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瑩
【摘要】初中化學是中學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化學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與技能進行培養(yǎng),還應充分發(fā)揮課程中存在的環(huán)境保護、嚴謹科學態(tài)度等德育價值,促進學生學科知識與綜合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fā)掘初中化學學科中存在的德育價值,并在教學中加以實踐滲透,這既是對新時期初中化學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的實現(xiàn),也是提高初中化學教學價值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化學;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引言
德育教育已然成為我國教育領域中的熱門詞匯,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積極發(fā)掘并發(fā)揮出其中的德育內涵,結合化學學科教育目標與德育目標,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進行多元培養(yǎng)。然而,在實際的初中化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化學內容與德育滲透的重要性,也無法準確找到化學學科中蘊涵德育價值的內容,無法保證德育教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基于此,本文將以初中化學教學為例,對德育教育的滲透教學措施進行簡要說明。
一、制約初中化學教學中德育教育開展的因素
初中化學作為初三學生初步接觸的學科,在教學中更加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及基礎技能的培養(yǎng),以確保學生順利通過中考。而對于德育教育的滲透開展意識普遍較為欠缺,學校及教師意識的不足,導致德育滲透并未在初中化學中得以體現(xiàn),致使學科教育與德育教育始終存在獨立的現(xiàn)象,新課標提出的德育要求并未得以有效落實。學校及化學教師對化學學科中德育滲透的不重視,成為限制初中化學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其次,整體而言,中學德育教育的開展始終拘泥于強硬灌輸?shù)鹊途S度,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體現(xiàn),德育教育地開展缺乏對化學學科載體的運用,德育教育呈現(xiàn)出相對抽象縹緲的情況,無法真正有效地引發(fā)學生思考與共鳴,既限制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水平,也制約著學生良好素養(yǎng)地形成。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以整合分析初中化學學科中蘊涵的德育教育內容為前提開展德育滲透
從制約初中化學教學中德育滲透有效開展的因素來看,教師意識的不足及方式的不科學是限制滲透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實現(xiàn)德育教育在初中化學中的有效滲透,應首先引導教師理清初中化學中蘊涵的德育教育內容,找到學科中存在的獨特德育元素,在此基礎上開展德育教育,才能保障初中化學學科中獨有的德育價值得以充分滲透。因此,學校及相關教師在開展德育滲透教育之前,應整合額對學科德育價值進行分析,完成對初中化學學科特有的德育元素地發(fā)掘,以此為前提開展教學,為德育滲透指明方向,實現(xiàn)德育滲透目標。通過分析初中化學學科內容及特點可知,初中化學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辯證唯物觀、理性嚴謹思維、愛國精神等方面呈現(xiàn)出了明顯的德育優(yōu)勢[1]。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結合實際教學內容中體現(xiàn)出的上述德育特征進行滲透教學,為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奠定基礎。
(二)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進行愛國教育,實現(xiàn)德育滲透
愛國教育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教育內容,在初中化學中進行愛國主義的滲透教育非常必要。首先,可結合化學的發(fā)展史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保障滲透有效性,教師需要預先完成對愛國主義教育與化學知識教學的融合點,在化學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完成愛國教育滲透。例如在教學我國古代的化學成就時,教師可以結合我國率先發(fā)現(xiàn)煤、石油等資源的利用價值等方面的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再如,還可以結合我國科學家侯德榜所提出的制堿法及其在我國相關工業(yè)發(fā)展上做出的貢獻等內容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此外,還可以結合當代我國化學領域的發(fā)展進行進一步地分析教育,如新能源、化纖等內容,通過結合我國古今化學研究發(fā)展上的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民族自豪感,實現(xiàn)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2]。
(三)結合化學學科特征進行思維能力培養(yǎng),深化德育教育
化學學科對于學習者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化學學習的思維特點進行德育教育滲透。首先,需進行深刻性思維進行滲透教育。初中生剛剛接觸化學,在學習中存在一定的離散思維問題,即在化學概念、原理、性質變化、實驗操作的理解及運用上存在剝離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機械記憶特征。改善離散思維,提高思維深刻性是初中化學的德育內涵體現(xiàn)。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知識體系建構過程,如復習總結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發(fā)掘分析知識與知識、概念與實驗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克服離散思維,逐漸養(yǎng)成深刻性思維習慣;其次,需結合化學學習的邏輯性進行邏輯思維滲透教育。邏輯性思維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大有裨益,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邏輯思維引導,結合歸納總結的過程,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3]。初中化學主要以描述性理論知識學習為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理論推理教學的重視,引導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學習中的規(guī)律,實現(xiàn)觸類旁通。
結束語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對化學基礎知識的傳授,還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科蘊含的德育價值,探索有效的滲透路徑,促進學生學科知識與綜合素養(yǎng)地培養(yǎng)和提升。在實際滲透教育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化學學科中德育元素地發(fā)掘,從愛國、邏輯思維等角度入手開展?jié)B透教學,提高德育滲透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永國.淺談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20,14(14):63-64.
[2]李海艦.淺談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數(shù)碼設計(下),2020,9(5):157.
[3]簡彩娣.淺析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有效的滲透德育教育[J].考試周刊,2019,(77):134-135.
重慶市涪陵第十五中學? 重慶? 涪陵? 40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