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雯
[摘? ?要]視唱練耳是專業(yè)音樂教學的基礎課程,也是音樂門類里技術性較強的課程之一。在視唱練耳訓練中,存在兩種練習方法,一種是固定調練習法,另一種是首調練習法。對于大部分不具備“絕對音感”的高中音樂特長生來說,首調練習法更易于掌握。文章將以音程訓練為例,探索首調練習法在視唱練耳訓練中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首調練習法;視唱練耳;教學價值
[中圖分類號]? ?G633.95?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0)15-0023-02
在視唱練耳訓練中,有兩種練習方法,一種是固定調練習法,另一種是首調練習法。一般而言,固定調練習法有利于“絕對音感”的培養(yǎng),而首調練習法有利于 “相對音感”的培養(yǎng)。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高中音樂特長生都沒有從小接受“絕對音感”訓練的經歷,因此學起固定調來顯得非常吃力且收效甚微。解決這一問題,是高中視唱練耳教學的重要任務。
固定調練習法,是一種對“絕對音感”的訓練方法,實際上是培養(yǎng)音樂直覺思維的訓練方法。這種音樂的直覺思維是建立在個人音樂經驗上的靈感突現(xiàn),其準確性受到個體的音樂經驗、測試狀態(tài)以及測試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它通常沒有經過大腦的加工和分析,是人腦的一種本能的判斷,這種判斷只是思維過程的閃念而引起的覺悟,尚未得到有效的總結歸納并上升到理論階段,時而正確時而錯誤。因此,使用固定調學習視唱練耳經常會出現(xiàn)訓練結果不穩(wěn)定的情況。音樂是情感的藝術,直覺思維作為人的直觀感受,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如果只是依靠直覺思維,對音樂認知就會永遠停留在不穩(wěn)定的感知上,而無法上升到穩(wěn)定的理性認識上。
首調練習法,是一種對“相對音感”的訓練方法,實際上是培養(yǎng)音樂邏輯思維的訓練方法。這種訓練方法是將個體的音樂感知通過大腦分析加工后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一種訓練方法,有利于學生更加客觀、理性地去認識音樂,因此訓練結果往往較為穩(wěn)定。筆者在多年的教學發(fā)現(xiàn),首調練習法在提升視唱練耳能力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本文將以音程聽辨為例,探索首調練習法在視唱練耳訓練過程中的實際應用。
一、音程聽辨的實質
音程是指兩音之間的距離。音程聽辨,簡單地說就是用聽覺去測量兩音之間的距離。在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測量方式。田徑賽場上,我們用秒表去測量速度;建筑行業(yè)里,我們用標尺去測量長度;菜市場上,我們用磅秤去測量貨品重量……然而,與生活中這些測量方式不同的是,在視唱練耳聽辨中,音程測量的工具不是客觀存在的精密儀器,而是人耳,是用人的感官去測量。在聽辨的過程中,人腦需完成兩個基本動作,一個是記憶聲音,另一個是分析聲音。
二、音程聽辨的問題
初學音樂的學生普遍都喜歡憑感覺去記憶音樂,這種憑感覺記憶的方式實際上就是一種直覺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的準確率與個體過往的經驗和認知密切相關,如果沒有深厚的音樂基礎,結果往往是不理想的。研究發(fā)現(xiàn),記憶是一個復雜的高級心理過程,記憶效率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邏輯思維活動。因此,如何運用邏輯思維去記憶音樂,是解決聽辨問題的關鍵。
三、音程聽辨里的邏輯思維
首調練習法作為音程訓練中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1.首調公式分類法
按照廣東省音樂術科統(tǒng)考的考綱要求,音程的考學內容是八度以內的所有自然音程,考學范圍是從小字組g到小字二組g2的所有音。這就意味著要用耳朵去記憶和分析的音程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沒有邏輯化的記憶方式和分析方式,聽辨將是巨大的挑戰(zhàn)。首調作為一種邏輯化的思考方式,在這里應運而生。
