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葉
摘要:黨的十八大正式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教育部的領導下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也把落實立德樹人作為課程改革的目標。那么作為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試卷講評中如何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成為我們必須面臨和要研究解決的重要問題。作為教學的設計者和主導者——教師需要在情境素材的閱讀及擴展、設問的分析、答案的整理等幾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精心合理的設計。
關鍵詞:立德樹人;試卷講評;情境素材;設問分析
貫徹立德樹人,成為我們當前高中政治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試卷的批閱、講評是考核和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試卷講評中落實立德樹人的研究,成為我們教學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F(xiàn)以朝陽區(qū)2020屆高三政治期中考試試題作為案例來研究試題講評中如何貫徹立德樹人。
一、立德樹人內涵
在試卷講評中要落實立德樹人,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立德樹人”?!傲⒌聵淙恕鳖櫭剂x即為:立德和樹人?!蹲髠鳌分羞@樣記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睆闹锌梢钥闯隽⒌掠械率侨松非蟮闹匾繕?。
什么是“樹人”呢?按字面來理解就是培養(yǎng)人才。在《管子 權修》中是這樣闡述的:“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從中可以看出一個良好的社會要想長遠地發(fā)展下去,培養(yǎng)人才是根本。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之時,我們首先要知道“立德樹人”應“立什么德”和“樹什么人”?!傲⒌隆本褪且嘤哇`行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五愛”教育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等?!皹淙恕奔雀鶕?jù)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要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扎實的文化修養(yǎng)、健康陽光的身心、較高的審美標準的同時,特別強調要使學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關心世界大事的眼界,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立德樹人的重要性
第一,我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當今時代的要求,有利于增強我們的政治認同感,這對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擰成一股繩搞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政治教學過程中貫徹立德樹人,使學生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有助于提高我們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第二,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面對未來挑戰(zhàn)的需要。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經(jīng)濟下行的壓力逐漸增大,貿易保護主義日漸盛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科技力、經(jīng)濟力、軍事力、文化的影響力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內容。我們如果要克服眼前的困難,還想要在未來的競爭擁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三、在高中政治試卷講評中如何落實立德樹人
現(xiàn)以朝陽區(qū)2020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試卷22題(1)為例,說明在試卷講評中如何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敦煌,西北沙漠里的一片綠洲,是絲綢之路不同文明之間交流與融合的見證,也是其他國家認識和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材料一:莫高窟的保護是第一位的
莫高窟與許多文化遺產(chǎn)一樣,一方面具有珍貴稀有的價值,另一方面又有脆弱易損的特點,一旦被破壞,不可再生,所以保護必須是第一位的。敦煌莫高窟的保護是關鍵。
到目前為止,敦煌研究院在過去看守保護\維修的基礎上,經(jīng)過不懈努力和探索研究,基本建成了以文物安全、科技保護和科學管理為基礎,以安全保衛(wèi)、修復性保護、預防性保護為手段,以專項法規(guī)、保護計劃、數(shù)字保護為主的綜合保護體系。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相關知識,談談敦煌研究院是怎樣做到對莫高窟“保護是第一位的”。(8分)
(一)在時事述評中落實立德樹人
試卷講評的過程不是答案的再現(xiàn),這樣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禁錮了思想。時事述評是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通過評析的方式使學生學會運用科學思維方法、正確的價值觀和所學知識來分析評價時事新聞,從而培養(yǎng)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樹立家國情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水平,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因此在試卷講評課中仍不能忽略時事述評這一環(huán)節(jié),應精心設計,不斷落實。
(二)試題講評中落實立德樹人
1.情境素材的運用。
情境素材是思想政治教學的載體,能有效地支持、服務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有助于呈現(xiàn)并運用學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內涵豐富,具有現(xiàn)實性和擴展的解釋空間。因此在試題講評過程,要充分分析和運用情境素材。
2.設問分析。
設問是以情境素材為基礎進行設置的,是學生完成任務的載體,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將內在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外顯為可衡量的行為,因此審清設問、明確意圖、調動運用知識、整理思維路徑,是審清設問的幾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下面就如何審設問進行說明。
本題設問: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相關知識,談談敦煌研究院怎樣做到對莫高窟“保護是第一位的”。(8分)
第一,審關鍵詞。本設問的第一個關鍵詞為“辯證法”,這一限定詞規(guī)定了答題的知識范圍,是正確作答的前提條件。第二個關鍵詞為“怎樣”,這一關鍵詞規(guī)定了答題的思維路徑。第三個關鍵詞為“8分”這一分值的要求規(guī)定了答題的廣度和深度,在作答過程中一般對應3~4個知識點,并且進行分別論述。
第二,尋找答題的突破點。本設問中答題的突破點在兩個地方,一個為“辯證法”,通過辯證法的限定,我們分別從“聯(lián)系、發(fā)展、矛盾、辯證否定”四個部分尋找對應原理來作答。第二個突破點在于“怎樣”,設問中敦煌研究院怎樣做到“保護是第一位的”指出了主體的行為措施,我們根據(jù)主體的措施調動運用知識來闡述和論證。
3.作答過程。
整理答案過程是對思維路徑的呈現(xiàn),在前邊兩個步驟的基礎上,此環(huán)節(jié)的難點在于理例結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結合材料,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解釋與論證的能力,使學生在論述過程中邏輯嚴密,條理清晰。
三、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任重而道遠,需要從理念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合理的設計才能真正地落實。在試卷講評中如何落實立德樹人尚屬于初探階段。希望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使研究能夠繼續(xù)深入下去,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劉利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4(3).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