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霞
摘要:在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中,滲透文言字理,追根朔源,可以幫助學生穿越時空,追溯字源,形象的理解古漢語字詞的本意,就可準確理解古漢語的本義,學生就能很快記住實詞的一詞多義了,進而發(fā)揮聯(lián)想,推斷引申、辨析通假、減少錯字,最終創(chuàng)設(shè)情境,培養(yǎng)興趣。
關(guān)鍵詞:高中文言文;漢字字理;推斷引申;辨析通假;減少錯字; 培養(yǎng)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4-061-2
漢字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記憶,映照著民族文化的浩浩雄姿。在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中,滲透文言字理,追根朔源,幫助學生理解漢字的形、義,并從中找到其中蘊藏的規(guī)律和內(nèi)涵,讓學生在閱讀文言文的過程中充分領(lǐng)略我國文字所映射的無限風光。從而提高文言文教學的趣味性、科學性與實效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享受文言文的學習。
一、穿越時空,追溯字源
現(xiàn)在的高中生之所以覺得古文難學的原因是古今意義很多時候大相徑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了解造字本義,因為造字時字形和字義的結(jié)合最為緊密,課堂上我們?nèi)鐜ьI(lǐng)學生穿越時空,形象的理解古漢語字詞的本意,就可準確理解古漢語的本義,學生就能很快記住實詞的一詞多義了。例如:
1.走,圖說字源:
金文(彳,行進)(夭,揮舞雙臂)(止,腳),表示擺臂奔跑。有的金文省去“彳”(行進)。造字本義:揮擺雙臂,奮力狂跑[1]。
走,小跑。字形采用“夭、止”會義。字形采用“夭、止”會義的字,則表示小跑時人必須收腹彎腰屈背。所有與走相關(guān)的字,都采用“走”作邊旁。在《古代漢語字典》中“走”的義項:
(1)<動>跑?!赌咎m詩》:“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薄段弩肌罚骸巴米哂|株,折頸而死?!?/p>
(2)<動>奔向;趨向。《廉頗藺相如列傳》:“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薄栋⒎繉m賦》:“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p>
(3)<名>仆人?!秷笕伟矔罚骸疤饭qR走司馬遷再拜言?!?/p>
通過“揮擺雙臂,奮力狂跑”的本義。義項1為造字本義;義項2強調(diào)奔跑的方向和趨勢;古代四處奔走之人往往身負主人的使命要竭力完成,義項3指為完成任務(wù)四處奔跑的人,即仆人。
2.愛,圖說字源:
金文(欠,一個人張著嘴巴,表示呵氣、或喃喃傾訴)(心,同情、疼惜),表示疼惜、傾訴。有的金文加手形,像一個喃喃傾訴的人伸出手捧著自己的心,表示將對方放在心上。造字本義:用心疼惜呵護,并喃喃傾訴柔情[2]。
在《古代漢語字典》中的義項:
(1)<動>喜愛.《師說》:“愛其子,擇師而教之?!?/p>
(2)<動>憐惜;同情.《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若愛重傷,則如勿傷?!?/p>
(3)<動>吝惜,舍不得.《齊桓晉文之事》:“吾何愛一豐??!?/p>
通過本義我們可知愛字的各個義項都由本義的心疼呵護發(fā)展而來,義項1傾向于愛,義項2傾向于惜,義項3由義項2擴大而來,因珍惜愛惜而舍不得,不愿與人分享。
從以上的字理分析可以看出,主要是利用了漢字表意的特點,通過文字的圖形特征來表達詞義,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感覺。這樣,利用字理分析法能把字的形、義聯(lián)系起來,學生通過形可以聯(lián)想到字的義,因此對字詞的本意、引申義和比喻義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
二、發(fā)揮聯(lián)想,推斷引申
從字的構(gòu)成可推出字的本意,從本意又可聯(lián)想到各意向之間的聯(lián)系,他們之間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詞義引申義和比喻義的聯(lián)想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相關(guān)聯(lián)想和相似聯(lián)想,老師需要在廣泛閱讀眾家觀點的基礎(chǔ)上進行仔細辨別,篩選整合,并且根據(jù)古代的各種文化,自己推斷出文言實詞各個義項與造字字理得聯(lián)系。
例如:一個字就是中華民族的半部烹飪史
“曾”是“甑”的本字,這是古代的一種蒸食物的炊具,特點是中間增加了一個能透蒸汽的隔層,猶如現(xiàn)代的蒸籠。這種加強版的烹飪工具在當時可是烹飪史上的一次令人驚嘆的了不起的革新。接著,通過各義項的引申線索:“曾”字的炊具本義很早就被“甑”所取代。而“曾”字的各個引申義都和這種炊具的基本特點 ——“中間增加了一個能透蒸汽的隔層”緊密相關(guān)。最直接的是義項4和5的兩個通假義?!霸?jīng)”是一種抽象的隔層,即表示隔著一段時間的過往。義項1中的“曾祖”就是比祖父多加一代的親屬。義項3是副詞,表示一種驚訝的情態(tài),可形象理解為先民最初對這種“隔層加熱”技術(shù)的驚奇之狀。
茹毛飲血——火烹——包烹——石烹——陶烹——鐵烹——銅烹
這樣就可以推出“曾”字的引申義。
1.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如“曾祖”、“曾孫”。
2.曾經(jīng)。《琵琶行》:“同是天涯①淪落人,相逢何必~相識。”