首先,我們要將不同距離的音程按照“相對音感”,也即是首調概念,進行歸類處理,化繁為簡。為了提高記憶效率,我們必須采取“以簡馭繁”的辦法,以這種可數(shù)的形式去解決那些無限的內容,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種以簡馭繁的辦法就是邏輯記憶方法。如表1所示,我們將所有自然音程按性質進行聽覺歸類,形成首調公式。如所有的大二度,在聽覺上都像1—2(do—re);所有的大三度,在聽覺上都像1—3(do—mi)。按照首調公式,所有不同性質的音程都有了各自統(tǒng)一的聽辨效果。阿·列·奧斯特洛夫斯基指出:“對保存在記憶中整個音樂材料及相互聯(lián)系組織得越好,對新材料的特征會領會得越深刻,對新材料的記憶也會越牢固?!边@段話論述了理解和記憶的辯證關系,說明在記憶過程中理解的重要性。在這里,我們將雜亂無章的不同性質的音程通過“相對音感”進行簡化歸類,就是將音程的相互聯(lián)系進行組織和理解的過程。如圖1,上面的三個音程包含六個不同的音高,表面上看它們之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但通過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三個音程同屬大三度音程,在聽覺效果上都是1—3((do—mi)的聽覺效果,當我們找到這一規(guī)律后,聽辨記憶難度便降低了。
2.首調模唱構唱法
唱是聽的基礎。模唱和構唱是視唱練耳訓練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訓練大腦記憶音高的方法。盲目地練唱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帶著目的去唱,訓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娎赵谟洃泴嶒炛邪l(fā)現(xiàn),記憶過程不是機械的被動過程,而是有目的的主動過程??娎者€指出,決心(目的)和心向(定勢)對記憶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在這里,首調公式是決心和心向,通過不斷地重復和應用在大腦中鞏固下來,在每一次模唱和構唱時,都按公式去思考,就會逐漸形成牢固的思維定勢,這種思維定勢將會深入到潛意識里支配學生的聽與唱。在視唱練耳訓練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帶有變音記號的音通常較難唱準。以F和降A為例,降A是變化音,往往不容唱準。在這里,利用首調練習法,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F到降A是小三度,按照首調公式的歸納,所有的小三度都是6—1(la—do)的音程效果,這樣便將F和降A這個帶有變化音的音程效果簡化了,唱的時候默想6—1(la—do),唱F和降A,音程關系就簡單了。長此以往,不管是遇到什么音程,里面包含多少個變化音,都可以唱得準確無誤?!斑壿嬘洃浄椒?,就是按照邏輯思維形式的規(guī)則和方法,抓住事物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和條理性進行記憶。”這種有條理的音程記憶方式,就是邏輯記憶的過程。
3.首調歌曲記憶法
首調歌曲記憶法,就是將首調公式套入首調歌曲去記憶的方法。研究發(fā)現(xiàn),有歌曲輔助記憶和無歌曲輔助記憶的教學方式,它們的記憶效果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有歌曲輔助記憶的教學方式對保持學生長時間的記憶有非常明顯的作用。課堂實踐發(fā)現(xiàn),利用首調歌曲去記憶音程效果更好,并且,首調歌曲還有助于幫我們區(qū)分出易混淆的音程距離。例如在音程聽辨中,學生經常會混淆純四度和純五度音程。通過將純四度、純五度套入《義勇軍進行曲》(圖2、圖3)里的不同樂句,問題便得到了解決。
總之,首調練習法在解決聽辨問題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實際上,首調練習法和固定調練習法并不沖突,首調練習法對“絕對音感”的培養(yǎng)亦有輔助意義。對于專業(yè)音樂學習者來說,學會自由駕馭和隨時切換首調和固定調,才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 ?參? ?考? ?文? ?獻? ?]
[1]? 陳劍.臨床診斷中非邏輯直覺思維之我見[J].醫(yī)學與哲學,1992(12):21.
[2]? 瞿麥生.邏輯與記憶[J].貴州社會科學,1983(4):13-17.
[3]? 劉榮弟.淺議視唱練耳中的記憶心理[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5(1):41-43.
[4]? 車文博.西方心理學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 吳茲編,梅桂榮.關于歌曲輔助記憶教學方式的實驗分析[J].曲靖師專學報,1983(1):70-74.
(責任編輯? ? 柳? ?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