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麗
摘 要:在不斷重視素質教育、不斷重視閱讀以及對古代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當下,寫作也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教育中,教師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作為語文教師更是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對語文教師而言,寫作在其所需要的職業(yè)技能中就占有重要地位。教師唯有高度重視自身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斷提高,才能成為一個更加合格、優(yōu)秀的教師。
關鍵詞:寫作; 職業(yè)技能; 語文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5-185-001
一、引言
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條件下,教育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語文教師,在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更是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需要更好地理解、消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才能更好地將之傳授于學生,從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語文教師這個角色,注定對自身必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寫作是語文教師所需要的所有職業(yè)技能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項技能。
二、語文老師為什么要重視寫作
寫作作為一項技能,遠遠不是“作家”“詩人”所獨有的技能??v觀古今,很多并非從事著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也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不管是文學寫作,還是應用寫作,都反映著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作為語文老師,更能體現(xiàn)出自身的學識、文化素質。
(一)寫作反映綜合能力
寫作的背后蘊含著很多東西。首先,寫作是對生活的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許多普通平凡的人和事,什么東西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這是需要敏銳犀利的眼光的。即使是一花一草,也足以傳達出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熱愛。其次,寫作是個體的哲學體現(xiàn)。寫作中體現(xiàn)著個體的哲學觀,它蘊含著對世界、對人生、對生活的看法,對語文老師來說,這反映了一個老師是否有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能否在方方面面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再次,寫作反映出知識儲備以及語言運用能力。在真正寫作中,最直接呈現(xiàn)給人的就是文章的措辭、語句。作為語文老師,一篇文章更能反映出語文老師的專業(yè)技能,包括文體是否使用得當、邏輯是否清晰明了、言語是否正確合適等方方面面。
(二)寫作促進教育教學
作為語文老師,教育教學是其首要職責。語文老師好的寫作能力,最先表現(xiàn)在日常教學中,語文教師會有著清晰的邏輯,講解課文時會有清晰的脈絡。不僅如此,在講解試卷中的閱讀理解時也會有著更好的闡釋。其次,在表現(xiàn)在作文教學中。不管在考試中還是教學中,學生寫作都占著很大的份額。寫作良好的語文教師在教授作文時,不會照本宣科,一定會結合自身寫作經驗,在講述理論的同時,也不忘卻實踐的運用。最后,經常寫作的語文教師也會重視學生閱讀、寫作的訓練,這不僅對學生應試有幫助,更影響學生的日后生涯。這里從寫作對教師個人、對學生兩方面論述語文老師為什么要重視寫作,事實上寫作的影響遠遠不止如此。包括工作和生活中面臨著需要寫作的情況,以及與意識形態(tài)相關的問題等,都離不開寫作。在專業(yè)不斷細化的當今社會,這些現(xiàn)狀都要求著語文老師必須有著一定的寫作能力。
三、教師為什么缺乏一定的寫作能力
(一)寫作體系不夠健全
寫作是一門學問,更是綜合能力的表現(xiàn)。在當今教育情況下,上了大學后,專業(yè)不斷細化,使得很多學生學科發(fā)展不均衡,學習不成系統(tǒng)。在大學中,寫作被歸類于文學專業(yè),但是事實上在學習文學專業(yè)的時候,對寫作并沒有明確細致的要求和系統(tǒng)的學習。加之,在學習寫作的時候,對理科清晰的邏輯可能缺乏一定要求,即使有所要求的,學生也很可能由于很少接觸文科,而無法做到在寫作的時候有著理科生一樣清晰的邏輯。對于理科生來說,更缺乏一定的寫作訓練,以致寫作的時候幾乎沒什么寫作技巧或者表達能力。
而這些學習文學專業(yè)的學生便是日后的語文老師,由于在進行專業(yè)學習的時候,寫作體系就沒有完整,日后工作、教學中也會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寫作是一個連貫性的工作,從發(fā)現(xiàn)題材到寫成文章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沒有健全的寫作體系,想在寫作中做到游刃有余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二)知識儲備相對匱乏
不僅是學生,很多教師在寫作的時候也會感覺到無從下筆的痛苦。這是語言匱乏、視野狹窄的表現(xiàn)。許多學生叫著“不知道怎么寫”“寫不了那么多字數(shù)”“明明有話想說,卻又不知道如何說起”,許多教師也存在著一樣的情況。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本椭苯拥莱鰧懽鞯膴W秘。很多時候提筆不知所言,就是因為知識儲備相對匱乏,頭腦中的墨水不夠,無法在自己的頭腦中找尋出正確的語言、文字,以至于只能看著題目不知所措。不能否認有些教師很喜歡閱讀,但是如果僅僅停留在閱讀表面上,無法進行深入閱讀,不能將書本中的東西變成自己的,不能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在寫作過程中依舊沒什么用的。
此外,只是儲備不僅僅是書本中的知識,也有對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即知識儲備分為直接知識來源、間接知識來源。不管哪一方面,都能擴大個人的知識儲備,對寫作都是有利的。
(三)缺少一定的思想深度
寫作是一項體現(xiàn)出靈魂的事業(yè)。古人的文章為什么時至今日,依舊散發(fā)光彩?就是因為文字中透露出作者的靈魂和思想深度,就是因為文字中彰顯了作者的哲學和對世界、對人生的感悟。這些文章是有靈魂、有思想、有深度的,因此才千古流傳。試問,一篇干巴巴、生硬的文章,如何打動別人呢,又怎么算是好文章呢?因此,很多教師缺乏一定的寫作能力就是缺少一定的思想深度。如上述所說,在閱讀中應該有所思考有所收獲,在生活中應該做個有心人,有自己的感觸。寫作最講究“以情動人”,同樣,“以情動人”的寫作不也傳達出人文精神嗎?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更是對時代、對社會、對人民關心的表現(xiàn)。這種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比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具有靈魂深度的文章更能引起共鳴??墒窃谌找姘l(fā)展的當今社會,很多教師也變得浮躁,只是將教學當做工作,完成即可,沒有用心去感受生活、熱愛生活,又怎么寫出感動別人的好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