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儀祥
【摘要】道德與法治教學是縣域中學教育階段的一項重要內容,關系著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優(yōu)化,有助于促進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正確價值觀念的樹立。文章就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現(xiàn)狀進行闡述,進一步對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對策展開探究,旨在促進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成效的顯著改善。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興趣;情境;“互聯(lián)網+”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社會發(fā)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特征,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態(tài)度和樂觀的心態(tài),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為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培養(yǎng)人才。縣域中學的經濟狀況、自然環(huán)境以及人文條件等都具有一定特殊性,這就需要立足道德與法治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積極探尋可行的教學策略,以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
1.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現(xiàn)狀
1. 1各方重視不夠
當前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學校、教師、家長并未認識到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認為學生主科成績的提升至關重要。由于縣域學校的資源條件有限,導致道德與法治教學并未受到高度重視,缺乏專業(yè)的教師,僅僅是由其他學科教師進行代課,代課教師的更換頻率也比較高,此種情況下極易影響道德與法治教學成效,甚至會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發(fā)展造成阻礙,不利于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強化。
1. 2專任教師缺乏
在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由于未受到高度重視,這就導致學科教師在教學方面的成就動機無法得到有效激發(fā),教師參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積極性不足。同時,縣域中學的教學資源條件以及生活環(huán)境存在一定特殊性,教師待遇不高,尤其是道德與法治教師的發(fā)展空間不足,道德與法治專任教師的招聘以及挽留都存在一定難度。
1. 3生源質量不高
在縣域中學內部,以當?shù)剞r村和外來人口為主要生源,學生家長的文化水平有限,為了謀求生計,很多學生家長都外出打工,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很難照顧到學生的學習。此種情況下,縣域中學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與自律意識不足,尚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青春期下由于家長忙于生計,在管理方式上可能存在偏差,這就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特殊時期,家庭作為精神支柱,若不能夠及時且正確的引導學生,則極易影響生源質量,這也是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
2.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對策
2. 1落實心理輔導,提升教師待遇
在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為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需要密切關注學生表現(xiàn),及時開展心理輔導,確保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要把握教育形勢,更新教學觀念,關注學生的個性特征,以高尚的道德觀念來熏陶學生,在課堂中引入道德案例,強化學生直觀體驗,確保學生深刻感知道德的美好,逐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從學校角度來說,要為道德與法治教師提供優(yōu)良的發(fā)展空間,將教師的待遇提升,拓寬發(fā)展渠道,促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正確運用教學方法,以切實改善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
2. 2引入時政信息,激發(fā)學生興趣
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可將時政信息作為教學資源引入到課堂,賦予道德與法治課堂以生機和活力,以新穎的內容來吸引學生注意力,確保與新課程標準相符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成效的顯著改善。例如,開展“凝聚法治共識”一課教學時,適時將“嚴厲打擊獵殺違禁野生動物,切斷疫情根源”、“嚴肅處理長春假疫苗事件”、“破產處理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引入課題,組織學生結合所學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進行分析探究,這樣融合時政信息來深入理解“違法帶來的嚴重后果”,促使學生認識到道德與法治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圍繞案例出發(fā)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促使學生更好的運用所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去理解生活中的現(xiàn)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 3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樹立正確價值觀念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往往采取口頭說教的方式,學生當時理解了,但到真正面對問題的時候卻無法正確對待,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成效也并不理想。結合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實際情況出發(fā),要重視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強化學生體驗,引導學生對人、事、物形成正確的感知,明確生活中處處都存在道德與法治,這就有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例如,在“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設置情境:“在同學們放學回家的路上,發(fā)現(xiàn)有人掉到河里了,你會怎么辦?”這一問題情境立刻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積極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于細節(jié)之處體現(xiàn)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與此同時要重視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強化,切不可魯莽救人。在《以禮待人,待人禮為先》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在公交車上有老奶奶和乘客,有的乘客在玩手機,有的乘客在睡覺,有一名乘客主動站起來讓座。通過對比來強化學生認識,促使學生學會以禮待人。
2. 4互聯(lián)網+多媒體,協(xié)調推進教學
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當認識到互聯(lián)網與多媒體相協(xié)調的重要性,提升課件設計質量,掌握微課視頻的制作方法,確保與縣域中學學生的學習需求相符合,以更好地服務于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通過互聯(lián)網與多媒體的協(xié)調應用,能夠打造生動化的道德與法治課堂,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整體教學效果也得到明顯改善。例如,在“集體生活邀請我”教學過程中,可在課堂上播放2016年中國女排李月奪冠的視頻,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感官刺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生對于中國女排精神形成深刻感知,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這就激發(fā)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道德與法治教學也能夠獲得理想的效果。比如在開展“呵護青春”一課教學時,教師可運用“微課”展示學生青春期身體、心理、生理方面正常變化,將學生日常不良的心理表現(xiàn)融入其中,鼓勵學生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正常的身心變化,這就能夠促使學生正確觀念與意識的樹立,教學重難點也得以順利突破。
2. 5安排趣味作業(yè),強化自主探究
為確保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高質高效開展,基于縣域中學實際情況出發(fā),可從作業(yè)這一環(huán)節(jié)入手,以趣味作業(yè)的布置來調動學生探究積極性,促使學生感知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魅力。例如,在開展“服務社會,奉獻助我成長”教學之后,可布置趣味化作業(yè),讓學生以服務社會為核心,嘗試制定活動策劃方案,組織學生開展自主探究,這就便于學生將道德與法治知識融入到實踐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這種趣味化作業(yè)下,學生回憶在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中的各項活動,包括看望孤寡老人、到福利院獻愛心、義務指揮交通等,之后學生就社會服務活動計劃制定方案,以時間、地點、人數(shù)、工具等做出詳細預算,社會服務活動也得以順利開展。在學生參與趣味作業(yè)的過程中,充分感知到參與社會服務的樂趣,并且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明顯強化,更好的運用所學道德與法治知識去分析并解決問題。
總之,基于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xiàn)實情況出發(fā),要把握時代形勢,協(xié)調應用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創(chuàng)設道德與法治教學情境,將時政信息引入到課堂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從教師角度來說,要重視待遇的提升,并通過系統(tǒng)培訓教育來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從而更好的推動縣域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為社會培養(yǎng)思想品德高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牛平德.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厭學的成因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9(10)
[2]殷延祥.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探討[J].中學政史地,2019(09)
(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水南中學,福建三明35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