間,以期獲得自由成長和歸屬感。
張津瑞通過咖啡館來表現他在城市中的心理狀態(tài),這個群體的文化形態(tài),以及他與他人交流的一種嘗試。這里面也有他在這個魔方城市與己、與人所留下的痕跡。展覽現場,觀眾可以通過“詩歌換咖啡”換取一杯張津瑞自己做的手沖咖啡,張津瑞說:“詩歌換咖啡也是我跟城市之間妥協(xié)的一個嘗試,我想試著從咖啡館里走出來 ?!?/p>
李眾糠每周從學校搭地鐵回家,從城市的地下穿過。他與城市的關系就像是這短暫的地鐵時間:隨機的,陌生的。李眾糠選擇以交互新媒體的形式與觀眾進行具有隨機性的交流。屏幕的背景是成都市地圖,每一位在作品前駐足的人的輪廓,都會以粒子的形式任意出現在畫面中,稍作停留后,又化作粒子,變成地圖中的一部分。
隨父母做生意,舉家搬遷到城鄉(xiāng)結合部的王天洪,曾經是一個不被主流文化認同的孩子。由于父母忙著在成都“扎根”,無暇顧及,他在這里“自由”成長,成為問題少年。偶然的機會,王天洪接觸到街舞亞文化圈,漸漸地脫離了以往“混混”的圈子,開始被大家所接受,他在這個亞文化的環(huán)境中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圈層”。王天洪的這段經歷,在某種意義上是成功的,他將自己成長經歷中一些重要的瞬間,通過實驗性短片在美術館里展示出來。這些瞬間對于他來說,不僅是成長教育的過程,更是他穿過崎嶇黑暗小道的一個回望。
皛虎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也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同性戀群體在社會中尚未被多數大眾認同、理解,但這座城市的豐富性和包容性,為他們這個群體提供了生活的空間。這也許是城市的偉大之處:密集而陌生,充滿可能性。皛虎的作品在柜子的內部空間放置,播放本人創(chuàng)作的針對特殊對象的網絡視頻,形成身份、亞文化、城市之間的另一種關系。
特邀藝術家馬錕的作品《安晚第一章:不惑反擾》,在墻面用紅色油漆寫下“時間在生命中規(guī)訓的展開,似乎一切都只是年復一年”后進行打磨,留下模糊的痕跡。手工書是將日常的詞語“朝九晚五”“細水長流”等作墻體標語狀,手書魯迅的《野草集》。而影像則是將365個日常詞語以彈幕的形式循環(huán)出現。這件作品展現出一個男人不惑之年的思考。如何認識這座城市?如何在自身與這座城市之間找到一種平衡的相處模式?我們被這座城市以何種方式塑造?
城市作為一個整體被描述,往往是不真實的,是一種景觀化的、同質化的。而在普耘這隊里,每一個個體代表的都是不同的城市文化形態(tài),這也是“魔方”的意義所在。
日新月異的城市不需要過去,滄海桑田的人們需要記憶。
楊然這隊的作品從參與者的個人角度出發(fā),分享極其私密的情感、記憶甚至是臆想般的喃喃自語。他們通過寫作的方式,建構一個記憶中的成都空間,這些溫柔與細膩的情感包裹了堅硬的城市空間。展覽現場通過文字、聲音和影像的方式建構一個感性磁場,實現個人與城市空間的轉化。
曾婕因求學和工作而時常往返于成都,機場和二環(huán)高架是她多次往返成都的交通路線,也是她內心劇場的舞臺;蔡少陽因創(chuàng)業(yè)從成都流向北京,兩個文化差異較大的城市給他帶來強烈的撕裂感。在面對四環(huán)的城市景觀時,他質疑人們對居住的環(huán)境是否有真正的了解與溝通;陳瞰,從北京來到成都,每個城市的圖書館都是他臨時的精神家園;高瑄,離開成都遷往北京,曾經住過的出租房成為她保存上一段感情的秘密載體。以上參與者通過個體經驗和感性記憶與城市空間產生了獨特的連接,將公共的城市空間私密化并構成他們生命經驗中的臨時家園。而正是無數的個體感知,構成了城市的集體記憶。
在展廳的另一端是楊然隊邀請的藝術家楊方偉創(chuàng)作的作品《浮島》,他用幾何和抽象的空間形式搭建象征重慶市的某處地點,將城市歷史的隱線埋在當地老居民的個人記憶中。這些受訪者是普通的工人或個體戶,且生活經驗跨度較大,與楊然隊“80后”“90后”對城市的狀態(tài)形成強烈的對比,前者解決生存問題,后者關注自我存在的問題。
由木工板和木架圍繞成兩個未閉合的同心圓裝置模擬了城市的發(fā)展空間。隨著經濟發(fā)展與城市人口增多,以老城為輻射中心,成都急速地向外擴張。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成都市人口247萬,而到了2018年,成都市總人口1633萬。
藝術家張晉在作品中更像是編劇,他以參與者的案例為媒介,將每個人的作品編織在一起,而美術館第二現場的空間也得以呈現為第一現場的劇場。在“尋找家園”的主題下,通過呈現不同的故事,去嘗試討論個體與城市生活周遭的關系,同時也指向自我身份的問題,這其中有直接的符號提示,也有微妙的隱喻。
《陳記海椒面》中不同時代語境中的陳佳玥和她的爺爺對尋找自我的方式發(fā)生了吊詭的互反,工業(yè)文明并沒有如我們所預設的給陳佳玥帶來“幸?!?,自我在不同的語境中被一再地重新定義,最后,陳佳玥試圖將精神家園寄托于爺爺創(chuàng)辦的“陳記海椒面”;成都本地人雨桐對伴隨她多年的吉祥燒菜館的搬遷,顯露出掙扎與惋惜,除了擔心個人與城市記憶的消失,她也主動或被動地承擔了個人經驗之外的成都本地歷史、文化的負擔,而這一負擔對于城市的新居民或游客是不存在的;在多個網紅地標,用美顏自拍模式打卡的謝七一,其背后所代表的是消費主義對人的異化和對城市文化的標本化、單一化。在沈陽超用謝七一的手機內存照片制作的視頻《來自一部手機里的“自畫像”》中,一部手機中的圖片信息足以拼湊出一個人的生活軌跡;趙釗所拍攝的密集高層建筑多是存在于成都所擴建的各個新經濟開發(fā)區(qū)中,這些外形同質化的大樓為眾多的成都新居民提供了住房和工作的空間;此外,還有一個小紙箱安靜地待在展廳的角落,上面有文翔的物品和詩歌,詩意的個人情緒如它所在的位置一樣容易被淹沒、忽略,而這也是焦慮、快速的城市生活帶給我們的副作用之一。
傳統(tǒng)的工具碓窩、因房租上漲而不得不搬遷的吉祥燒菜館、網紅地標和摩天大廈這些符號分別對應著城市在擴建過程中不同的城市空間與個體(集體)經驗:老城、初期擴建的城市與當下國際化的城市區(qū)域。
城市,吞納了不同語境中的文化和個體經驗,這其中關系的復雜更因中國的社會轉型、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沖突、消費主義的盛行等而顯得更加錯亂。在面對不同文化的交疊,人和城市之間的諸多問題與焦慮隨之產生,我們無法逃離城市,只能在同一個城市中碰撞與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