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要]復習課在數(shù)學學習中有著重要作用,好的復習課能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在“運算律”單元復習課中,引導學生自主整理,教師要建立知識間的“聯(lián)結點”;要充分挖掘知識的“出錯點”,借題擴散,讓學生觸及知識本質;要凸顯知識內在的“思想點”,提升學生的認知,促進學生感悟數(shù)學思想。
[關鍵詞]自主;復習;運算律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 2020) 11-0003-03
復習貫穿學習始終,但不少數(shù)學復習課以“機械訓練、題海戰(zhàn)術、以練代課”等形式進行,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調動,學生成了教師指令下的“操作工”,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yǎng)。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整理,建立知識間的“聯(lián)結點”,幫助學生有效建構知識鏈;要挖掘知識的“出錯點”,在易錯題上挖掘和拓展,在不斷的糾錯中讓學生觸及知識本質;凸顯知識內在的“思想點”,提升學生的認知,促進學生感悟數(shù)學思想。本文將以“運算律”單元內容為例,談談關于復習課的思與行。
一、自主整理:建立知識的“聯(lián)結點”
教師應依據(jù)數(shù)學知識的特點,以多種手段充分了解學生在復習課之前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再引導學生自主整理,打通知識之間的界限,找到知識間的“聯(lián)結點”,自主建構知識鏈。
無論是單元復習課,還是歸類復習課,都可安排學生先自主整理,然后小組交流整理的成果。在此過程中,要注重讓學生掌握整理知識的一般方法。比如,有些知識適合摘錄整理,有些知識適合畫圖整理,有些知識適合列表整理,還有些知識適合用“思維導圖”或者“導學單”等形式整理。教師要教會學生這些基本的整理方法,在掌握基本整理方法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根據(jù)實際內容自主選擇整理方法,然后在深度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辨析整理方法的優(yōu)缺點。通過借鑒和反思,學生就能慢慢形成自主整理的關鍵能力。在一個單元或一類知識學習結束后,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整理復習的習慣,例如通過核心問題引領,或者設計一些表格讓學生帶著問題、任務、思考去整理。
運算律,是小學數(shù)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可以通過這幾個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整理:
1.本單元學習了哪些運算律,是怎樣發(fā)現(xiàn)這些運算律的?
2.應用這些運算律能進行哪些簡便計算?你覺得有值得提醒小伙伴們注意的地方嗎?試著舉例說明。
3.在本單元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你積累了哪些經驗,有哪些體會和感受?
4.在思考并回答以上問題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方式把本單元的知識和方法整理出來。
在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整理方法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交流整理的作品,選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全班進行展評,在辨析交流中促進學生逐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建構合理的認知結構。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關注整理的成果,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調整、修改作品的同時,掌握復習整理知識的一般方法。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整理出來,教師可以給出一些好的作品加以引導:
長此以往,學生自然能積累復習與整理的經驗,產生自主建構的意識,真正形成自主整理的能力。
二、借題擴散:挖掘知識的“出錯點”
解題時,學生出錯是在所難免的,作為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除了高度關注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并建好易錯題庫,“化錯為寶”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關注錯誤、分析錯誤的意識。通過對易錯題的剖析,激發(fā)學生產生回顧舊知的欲望,在辨錯、糾錯的過程中重新理解知識,加深對知識本質的認識。同時,借助“易錯點”舉一反三,把一類知識或者一類錯例進行梳理,找出問題的“盲點”,達到“承前啟后、查漏補缺、溫故知新”的復習目的。
例如,對于乘法分配律,學生經常會出現(xiàn)“25x(4x8) =25x4+25x8”的錯誤。顯然,學生混淆了乘法分配律與乘法結合律。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比較來強化知識的特征,引導學生除了從結構上進行比較,更要從意義上進行比較。
(1)結合具體例子,說說計算25x(4x8)過程中的每一步表示什么。25x4x8呢?
(2)25x(4x8)和25x(4+8)表示的含義一樣嗎?
(3)將25x(4+8)去掉括號-25x4+8,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將25x(4+8)去掉括號應寫成什么呢?
(4)辨析:同樣是去括號,為什么在25x (4+8)=25x4+25x8中,25出現(xiàn)了兩次,而在25x(4x8)=25x4x8中,25只出現(xiàn)了一次?
上述過程運用了多種比較和多次比較:縱向上,乘法分配律與乘法結合律進行比較;橫向上,乘法分配律左右兩個算式進行比較。每一種、每一次形式上的比較,其實質都歸結于意義上的比較。表面上看,在與乘法結合律的比較上花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實質上,能促進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記憶,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又如,對于25x44,如果轉化成25x(4x11),則用乘法結合律簡算;如果轉化成25x( 40+4),則用乘法分配律簡算(其實就是豎式乘法的算法),一題兩法,對比強烈。
在復習階段,充分利用學生的“出錯點”,分析“易錯點”,讓學生在分析比較中提升對原有知識的認知,能促進學生對知識本質的理解。這樣的復習課才是有效的,才會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發(fā)展。
三、提升認知:凸顯知識內在的“思想點”
張景中院士曾說:“小學生學的數(shù)學很初等,很簡單。盡管簡單,里面卻蘊含了一些深刻的數(shù)學思想?!睆土曊n,除了能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和建構,進一步厘清知識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更是提升學生認知,凸顯數(shù)學基本思想最好的時機。在復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不斷地反思、積累、頓悟,將“數(shù)學思想”化隱為顯,讓學生充分體驗數(shù)學思想的魅力,引導學生感受數(shù)學思想的力量。
運算律,顧名思義,是運算中產生的規(guī)律,是小學階段唯一以定律方式呈現(xiàn)的內容。在現(xiàn)行的教材中,無論是蘇教版、人教版、北師大版,都無一例外地以生活情景導人運算律,通過舉例,引導學生借助不完全歸納推理來找到規(guī)律。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學生觀察、舉例、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應用規(guī)律,這是探究知識的一般流程。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大多是采用不完全歸納推理的基本方法,這也是數(shù)學基本思想中的推理思想。在經歷了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后,可以結合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及算理,讓學生在計算中初步感受演繹推理的力量,知道運算律是伴隨著計算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無論是運算律的形成過程,還是建模的過程,在運用符號表征、圖形表征等多樣化表征運算律的過程中,學生都能領略到數(shù)學建模的方法以及符號化的模型表達方式,感受到變與不變的辯證思想,在后續(xù)不斷運用運算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體會到化歸思想,如“78x2.1+2.2x21”可以轉化成“78x2.1+22x2.1”,進而轉化成“(78+22) x2.1”,即“l(fā)OOx2.1”。正是因為數(shù)學思想的凸顯,學生能體驗到數(shù)學的美妙,這種感覺往往會讓人終生難忘。
數(shù)學思想方法需要提煉。一般來說,數(shù)學內容呈現(xiàn)在前,思想方法提煉在后。因此,復習課是提煉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時段。對于教材而言,數(shù)學思想方法理應成為復習的主題。在回顧梳理一個單元或一類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要將蘊藏在數(shù)學知識中的思想方法凸顯出來,從數(shù)學的本質著眼,以更高的觀點加以審視,帶領學生剖析、概括、深思和欣賞。
(責編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