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傳丁
摘要:該文以我國特殊群體中殘疾人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將切入點鎖定于特殊群體中的殘疾人體育教育,提出了當前特殊人群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涉及殘疾人中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人的體育發(fā)展。對特殊體育教育的課程設置、參與渠道、福利延伸等方面進行了整理和總結。針對特殊體育教育“中心與邊緣”進行反思,并給予一些相關建議,促進特殊人群體育教育發(fā)展。
關鍵詞:高等院校;特殊群體;體育教育
根據(jù)社會不斷發(fā)展前進的規(guī)律,我國教育事業(yè)在不斷發(fā)展前進中有了更多的要求,其中對教育平等在特殊人群實踐中的優(yōu)化也是重點推進的內(nèi)容。體育教育的中心在于正常人接受體育教育,體育教育的邊緣之一就是對容易受到忽視的特殊群體進行體育教育。殘疾人作為普遍中的特殊,其生理和心理缺陷衍生出許多健康問題,許多研究人員都在特殊體育教育內(nèi)容和特殊人群的服務上開展研究,但是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作為特殊的普遍性,其體育教育的滯后受到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影響。該文將特殊人群中的殘疾人群作為特殊體育教育中最普遍的參與者進行論述,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作為特殊體育教育邊緣參與者與其他殘疾人的發(fā)展程度存在著較大差距,需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外部條件的調整,發(fā)展出一條與其他人不一樣的特殊體育教育道路。
1特殊群體體育教育現(xiàn)狀
1.1??? 體育教育的“中心與邊緣”
關于體育教育近幾年推行的政策很多,對于病殘學生的《國家學生體制健康標準》測試體系也是在不斷優(yōu)化的,對高校特殊群體的體育教育也在一步步推進。目前,學校中特殊群體的體育教育方向是在情感、性格、道德和團隊精神等方面培養(yǎng),但是高校特殊人群的實際情況是一直處于免修或者單獨進行體育保健課。對于處于較小學齡階段的特殊群體,基本采用隨班就讀、特教班和送教上門等方法,并在師資隊伍和課程內(nèi)容問題上進行了發(fā)展,也有了定向的特殊教師。此類特殊教師一般對口特殊學校,在普通學校當中極少存在,具有特殊體育教學業(yè)務的教師也是少數(shù)。
1.2??? 特殊體育教育的“中心與邊緣”
能夠進行高校教育的殘疾人也是智力、語言和精神方面沒有問題的,就他們而言,他們屬于特殊體育教育的中心。而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在此方面較為落后,容易受到忽視,他們就屬于特殊體育教育的邊緣。在當前學者研究中,已經(jīng)證明了體育對殘障人士的生活能力提高有著顯著效果。但是在特殊群體中,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容易受到社會的忽視,他們可能會被約束在一定范圍中,體質健康方面就更加得不到重視。不僅受家庭條件制約,還受社會發(fā)展的制約,最重要的是殘疾輕重程度制約著特殊人群進行體育教育。許多小型城市在特殊教育方面沒有完全發(fā)展,在家庭中沒有得到重視并進行后天的改造,因此我國特殊體育教育法律制度需要得到完善。無論是在特殊學校還是在正常學校,作為在校的特殊人群始終是在中心區(qū)域能夠受到最直接的幫助,那些被安置在家中或者福利院等地方的特殊人群是最容易被忽視的。
1.3??? 特殊群體體育教育資源
由于起步晚、發(fā)展慢等原因,我國特殊群體體育教學資源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是較為落后的。因此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也滯后的,這就要追溯到體育教育資源的差異性。特殊群體的體育教育資源是指特殊群體教育過程中所要使用到的人力、物力及財力資源。
2高校特殊群體體育教育現(xiàn)狀
2.1課程名稱跟課程定位的矛盾
課程名稱跟課程定位兩個方面存在明顯的矛盾,現(xiàn)階段,我國全國各高校的體育教學大綱都有提出特殊體育課程最好是采取體育保健課,上述存在的這個提法比較容易跟普通的大學生的體育保健選修課之間存在混淆,分析其實際情況得到,上述這兩種課程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的[4]。第一個方面是教學對象之間存在差異,第二個方面則是教學目標之間存在差異;第三個方面是教學內(nèi)容跟教學手段之間存在差異,千萬不要混淆兩個的關系。對于普通的大學生來說,其保健課最為顯著的特點有以下兩個:第一個是群體性;第二個是普適性。在設定特殊群體相應的體育課程工作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以個體自我健康管理為基礎,且還需要以適應性體育內(nèi)容為基礎,其存在的個體化特征非常的顯著。所以,在實現(xiàn)特殊群體體育課程定位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定位在保健課,所以需要按照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正確的名稱。這里提到的這個問題,其實質上涉及到特殊群體具備怎樣的內(nèi)涵,這就跟特殊群體外延操作有著直接的關系。
2.2教材內(nèi)容普適性跟特殊性的矛盾對于特殊群體體育課程的設置來說,教材內(nèi)容選擇是非常大的難點?,F(xiàn)階段,在分析高校體育保健大綱的基礎上得到,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3高等院校特殊群體學生體育教育
的改革措施體育保健課程是為身體特殊狀況的學生開設的一門適應性體育教學課程。大部分高校的特殊群體學生體育成績一欄填寫的是“保健”等內(nèi)容,使接受特殊體育教育的學生擔心就業(yè)受到影響,因此會隱瞞身體狀況勉強跟隨普通班級上體育課,由于老師、其他學生都不知道他們的特殊情況,很容易出現(xiàn)意外事故,近年來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長跑比賽或者長跑考試中學生猝死的情況,給家庭、學校帶來難以彌補的傷痛,也為這種體育教育的方式敲響了警鐘。為了保障特殊群體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根據(jù)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在開設以康復保健為主要體育課程的基礎上,又從四大方面進行了改革。
參考文獻:
[1]李波.AdaptedPhysicalActivity理念在普通高校特殊群體學生體育教育中的闡釋〔J〕.浙江體育科學,2011(1):83-85.
[2]吳燕丹.高校特殊群體學生體育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4):85-87.