3.竟然;連……都;甚至?!队薰粕健罚骸耙跃Γ荒軗p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4.<形>通“層”。重疊的。陸機《園葵》:“~云無溫液,嚴霜有疑威?!?/p>
5.<動>通“增”。增加?!渡趹n患,死于安樂》:“所以動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可見,根據(jù)詞的本義,再通過本義加以聯(lián)想,找出各義項的引申線索,從中可以找到引申義的來龍去脈,從而發(fā)現(xiàn)各義項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進而建立起每個字龐大的詞義系統(tǒng)。
三、理解字義,辨析通假
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通假字,造成學生理解上的阻礙,而造成通假字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上古時代,特別是先秦時代,漢字的數(shù)量較少,常常是一字有多詞,后來為了減輕這個字的負擔,便造了一個新字,可是古文里還是用舊字,這就是通假字,通假字讓中學生閱讀文言文帶來很大的困難,通過字理分析可以讓學生理解字義并明白通假字和其本字的關(guān)系[3]。
例如:豐,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封地邊界的茂盛植物。奉,金文(豐,茂盛植物)(雙手),表示手持豐茂植物。篆文再加“手”,強調(diào)恭敬持舉。造字本義:雙手恭敬持舉豐茂植物,祭拜土神,以求種植豐收。隸書將篆文的寫成,將篆文中間的“手”寫成。當“奉”的“恭敬持舉”本義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捧”代替[4]。
四、仔細辨析,減少錯字
考試時,特別是理解性默寫題,經(jīng)常會有學生因為寫了錯別字而丟分,學生寫錯別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理解寫的字的真正含義,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提醒學生應(yīng)該注意的易混字的字理,就可以讓學生茅塞頓開,避免這些錯誤的發(fā)生,例如:
即,圖說字源:
甲骨文(內(nèi)盛食物的器皿)(人),像一個人跪坐在盛有食物的器皿前面。造字本義:靠近食物,就餐,與“既”相反?!皵笔恰凹取钡谋咀帧?,甲骨文(轉(zhuǎn)向背后的“口”)(跪坐著的人),表示吃飽飯后,掉過頭,嘴背著面前的餐桌。當“旡”作為單純字件后,甲骨文再加“食”另造“既”代替。造字本義:吃飽打嗝,轉(zhuǎn)身離席,與“即”相反[5]這樣,兩個字就很容易區(qū)分了,“即”剛開始,“既”剛結(jié)束。再寫所可能性就不大了。
五、創(chuàng)設(shè)情境,培養(yǎng)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愛好能有力推動學生思維發(fā)展、集中精力。文言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shè)生動活潑又嚴謹?shù)慕虒W情境,或以生動的語言講解漢字的故事,或以形象的圖畫展示漢字的意義,或用猜想法根據(jù)字形猜測字義來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當講到“負”字時,我是這樣處理的:一個字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負——以背載物)。
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背上馱著的,可以是具體的重量,比如背簍、書包,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學習、夢想、家國的責任、榮譽或恥辱。它們有的意味著壓力,有的卻是你在這個世界存在的理由和價值,是你的依恃。它們會很沉重,但千萬不要隨便卸下,尤其是不能背叛、辜負你的夢想和責任。因為如果有一天,當你的背上空無一物,你就會像一片羽毛,漂浮在空中,沒有方向,無依無靠,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失敗。請記住,生命沒有不能承受之重,只有不能承受之輕。
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shè)我們就不難理解“負”的意思了。以下是“負”字所有的字義: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shè)我們就不難理解“負”的意思了。以下是“負”字所有的字義:背,用木板馱大東西;負擔,承擔;蒙受,遭受;背倚,背靠著;依靠,憑借;辜負,對不起;違背,背棄;失敗。這樣,我相信學生自然會對文言文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從而化被動接受為主動思維,在輕松愉悅中形象深刻地識記漢字的形義、感悟字詞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進而傳承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參考文獻]
[1]互聯(lián)網(wǎng) 象形字典.
[2]互聯(lián)網(wǎng) 象形字典.
[3]覃冬生.學位論文漢字字理在中學古詩文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2008.
[4]互聯(lián)網(wǎng) 象形字典.
[5]互聯(lián)網(wǎng) 象形字典.
[6]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一實驗中學,貴州 六盤水 5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