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蕾鳴
摘 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二級預防護理干預及依從性臨床效果觀察。方法? 觀察對象為2018年2月~2019年6月期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診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以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采取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40例,采取二級預防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依從性。結果? 實驗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元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護理前依從性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后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二級預防護理應用于冠心病患者有助于縮短住院時間,可使治療成本降低,并使患者依從性提高,值得應用。
關鍵詞:二級預防;冠心病;依從性;護理干預;住院時間
中圖分類號:R47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0)-12-0065-03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定義為因不同原因使得患者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使得動脈血管腔出現(xiàn)堵塞或狹窄,進而導致患者心肌出現(xiàn)壞死、缺氧或缺血的心臟疾病,對患者正常生活與身體健康有著嚴重不良影響。二級預防是堅持早發(fā)現(xiàn)、診斷、治療基本原則為主要目的[1],阻擋病情發(fā)展,改善預后。此次將80例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診治的冠心病患者納入研究,分析冠心病二級預防護理干預及依從性臨床效果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2018年2月~2019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診治的冠心病患者納入研究,以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14例為女性,26例為男性;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62.4±6.9)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2.9)年。實驗組40例,15例為女性,25例為男性;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62.6±6.5)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6±3.1)年。以上一般資料的相關數(shù)據(jù)比較結果表明存在的差異不明顯(P>0.05)。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所有對象均知曉研究詳情并表示同意。
所有患者均與冠心病診斷標準相符。同時排除存在感染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腎、肝功能不全、嚴重器官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監(jiān)測體征、指導用藥、病房清潔、簡單心理護理、口頭宣教等。
實驗組采取二級預防護理,具體如下:①飲食護理:控制高脂血癥,食用單不飽或多不飽和脂肪酸等食物,減少攝入飽和脂肪酸,防止體內(nèi)積聚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嚴格按照飲食原則:低脂肪、低糖、高纖維素和低膽固醇飲食,禁止飲酒、抽煙等不良嗜好。②運動護理:適當?shù)倪\動可降低患者的危險性,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實施適當?shù)倪\動可降低心血管意外的風險。以具體身體素質、年齡等實際情況選擇運動的內(nèi)容、持續(xù)時間、強度等,運動種類包含有氧運動、增強肌力練習等運動。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太極拳、游泳等。運動時間為30~40min/次,4~5d/周。③健康教育:結合患者的理解能力等差異為其講解相關知識,如疾病發(fā)病機制、心絞痛處理方法、危險因素、注意事項等。通過講座、面對面講解等方式,出院后,還需進行電話隨訪、家訪等方法進行健康教育宣傳。④心理護理:由于冠心病的影響,導致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負面情緒,和容易誘發(fā)不良心血管事件,如心絞痛等。因此對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具有重大意義。通過音樂、戲劇、自我發(fā)泄等措施加以疏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概率。⑤藥物護理:由于患者長期服藥,要為患者介紹堅持遵醫(yī)用藥的重要作用,提高其依從性,向患者講解藥物的劑量、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處理方法、用藥次數(shù)等,嚴格按照醫(yī)囑進行服藥,避免出現(xiàn)漏服或擅自加藥等情況。
1.3? 評價標準
記錄兩組的住院費用、時間以及依從性[2](通過飲食、服藥、運動等實施評估,共100分,評分與依從性為正相關),并互相比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SPSS21.0軟件處理錄入的對比數(shù)據(jù),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將P<0.05作為判斷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
2? 結果
2.1? 兩組住院費用與時間對比
實驗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依從性比較
護理前,兩組依從性評分沒有明顯差異(P>0.05);實驗組護理后依從性評分(92.30±6.92)分高于對照組的(77.12±5.64)分,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是臨床心血管內(nèi)科常見的疾病,以心前區(qū)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其他全身癥狀,如驚恐、頭暈、嘔吐等,對其正常工作、學習與生活影響極大。此外該疾病還會增加患者出現(xiàn)心梗死后綜合征、心力衰竭、心臟破裂等并發(fā)癥的概率,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生命危險。該疾病與年齡、脂代謝異常、吸煙、性別等因素存在密切關系,近些年其發(fā)病率逐漸增長,表現(xiàn)出低齡化特征。
冠心病具有病程長、治愈難的特點,由于患者需長期堅持藥物治療[3],再加上治療所產(chǎn)生的費用增加了家庭的負擔,導致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的依從性不斷下降,再加上對冠心病認知缺乏,會影響到預后與治療效果。二級預防護理是以“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為基本原則,分別從飲食護理、運動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藥物護理等方面進行加強護理,對運動及飲食進行護理能夠幫助患者形成良好生活方式,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心理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健康教育和藥物護理能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使患者能自我護理,通過一系列的護理工作能有效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治療所產(chǎn)生的費用,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使其治療依從性提高,達到護理目的[4-6]。此次分析冠心病二級預防護理干預及依從性臨床效果觀察。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元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護理前依從性評分對比(P>0.05);實驗組護理后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二級預防護理應用于冠心病患者有助于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并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宋游.冠心病患者院外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8,25(01):41-43.
[2]王淑君.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規(guī)范化治療效果隨訪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A02):337-338.
[3]伍永慧,陳偶英,羅堯岳,等.太極拳和八段錦在改善冠心病病人焦慮、抑郁情緒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32):4050-4052.
[4]李潔,何倩穎.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用藥依從性及預后影響的觀察[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3):406-406.
[5]張曉,黃至齊,陳牧雷.再發(fā)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心病二級預防藥物治療依從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8,21(14):1672-1676.
[6]屈寧.冠心病二級預防護理干預策略認識實踐[J].飲食保健,2019,6(2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